涤纶长丝行业研究-行业发展概况(一)行业发展概况1、行业概况(1)化学纤维及其分类化学纤维是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纤维统称。
按原料来源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是以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主要产品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等,竹子、木材、棉籽绒等都是制造人造纤维的原料。
合成纤维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经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再进行加工制得的纤维。
合成纤维可细分为涤纶、丙纶、氨纶、腈纶、锦纶和维纶,其中涤纶产量占比最大,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2017年1-10月中国涤纶产量约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87%以上。
(2)涤纶及其分类涤纶又称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的重要品种,化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以PTA和MEG为原料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
涤纶具有强度高,抗皱性、耐光性、化学稳定性、绝缘性均较高,吸湿性小,易洗快干等特点,用途广泛,主要用于服装领域、家纺领域、工业领域以及军工领域。
根据涤纶丝的长度,可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涤纶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卷绕成团;涤纶短纤是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
(3)涤纶长丝及其分类涤纶长丝可按用途、生产工艺和性能等三方面进行分类,具体如下:依据用途不同,涤纶长丝分为民用涤纶长丝和工业用涤纶长丝。
民用涤纶长丝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领域,工业用涤纶长丝主要用于轮胎和机械橡胶制品、帆布经线、车用安全带、涂层织物等领域。
就产量而言,民用涤纶长丝远高于工业用涤纶长丝。
依据生产工艺的区别,涤纶长丝产品主要分为初生丝、变形丝和拉伸丝,具体情况如下:依据性能不同,涤纶长丝分为常规丝和差别化丝。
差别化丝主要指在技术或性能上有很大创新或具有某种特性、与常规丝有差别的新品种,主要通过改变物理形态、添加添加剂、复合纺丝或前述方法的组合使用来增加新特性或克服原有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拓展涤纶长丝的应用领域。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差别化丝主要有细旦、超细旦纤维、异形截面纤维、全消光、大有光等异光泽度纤维、海岛纤维等复合纺。
2、行业竞争格局涤纶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涤纶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其他各种纤维产品;同期,中国涤纶工业也开始起步,经历了八十年代规模化及配套产业链的初步建成和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涤纶产量最大的国家。
根据中纤网的统计数据,2017 年中国涤纶长丝产量达2,932 万吨,比2016 年增长15.58%,占世界涤纶长丝产量的70%左右。
“十三五”期间,国家进一步主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产业,涤纶行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发展,差别化率不断提升,高性能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有效产能将进一步扩大,从而促使涤纶长丝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通过提升绿色制造及智能制造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涤纶长丝产量最大的国家,涤纶长丝生产企业的竞争力除了体现在规模上外,更体现在技术、管理、品牌和创新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印度的信赖工业公司和台湾地区的南亚塑胶工业股份公司等公司在涤纶长丝的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
就国内而言,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涤纶工业收入规模在2,000万以上企业的数量为776家。
其中,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盛虹集团、恒力股份、荣盛石化在规模、管理、品牌和创新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其产能规模均达到100万吨/年以上。
相比上述公司,国内其他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尚有一段差距。
根据中纤网及上市公司公告统计,2016年,国内涤纶长丝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如下:3、行业市场容量分析目前国内涤纶长丝行业市场呈现产能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的特点,具体如下:(1)产能增速放缓,落后产能淘汰①行业结构调整,产能增速放缓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涤纶长丝产能及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2017年,中国涤纶长丝产能及产量变化情况如下:单位:万吨/年2000年以后,纺织产品消费品种逐渐多样化,中国涤纶行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涤纶长丝进入了高成长期,总产能从2000年的不到500万吨,增长至2017年约3,59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2.30%。
2011-2012年是涤纶长丝产能高速发展的两年,年产能增幅均超过了10%。
随着产能集中投放叠加需求端增长疲软,整个行业陷入了结构性深度调整期。
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自2013年以来,中国涤纶长丝的产能扩张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根据中纤网数据,2016年新增产能约123万吨,同比增长约3.61%;2017年新增产能约65万吨,同比增长约1.84%,增速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随着涤纶长丝总产能不断提高,中国涤纶长丝总产量也不断攀升,从2000年的约300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约2,93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4.35%。
2013-2016年,在产能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产量增长率总体保持稳定,2017年受下游纺织企业需求增加,涤纶长丝总产量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5.58%。
②落后产能淘汰,行业集中度增加近年来,中国涤纶长丝生产企业在产能利用率上出现两极分化态势。
一方面,切片纺工艺的企业与熔体直纺工艺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出现分化。
自2000年以来,由于切片纺工艺能耗较高、生产稳定性不及熔体直纺工艺,熔体直纺工艺逐步取代切片纺工艺。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的统计,2017年熔体直纺企业产能利用率为90%左右,切片纺企业约为40%-50%。
另一方面,大型企业与中小规模企业产能利用率出现分化。
行业内大型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接近100%,而中小规模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不足、甚至停产破产,企业效益两极分化加剧,部分耗能大、产品品质差、竞争力弱的产能将被淘汰。
目前行业内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盛虹集团、恒力股份、荣盛石化在规模、管理、品牌和创新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纤网及上市公司公告数据,2014-2016年上述6家公司产量及占比变化如下:单位:万吨/年2014年6家公司产量合计为909万吨,占行业总产量的40.12%;2016年6家公司产量合计为1,162万吨,占行业总产量的45.79%,2014-2016年行业集中度逐年增加。
根据中纤网、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统计,2018年、2019年中国将新增涤纶长丝产能约175万吨和120万吨,同比增长4.87%、3.27%,产能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
(2)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涤纶长丝的下游行业主要为纺织业,涤纶长丝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与下游纺织业的旺盛需求密切相关。
纺织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中国历来是纺织品的消费大国,也是纺织品出口大国,纺织业在拉动消费、繁荣市场、吸纳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纺织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纺织产品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32,173.56亿元,稳步增长至2017年的37,976.7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7%。
作为纺织业的上游行业,涤纶长丝的消费量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中纤网、中国海关的统计,2012-2017年,中国涤纶长丝的消费量变化情况如下:单位:万吨2012年,中国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为1,953万吨,2017年达到2,739万吨,复合增长率为7.00%。
纺织业中,对于涤纶长丝需求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纺织服装业、家纺业和产业用纺织业等三大细分子行业。
根据中纤网、银河证券研究部数据,目前中国涤纶长丝市场需求构成如下:①纺织服装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目前约有14亿人口,较大的人口规模构成了纺织服装行业稳定坚实的消费基础。
2015-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3.12万元、3.36万元和3.6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1.14万元、1.24万元和1.34万元,收入不断增长。
截至2017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国居民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由2015年的1,164.10元增长至2017年的1,238.00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产品零售额由2015年的13,483.5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4,556.60亿元。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引发居民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中国居民的纺织服装消费有望持续提升,纺织服装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家纺业需求过去十多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城镇化不断推进,房地产基建掀起热潮,中国的家纺行业迎来“黄金时代”,行业产值、消费量迅速提升。
根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自2000年以来,中国家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家纺行业产销值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
自2015年以来,在住房改善、旅游酒店产业持续发展、消费升级、二孩政策放开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家纺产品的需求量得到进一步持续提升,根据独立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的预测,2019年前,国内家纺行业将保持6%左右的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家纺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03.72亿元。
③产业用需求随着中国汽车、农业、卫生、交通、航空、建材、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正成为中国纺织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预测,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产量到2020年有望实现2,202万吨,较2013年产量实现翻番。
④出口需求除国内需求外,近年来,中国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纺织品行业逐渐开始向设计生产(ODM)和品牌生产(OBM)转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品牌等已经得到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
随着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以及中国加快“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额有望持续增长。
随着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以及出口需求的增长,将带动涤纶长丝市场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根据申万宏源、东方证券研究所统计,涤纶长丝需求与宏观经济关联性比较强,中国涤纶长丝的需求增速一般比GDP增速略高,谨慎预计2018年、2019年涤纶长丝需求量将保持6%左右增速。
(3)行业进入复苏周期①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上升涤纶长丝行业上游为石化领域,下游衔接纺织服装,原油价格的跌宕助推上游原料价格波动,棉花价格及终端消费的起伏影响长丝需求,因此中国涤纶长丝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
2009-2011年,受益纺织服装出口提升,涤纶经历了高景气周期,2011年上市公司长丝业务的毛利率为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