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姓名:马欣杰 学院:文法学院 学号20114120228班级:中文110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马欣杰,来自文法学院中文二班。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
关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当今社会,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
生必过的节日,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
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
我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乐一乐之后是
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呢?实则不然!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
它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
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和对西方节日的追捧早已说明了这一
点。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
别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每到异国他乡,
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
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节日,也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
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乡里、国人
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一个民族表
情达意的重要渠道。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
一个民族吗?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
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
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
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对外语
的学习热情高涨,却连最简单的古汉字都无法理解;可以迅速认
出电视节目里的无数当红明星,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
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时甚至不如普通外国中文爱好者,连对
中国文化本身一知半解,又从何谈起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呢?
面对大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文化自信现象,我们该如何提升当
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首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学校为阵地掀起“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高潮”。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其次,我们要对外来文
化有正确的认识。外来文化既然能被很多人接受,就说明自有其
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吸收她优秀的内容来丰富我们本国的文化,
同时也能借鉴其吸引人的特色。而且,我们所谓的“西化”也不
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俘虏。我们过圣诞节,但绝大部分人不
知道其真实的含义,我们只知道是和亲人朋友团聚。从这一点说,
是我们把西方的圣诞节中化了。因此,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强
大的同化能力。意识的转变还不足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热”起
来,我们重要的步骤是践行和表达传统文化。我认为,在学校里
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
式。一方面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学习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
也对其他同学进行了宣传。会使我们更自觉的了解传统文化,产
生文化自信!最后,从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文
化发展前景。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
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需要大学的崛起,大学的崛起则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自信自
强。让中华文化更好的立足在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