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葛根麻黄汤治疗临床常见感冒的体会

浅谈葛根麻黄汤治疗临床常见感冒的体会

浅谈葛根麻黄汤治疗临床常见感冒的体会
“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其伤风方论
中记载了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可见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
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为其特征。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将感冒论述为太
阳病,并以桂枝汤、麻黄汤治表虚、表实证,首开辩证治疗感冒之先
河,并为感冒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太阳病的主证根据《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
为中风。”第三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
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三十一条:“太阳病,项背强
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我们可以知道太阳病是表部的阳
性病,其病的本质有实有热,阳病必发热,由于病位不同,热型亦各
有异,故表部太阳病的病性特点之一应是发热恶寒。头为诸阳之会,
各种阳邪多向上波及头部,以致太阳表部阳邪侵及肌表,首先表现头
面,故有“太阳诊头”之说,所以头项强痛为太阳病的必见证候。根
据以上条文可以由此得出太阳病的主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
脉浮,或咳喘。由此可以得出太阳病与现代临床常见的感冒基本一致。
太阳病的主方用葛根麻黄汤(葛根加麻杏石甘汤),是全国首批
名老中医刘绍武在其临床实践中逐步确定的。过去一般认为桂枝汤和
麻黄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从实际临床应用的结果看是不适宜的。
因为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病势属实,热病的治则应该
是“热则寒之”“实则泻之”,宜发汗解表以驱表部实热,而不应该用
热性方剂,桂枝汤、麻黄汤均属辛温之剂,不宜治热性病。《伤寒论》
第十二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着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条
是表虚寒证,其热非太阳之热,乃阳虚之热,桂枝汤中,桂枝、甘草
辛甘以化阳,芍药、甘草酸甘以化阴,阴阳共调,表虚治而诸证皆消,
桂枝汤乃温经散寒之剂,用于发汗解表,显然相差悬殊,不宜为用。
第三十五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
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其条文是治表实与表寒的合证方,其身痛
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是表寒的表现,用桂枝、甘草温经散寒而止痛,
乃是以热胜寒之治,岂能以热治热。方中麻黄、甘草可治表实,在太
阳病中可取,但是治疗不全面,不足担任主方。通过临床实践,根据
原文第三十一条葛根汤证,用葛根汤作为主方,认为项背强几几与头
项强痛都是项部肌肉紧张挛拘的表现,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程度
上有轻重之分。依据三十一条选定葛根汤中的葛根作为主药,麻黄作
为副药,再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葛根汤是葛根、麻黄加桂枝汤,
所以将其内桂枝汤更为麻杏石甘汤。经过临床实践,疗效大增。并将
其取名为葛根麻黄,作为太阳病的主方。
由此可以确立临床常见感冒既太阳病的治疗思路:
主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治则:发汗解表
主方:葛根麻黄汤。葛根60g、麻黄10g、石膏30g、杏仁15g、
甘草10g
主药:葛根,副药:麻黄
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分服。
葛根麻黄汤中,以葛根作为主药,以麻黄作为副药是有原因的。
太阳病代表表邪的实热,需以辛凉药解表,辛以发散,凉以治热,治
疗是针锋相对的。葛根比较理想,因葛根性凉,又有发汗作用,可以
解表,还可以清热生津。但葛根亦有其不足,发汗之力不及麻黄,对
于无汗之实证,则力逊于麻黄,故选用麻黄作副药以治太阳之实,取
其发汗,驱邪外出,二药伍用,共同完成治疗太阳病的实热之证。方
中五药,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麻杏石甘
四药合用,宣通肺气以清泄肺中之热,肺与皮毛相表里,葛根麻黄汤
五药并用,体表与肺内之热可俱解。治疗中掌握主要矛盾,只要头项
强痛证俱,即可用主方治之。
笔者师从刘绍武的弟子马文辉老师临床学习近一年,期间曾多次
见吾师用葛根麻黄汤作为主方治疗临床常见感冒,其疗效显著。下面
是笔者用葛根麻黄汤治疗自身感冒的经历,与读者分享。
2010年11月20日晚,笔者自觉周身酸痛,头痛,恶寒,无汗,
咽部干痛,流清涕,无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8.4℃。服
用感冒冲剂。翌日,诸症仍在,遂处以葛根麻黄汤加减。
葛根40g、麻黄10g、石膏30g、杏仁15g、炙甘草10g、
连翘15g、柴胡10g、黄芩10g、大枣3枚。
2剂,水煎服。笔者上午9时服用一剂的一半,中午将另一半服
用。微汗出,诸症减,下午四时体温为37.5℃。遂将另一剂煎服,下
午6时服用一半,晚上11点将另一半服用。笔者一日服用两剂,当
晚汗出而解,诸症消。第二天上方去连翘、柴胡、黄芩后继服一剂,
病后调理。
临床常见感冒,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感冒,常见以“寒包火”为特
征,既外寒内热。临床常见头痛、发热恶寒、流清涕、咽部干痛等为
主要症状。而葛根麻黄汤既能散外寒又可清里热,因此在感冒的临床
治疗中应以葛根麻黄汤为主方,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作以加减灵活运
用。

参考文献
马文辉.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4—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