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卷第10期
2014年10
月翔巾
甲值像志
Vo
l30
162HU
NA
NJ
OUR
NAL
OFTRADITI
ONAL
CHI
NE
SEMEDI
CI
NE
Oe
tNo10
2014
冠
状动
脉微循环
障碍主
要
检测方法
及
相关指标研
究概况
苏立硕
王贤
良2
毛静
远2
(1天
津中医
药大学厌津另001
93;
2天
津中医
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
院厌津另00193)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微循环障
碍;
检测;指
标;综述掌术性
[
中图分类号 咫5
9433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一
7705
(2014
)10一0162一02
冠脉微循环由冠状动脉微血管组成冠状动脉微血管
指直径<
巧O林m的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
等)冠脉微循环对维持
心肌组织和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和功
能活动有重要的作
用目前认为冠脉微循环障
碍发
病机
制包括血管内
皮损伤
机械性压迫缺血再灌注
损伤冠脉
微
栓塞等#∃
其临床主要
表现为再通后无复流慢血流和x
综合征
中医学认为冠脉微循环障
碍的
病机多属
心络受
损血
痕络阻[24]现将其主要
检测方法及相关指
标研究综
述如下
1冠脉微循环障
碍的
检测方法
11
冠
脉造影
及血流影
像判断现冠脉造影及血流影像
判断主要方法有
TIMI血流分级(TIMI
flo
wgardes
,TF
G)TI-
Ml血流
帧数(eo
ere
te
dTIMI
arfmeeoun
ts
CTF
C)法TIMI
心
肌灌注分级(TIMIm
yoea己ia
lpe
rflsion
gardes
,TMP
G)此类
检测方法可敏感地反映冠脉内
皮细胞功能变化[5]反映冠
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间接评估冠脉微循环是否存
在障
碍
但此
检测方法会有主观评判
带来的差异且不能准确
表现
微血管的
损伤
12心
肌声学造影
(M
cE)
心肌声学造影是将微空泡声
学造影剂注入外周静脉
或冠状动脉内当微空泡通过
心肌
微循环时二维
或多普勒
超声作
用于微空泡进而将
心肌微
循环显影的
一种
诊断技术[6]该技术可以对
心肌灌注情
况
进行定性评价可作为
一种无创性评价
心肌微循环的
诊断
方法[7]池可
用于判断
干预治疗对再灌注
损伤后能否减少
炎症反
应[8]
13
冠
脉血流
储备分
数(eo
orn
a
叮flo
werse
vre
CFR
)CFR
是通过
检测血流速
度来反
应血流量
在最大充血刺激反
应
时获得最大血流量能力的测量[90]cFR受
心外
膜冠脉
狭
窄程
度和微循环功能的双重影响
特别是当冠脉大血管没
有明显
狭窄时
反映
了冠脉微循环状态#∃
此方法是冠状动脉及微血管的总体反映并不能提示具体的
病变
14
脏
磁共
振显
像(Ca己iaeMagne
tieReson
anee
CMR
)
,
心脏
磁共振显像(CMR)是近些年
应用于临床的
一项
诊断技
术被认为是
目前无创评估
ST段抬高
心肌
梗死后冠脉微血
管
损害的金
标准该方法的原理是
在冠脉血流流入
心月几组
织的同时通过
检测纵轴迟缓改变和S
pni一
标记技术
检测心
肌灌注联合
核磁检测左室的几何形状和功能对冠脉微循
环进行
检测#%∃
但该
检查通常不能
在心肌
梗死患者住院后
立
即进行从而影响
了冠脉微循环
检查的实效性
综
上
月前临床
应用的冠脉微循环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有创
检查和无创
检查两种
检查技术
都可以较为直接地反
映冠脉微循环功能但是两种方法要求
都较高
脸测方式和
过程相对复杂
2冠脉微循环障
碍相关实验室指
标
21
纤维
介素(sfl2)
sflZ是
一种促凝血因子本
质为分子
量约65KD的蛋白
质通过直接酶切凝血酶原使其转化为凝
血酶而介导凝血过程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
血
栓形成#p
3∃
sflZ
蛋白是急性期时相蛋白
在正常
心脏组
织
中不
表达
sflZ
或很少
表达#
4]
sflZ主要
表达于
巨噬细
胞血管内
皮细胞滋养层细胞
在正常情
况下
表达较少在
炎症因子内
皮损伤
病毒感染刺激下内
皮细胞和
巨噬细
胞
表面
表达可明显增高有实验
表明
sflZ
在有微血
栓形成
的冠脉微血管内
皮细胞
中表达程
度高#
习研究发现
sflZ高
度表达的微血管壁多有微血管内
皮损伤部分血管管腔可
见血
栓样物质血管内
皮损伤导致
sflZ的高
度表达后者参
与
并促进
了冠脉微血管原位血
栓的形成过程#
6]
22血
管内皮
功能血管内
皮具有
机械屏障接受和传递信
息作
用还具有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可以合成和分泌血管活
性
物质加一氧化
氮(NO)前列环
素(PGI2)血管收缩因子
内
皮素一
(lET一1
)血管紧张
素1等从而调节血管舒缩功
基金项
目:
国家自然
科学
基金
资助项
目(编号:812027
99)
第
一作者:
苏立硕
男201级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心血管疾
病的
中医
诊治
通
讯作者:
王贤良
男医学
博士副主任
医师研究方向:
心血管疾
病的
中医
诊治
卫一m
ali:
xlwnag1
981
@1
26ocm
第10期
苏立硕
王贤良
毛静远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
碍主要
检测方法及相关指
标研究
概况163
能其
中ET一1
NO对维持血管
基础张力
起主要作
用是评
价内
皮功能障
碍的参考指
标#
7]内
皮素一1是迄
今发现的
最强的缩血管活性多肤#8∃
其引
起的血管收缩
心肌缺血
代谢
紊乱和细胞增
殖等是与血管
损伤有关疾
病的共同致
病
因
素其主要分布
在心血管系统通过激活钙通道增
加内
流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同时具有类似生长因子的作
用能促进平滑肌细胞增
殖介导的血管收缩
心肌缺血代谢
紊乱和细胞增
殖等是与血管内
皮损伤有关疾
病的共同致
病因
素#9∃
NO是
一种重要的内
源性
抗动脉粥
样硬化递
质
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
板的粘附和聚集抑制白细胞粘附
和迁移减少氧自由
基和氧化型低密
度脂蛋白以及抑制血
管平滑肌细胞增
殖和迁移等作
用是内
皮依赖性舒张所必
需的#
9]有学者认为冠脉内
皮功能障
碍是以冠脉和(
或)
外周循环血
中ET一1的增
加第二信使
NO及环
一
磷酸腺
普
(cAM
P)的生成减少为
特点研究
表明患者运动高峰时
ET一1
含量明显增高
召O无变化而正常组ET一1有下降
趋
势
召O有
上升
趋势提示ET一1
/NO比例
失衡
在冠脉微循环
障
碍发生过程
中起到
了重要作
用不仅与内
皮素直接作
用
于血管平滑肌导致内
皮功能障
碍加剧冠脉舒张储备功能
减低有关而且与ET一1
/No平衡
失调密切相关#
20]丁荣
晶等#
21]发现患者运动负荷后ET一1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
心肌灌注异常总评分之间呈明显
正相关性提示ET一1是发生
心肌缺血的重要介
质之
一卫T
一1升高的程
度与
心月几缺血的程
度范围密切相关研究分
析表明血浆ET一1
浓度与冠脉微循环障
碍引发的
心绞痛
发作症状呈正相关关系#
2]
23血
管性血
友病
因子(v
WF)v
WF位于
12号染色体短
臂内主要由内
皮细胞分泌糖蛋白通过激活血小
板参与
血
栓形成#
23]血浆v
WF水平升高是动脉内
皮损伤和功能
不良的
标志与动脉血
栓性疾
病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24∃
v
WF具有
很高的
特异性
目前
被认为是反映内
皮细胞功能
的最好指
标之
一血
中v
WF升高是冠
心病形成发展的
一
个
危险因
素v
WF
在血
栓形成
中起到
了重要作
用其主要通
过以下几
个途径:
()l
在高切
应力
或者血管内
皮损伤条件
下通过与血小
板的偶联引发
了血小
板的激活和聚集促发
了血
栓形成的
起始依赖于v
WF与
GPIb的结合(2)与内
皮下结缔组织的多种胶原结合胶原结合可以诱导v
WF结
构构像的改变降低其与
VIH
因子的亲和力促使凝血因子
VIH的
释放通过
Vll
因子激活参与
了纤维
素性血
栓的形
成(3)通过充当凝血因子
Vll
载体蛋白
在纤维
素性血
栓
形成过程
中发挥
了重要作
用#
25]V
wF
在高切
应力下对血
小
板的粘附和聚集发挥
了重要的作
用
在心血管疾
病中
v
wF对于严重的
心血管事件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26]
综
上所述
目前冠脉微循环障
碍的发生发展多认为与
冠脉微血
栓相关细胞因子及内
皮损伤因子密切相关此类
指
标检测多
用于实验室
尚未
在临床广泛
应用3/J!
全吉
目前对冠脉微循环障
碍的研究报道主要有临床
检查
和实验室指
标检测包
含临床观察和
基础实验实验室
检测
指
标多从内
皮损伤
角度探
索因此
今后临床
诊断治疗及
基
础实验均可从内
皮损伤相关指
标切入研究关于冠脉微循
环障
碍的研究
基础实验较少从
基础走向临床再
回到
基础
的过程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
1∃闰磊
童嘉毅冠状动
脉微
循环
障碍概述及
研究进展&J
现
代医学
2013井一(8):589一
59一
&
2 史载
祥冠
脉微
循环
障碍及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J
中日友好
医院学报
2005江9(6):362一
364
&
3 李英华
冠心
病微
血管病变的中
医诊
疗&
J
辽宁中
医药
大
学学报
2007夕(3):63一
65
[4 于睿
兰宇以络论治心
肌微
循环
障碍&
J
中华中
医药学
刊
2008
26(4):828一829
&
5 卢少平
杨眸
高连如冠状动
脉造影正常患者
血清内皮
素一
1与
TIM
卜FC的关系&J
临床心
血管病杂志
2007邓
(2):91一93
&
6 陈
祥禹刘乾
赵学忠心
肌声学造影
在冠心
病诊
疗中的
应
用[J
吉
林医学
200729(3):4一2一
4一4
&
7 李爱莉
柯元南李
宪伦等无创
性心
肌声学造影评
价急
性
心
肌梗死再灌注后冠
脉微
循环的
实验
研究&
J
中日友好
医
院学报
2009
23(3):一66一7一
[8
ChitinnJ
p玫ng一
pi
HKli
bn
ALt
lNnini
i
mging
f哪di
lerp
而ini
匆翔ing
lkyet一妞
华t
d
ntt
hdig
arp
hy[J
Ci
ltin
2002105(15):
1764一
1767
[9
Mli
kinlN苏my
MT,ThmMR月t
lAi
mp
lt
hmdi
l
tint
hniqt
n翔ndt
hli
m一dpndnt
mi
lufntininhmn
:li
dtinnd
mprinwit
h
n翔flw[J
EHtJ
200728(18):2188一
2194
[10
Forn
WF万orq
HM
旧lmLB声t
lCmpin
f
n翔t
hmdi
ltinnd
Dpp
lli
ytofing
orn翔
flw[J
Ci
ltin
2003,l08(18):2198一
2200
&
11∃张
俊杰陈绍良
血流
储备分数
在冠心
病介入诊治中的
应
用[J
国外
医学
:心
血管疾病分册
2004井3(5):273一
275
[12 W
llC月i
llKHAlbht
M声t
lMi
orldpttin
t
orn翔t
niint
ht
hrtini
:ri
lmgnti
nni
mgingt
dy[J
Mi
orR200366(3):
173一
182
[13
ZhCL,Yn
WM
ZhF声t
lFi
bringn一li
kp
ortin
2fib
lkinp
erinndit
erltinwi
htip
orginin
minhptitii
urytp
3一indduflminntptitindin
ptint
wit
heri
lhptiti
B[J
WrldJ
Gt
ornt
orl
200528(11):6936一
6940
[14
Ryhli
kDF厂hin
EK州lfD月t
lClni
咫ndTi
Ep
er
inoft
h叭
Rt
hmbi
naFg
l一
2inhtSp
嗯一
D
w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