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
它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产量定额。
即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数量。
二是时间定额。
即劳动者生产单位产品必须消耗的时间。
劳动定额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计划、成本核算、定员定岗以及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定额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对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和极为关键。
“快、准、全”地制定劳动定额,这是企业管理对劳动定额工作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快”是时间上的要求,就是定额的制定应该迅速及时,以满足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准”是质量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劳动定额应该先进合理,同时在不同产品、不同车间和工种之间保持水平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定额在生产和分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全”是定额制定范围上的要求,即制定劳动定额应该完整齐全,凡需要和可能制定劳动定额的产品、车间、工种、岗位都要有定额,即使是一些临时性任务,也应该尽可能地制定劳动定额。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所有能计算和考核作业量的人员及班组,都实行劳动定额。
一、当前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不少企业普遍对劳动定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仅凭劳动合同、责任制等办法能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很少去考虑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和优化,没有很好地调动起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受到一定影响。
(二)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不健全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有的设专职人员,有的则兼职,而许多基层单位,兼职也没有设置。
另外,缺乏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和程序,影响了劳动定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劳动定额管理者的业务素质较低
劳动定额标准的贯彻执行受员工素质和行为的影响较大,目前企业劳动定额人员中,或者缺乏与现代定额管理有关的相应知识,或者未经过系统的劳动定额专业培训,或者缺乏劳动定额工作的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四)分配和激励机制不配套
在企业内部分配中,可能会出现劳动定额完成了,但由于其他效益指标没完成而得不到超额工资,或者劳动定额没完成,而效益指标完成了反而多得工资。
这种分配制度导致部分人产生“劳动定额不起作用”的观念,也就难以发挥劳动定额的激励作用。
二、加强劳动定额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发挥好各级政府的导向和服务功能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使劳动定额由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企业行为。
政府应由过去的“管制”者变为“服务”者,并要借助政府的权威,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转换生产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强化劳动定额管理意识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直接为降低劳动消耗服务的,它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企业作为劳动定额标准的直接实践者,如果缺乏积极性,定额管理工作就寸步难行。
因此,必须要转变全体职工的观念,充分认识劳动定额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定额管理出效益”的意识,把定额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定额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额管理制度,实现劳动定额管理机制与企业内部分配机制有机结合。
要根据各个工序的特点,全面把握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劳动用工的关系,确保管理制度科学严密,符合企业的生产实际。
(四)提高定额管理人员的素质
定额管理涉及许多生产技术知识、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涉及职工的经济利益,政策性较强,其专业性和职能决定着定额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并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定额管理工作的质量。
因此,要加强对定额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定额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考试,实行持证上岗制。
对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使定额管理人员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五)强化对定额管理的评价与分析
建立科学的定额水平统计分析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评价和分析,全面掌握生产计划、车间、队组、职工实际的定额水平,找出影响定额管理的因素,进一步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劳动效率。
(六)实施动态管理,促使定额管理规范化
定额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建立覆盖各工序的统计系统,实现对定额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要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定额水平研究,逐步建立与生产计划、劳动用工、定额计划、工资分配相联系的定额综合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保证劳动定额在执行、考核、修改上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劳动定额真正起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七)激发全员参与定额管理
劳动定额制定后,要经过广大职工去贯彻执行,并在生产实践中予以检验总结。
因此,定额管理工作绝不仅仅是定额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事,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
定额标准的制定、贯彻执行、考核、修订完善都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取得大家的支持,促使定额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浅谈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团员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公司东曲选煤厂)
062
现代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