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
《法律的道德性》读书报告
一、义务的道德与理想的道德
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一书是他对在其所在的时代中对法律与
道德之间关系存在的文献的不满而展开的,他准确的把握了文献中关
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缺陷,即,“在界定道德之含义本身上的失败”
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进一步探究的可能,第二个缺陷则是在论
述法律的内在道德对于法律正义的实现上的不足。这构成了此书的主
体,主要体现在第一、二章,第三、四章节则是对其理论框架的发展
和应用,第五章则是针对“对手”的深层次的论证。在第一章中,富
勒首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在对道德的论证中,他提出了义务
的道德和理想的道德的区分,从伦理的角度探寻法律的内在道德。义
务的道德规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他的表述通常为“不应当”而非“应
当”。义务道德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最低条件,达
到了义务的道德的标准是应当的,是不会受到积极地肯定的,是理所
当然的,只有在违背了义务的道德的要求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收到责
难,甚至惩罚。义务的道德是法律的“表亲”。理想的道德是关于幸
福全活、优良品行和人的才能充分实现的追求,它不以强制形式而早
涌过赞扬、忠告、鼓励等形式表述。理想的道德与法律没有直接的关
系。义务的道德与理想的道德之间有一条浮动的分界线,它标志着义
务压力的消失和追求良善的开始,这一分界线正是关于道德问题争执
的焦点,无论是扩大义务的道德的范围还是力图将这一分界线往下
拉,都需要考虑到义务的道德的强制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自
精品文档
.
设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所带来的影响。
二、斯派伦辛探险者案与法律的内在道德
在纽卡斯国一个5月上旬,斯派伦辛探险者协会的五位成员在联
邦中央高原的石灰岩洞探险时遭遇雪崩,探险者被困在距离地面一英
里的山洞。在被困的第20天,探险者通过无线电同外界取得联系。
代表罗杰·维特莫尔(RogerWhetmore)询问工程师后得知至少还需
要10天才能获救。在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有限,而洞内又没有其他
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坚持到洞口被打开。维特莫尔
问如果把他们其中一人杀死并吃掉,医生相信他们能坚持10天。但
他们这样做能否得到法律宽恕没人回答。终于在被困第30天,探险
者获救了。第23天在维特莫尔的提议下,大家通过抓阄决定吃掉谁,
结果是维特莫尔被其他人杀死、吃掉。据纽卡斯国刑法规定,初审法
庭的法官判定四位探险者谋杀维特莫尔的罪名成立,判处绞刑。
在此案中呈现了一系列极端的条件,其作用在于强调法律的“内
在道德”。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对立法者的程序上的要求,富勒在
强调这一要求的同时认为其应当包含八项原则,即,1、法律一般性
原则即法律不是针对特定的人,而是对一般人都适用。2、法律规则
必须公布原则,让人了解、评论而不能像纳粹党人实行秘密法。3、
法律非溯及原则。法律只能适用于未来,而非过去。但富勒也强调溯
及既往的法律可以存在,但只能是民事法律。4、法律明确性原则。5、
法律一致性原则,即避免法律中的矛盾。6、法律可行性原则。即法
律不应要求不可能实现的事情。7、法律稳定性原则,不能频繁的改
精品文档
.
变法律,稳定性对保持法律的有效性十分重要。8、官方行动和法律
的一致性原则。所以法律的内在道德不仅包含否定式的不作为的义务
的道德,如不要杀人、不要伤人等有害的行为,还要求必须致力的特
定的成就的愿望的道德。而这些是真正的法律制度所必须具备的一系
列的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并不单纯导致坏的法律制度,
而是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法律制度的东西。”在“探险者案”的最
终评议中,富勒通过福特斯和汉迪法官阐述了他的观点,福特斯认为
“根据社会契约理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正是为了在文明社会里的和
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国家,这一契约也构成了国家法律的强制力基
础。但在五位探险者受困于洞穴时,现实的困境决定了他们并非处于
“文明社会的状态”,而是处在社会契约论所说的“自然状态”。在这
种自然状态下,维特莫尔所提出并经所有人同意的生死协定就构成了
他们的社会契约,也是在本案中应该适用的有效法律。” 汉迪法官就
指出“这是一个实用智慧的问题,它无关乎抽象的理论,而关系到人
类的现实。”“政府是一种人类事务,人们不是被报纸上的言词或抽象
的理论所统治,而是被其他人所统治。如果统治者理解民众的感情和
观念就会带来仁政。但如果统治者缺乏这种理解,民众感受到的只能
是暴政。”这些观点正是雷克斯造法失败的原因所在,也是富勒的法
律的内在道德的部分体现。
三、问题的提出
从本书第一、二章来看,富勒论述法律的道德性是通过这样一个
层层深入的过程进行的,即,对道德进行诠释(区分义务的道德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