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硬化PPT课件

肝硬化PPT课件

△ 临床上可有多系统受累,主要表现 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
△ 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5
概述
正常肝
肝硬化
6
病因 (etiological factor )
7
病因与分类
• 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 • 国外则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
8
病因
• 病毒性肝炎---乙、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重叠感染后可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甲、戊型否) • 慢性酒精中毒----近年上升趋势(80g/天, 10年以上) • 非酒精性脂肪肝----20%发展为肝硬化 • 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持续肝内淤 胆、肝外胆管堵塞)
• (3)有效血容量下降--高心输出低外 周阻力导致内脏淤血,从而激活交感神经 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增加抗利尿激素释放,水钠潴留;
肝细胞大量坏死→ 新生肝细胞功能失常: 血浆白蛋白合成↓ →腹水 胆色素的代谢↓ →黄疸 凝血因子合成↓ →出血 雌激素的灭能↓ →内分泌紊乱 解毒功能↓ →消化系统及全身症状
32
二、门静脉高压症
• 发生机制: • 1.门脉系统阻力增加; • 2.门脉血流量增多。 • 定义:门静脉压力持续升高>10
9
——病因
• 肝静脉回流受阻----淤血性肝硬化 • 药物或工业毒物----药物性肝硬化 • 遗传代谢性疾病----代谢性肝硬化 • 血吸虫病----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 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进展为
肝硬化 • 原因不明----隐源性肝硬化
10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11
mmHg,常用门静脉压力梯度=血流量 ×阻力来代表。
33
门静脉高压
• 始动因素: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顺应性减 少;肝窦变狭窄、再生结节压迫肝窦、肝 静脉—门静脉阻力增加
• 维持和加重因素:肝功减退、血管活性因 子失调—心输出量↑、外周循环阻力下降— 内脏充血—门静脉血流增加
• 分为窦前性、窦性、窦后性(布-卡综合症)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LC)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概述 (overview )
3
概述
• 肝硬化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肝脏长期慢性损 伤的晚期阶段,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症。
4
概述
△ LC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慢性 肝病。
胃肠瘀血、粘膜水肿,引起腹泻、营 养不良。
36
三 腹水形成的机制:
37
(1)门静脉压力增高-- 正常时:肝窦压力十分低(0~2
mmHg) 门脉高压时:肝窦压力升高(>10
mmHg),液体及白蛋白流到狄氏 间隙,造成肝淋巴液生成过多,从 肝包膜漏入腹腔,形成腹水。
38
• (2)低蛋白血症--肝脏合成白蛋白能 力下降,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 透压降低;(<25克/L);
15
肝纤维组织形成
• 正常:生成 降解 • 肝纤维化:生成 >降解 早期可逆 • 肝星状细胞是形成纤维化的主要细胞:刺
激—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 →胶原(Ⅰ Ⅲ Ⅳ) ↑ →连接蛋白、透明质酸等↑ →纤 维化
16
• 肝窦毛细血管化
• 肝窦周围胶原的沉积和纤维化-→内皮下 基底膜形成-→肝窦窗孔大小、数量减少 及屏障形成-→肝窦变狭窄、血流受阻、 阻力增加-→门静脉高压-→肝C缺氧、养 料-→肝C持续坏死。
• 肝内血液循环紊乱 ----门脉高压的病理 生理基础,加重肝细胞营养障碍。
13
发病机制
异常血管吻合建立
14
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有关因素
1. 细胞因素---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肝细 胞合成胶原;
2. 细胞外基质----胶原( I型胶原为主)、非胶 原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蛋白等) 、 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等。
•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26
病理 (pathology)
病理分类
小结节性
结节大小相仿,直 径一般小于0.3CM,
纤维隔较细,假小 叶大小也较一致。
27
病理 (pathology)
病理分类
大结节性
结节较大, 大小不均, 直径一般大于0.3CM,最 大可达5.0CM,纤维隔宽 窄不一,假小叶大小不 等。
28
病理 (pathology)
29
病理 (pathology)
肝外器官病理
• 肝硬化时其它主要器官的病理改变
①门体侧支循环开放; ②阻塞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③门脉高压性胃病; ④肝肺综合症; ⑤内分泌(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
功能减退。
30
病 理生理
31
病理生理
• 一、肝脏机能减退(失代偿)
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长期损害肝脏导致:
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
反复交替进行
形态改变 —假小变 —门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
12
发病机制
• ①再生结节的挤压---血管床缩小、闭塞 或扭曲。
• ②肝内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小支三 者失去正常关系,形成吻合支。
17
病理 (pathology)
18
病理 (pathology)
正常肝脏的解剖位置和形态
19
病理 (pathology)
早期肝硬化
20
病理 (pathology)
晚期肝硬化
21
病理 (pathology)
外观
大体特点:
切面
22
病理 (pathology)
正常肝脏的镜下结构
23
病理 (pathology)
肝硬化镜下所见
24
病理 (pathology)
组织学改变:
假小叶 结缔组织间隔
25
病理 (pathology)
病理分类(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 小结节性肝硬化:(最常见)结节大小 相仿,直径小于3mm。
• 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不等,一般 大于3mm,最大可超过5cm。
34
门静脉高压
• 门体侧质循环的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庤核、腹壁静脉扩张
• 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血细胞三少、出血 倾向及贫血
• 腹水
35
• 侧支循环的后果
• (1)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 (2)肝细胞损害--营养障得、代
谢障碍、坏死增加; • (3)对毒素清除减少--引起肝性
脑病,内毒素血症; • (4)胃肠道分泌吸收功能紊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