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含义
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马克思主义信念”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两个概念的关系。这
一问题其实主要是“信仰”与“信念”的关系问题。有人人为地严格区别这两个概念,认为
应该用“信仰”一词来称呼宗教信仰,用“信念”来称呼科学信仰。其实,信仰与信念的差
别不是性质上的,而是层次上的。信念通常用来表示对一些比较具体的观念的相信和信奉,
而信仰则用来表示对最高层次和最核心的观念的信奉和相信,以及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有机结
合在一起的各种信念的体系。比如,我们在最高的以及体系的意义上称呼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奉时,我们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共产主义信仰”,而当我们称呼这一信仰中更为具体一
些的观念的信奉时,则多用信念一词,如革命信念、必胜信念等。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这两个概念也需要加以说明。二者在本质
上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对这一信仰的完整指称。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也是把它们当同义
语来使用的,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二者也各有其个性色彩,主要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马
克思主义信仰”一词在意象上突出的是这一信仰的学理基础方面,给人一种理论信仰的印象,
而“共产主义信仰”一词突出的是该信仰的现实追求方面,给人以信仰的行动的印象。具有
这种差别是毫不奇怪的,因为任何信仰都有两个基本方面,它既是知识,又是行动,是从理
论向行动的转化。正因为如此,在具体的行文和讲话中,根据语境和语气的不同,有时用“马
克思主义信仰”较为恰当,有时又用“共产主义信仰”更为帖切,这也毫不奇怪。同时,由
于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多地是从现实的追求方面来谈论这一信仰的,因而“共产主义信
仰”一词似乎更流行,更顺口。
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人们对这种理论的
相信和信奉,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是信仰,而人
们对这种理论的信仰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其实主要是马克思
主义的信仰者的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作为理论而存在,
而且也作为信仰而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这种理解无疑是必要的,但这只是问题的
一个方面,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其次,它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如果说,上面一点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者的信仰态度,那么这里突出的是信仰者的信仰内容。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们信仰
的内容而被包含在他们的信仰之中。难道我们能把人们头脑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马
克思主义本身完全区别开来吗?难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里不就是人们的信仰对象吗?一种
理论或观念,它之作为信仰对象并不处在信仰之外,没有对象的信仰是不存在的。没有作为
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人们所相信和信奉的马克思主义
并不是与作为自在的客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隔离开的,人们的信仰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而不是别的信仰,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和心中。如果说,信仰者头脑
中的马克思主义可能与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有一定差距,那么也正是随着这种差距越来越小,
人们的信仰才越来越成为名符其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最后,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性或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里
直接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时,指的不是一门自然科
学或技术科学,而是一种哲学社会科学,它是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作为一种世界观理论的马
克思主义当其作为一种科学时,也同时必然具有价值性。因为,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其改
造世界的功能,必须要有实践者,为此它必须要人们去信奉它,为人们所接受从而成为他们
的信仰。如果没有人们的相信,或不是为了使人们相信它,从而按照它的真理来改造世界,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又有什么意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这一体系不仅有科学性,而且
还有价值性,是二者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概念,必须对“信仰”概念有个新的理解,抛弃以往那
种把信仰等同于宗教信仰,把信仰与科学完全对立起来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有些人认为只能
用信仰来称呼宗教,而不能称呼马克思主义,以为一旦公开地谈论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
问题,就会使马克思主义由科学变成宗教。这是没有根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