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力学-全部课件

岩石力学-全部课件

22
1.5 岩石和岩体的基本概念
1.绪论
岩石和岩体是岩石力学的直接研究对象,因此学习和研究岩石
力学,首先要建立岩石(或岩块)和岩体的基本概念。
几个基本概念
●岩石(Rock):矿物、岩屑的集合体。 ●结构面(Structural
Plane): 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岩块(Rock block 或 Rock):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 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岩体(Rockmass):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 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 境中的地质体。 ●岩体结构(Rockmass Structure):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排列组合 关系。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即结构面和结构体。
沉积岩
1.绪论
沉积岩是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或早已形成的沉积岩)在地表
经风化剥蚀而产生的物质,通过搬运、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 岩石。
●颗粒包括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岩屑及不同矿物。 ●胶结物常见的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等。
沉积岩由颗粒和胶结物组成,各有不同的成分。
沉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与颗粒有关,还与胶结物有很大
23
1.5.1岩石和岩体
1.绪论 岩石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
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岩石可由单种矿物组成。 ●如:纯洁的大理石由方解石组成。 多数的岩石则是由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 ●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按照成因,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
14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1.绪论
两大著名工程灾害
法国马尔帕塞(Malpasset)薄拱坝(67m高) ●时间:1959.12.2 ●事故:坝基失稳,毁于一旦,死亡380人,百余人 失踪。 意大利瓦昂(Vajont)拱坝(265m高) ●时间:1962.10.9 ●事故:上游左岸大规模滑坡,滑坡体长达1800m,约 2~3亿m3的岩块滑入水库,冲到对岸形成 100~150m高的岩堆,致使库水漫顶,冲毁 下游的郎格罗尼镇,死亡约2500人。
7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
1.绪论
科学实验是岩石力学发展的基础,它包括: ●实验室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 ●模型试验(光弹模型、相似材料模型、离心模型); ●原位试验和原位监测; ●地应力的测定; ●岩体构造的测定(钻孔摄像、声波测试等),等。
试验结果可为理论分析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有些
12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国际方面: ●岩石力学形成背景 ●两大著名工程灾害 ●两个里程碑事件
●萨茨堡学派
1.绪论
国内方面: ●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标志
13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一般认为,岩石力学作为一门
1.绪论
岩石力学形成背景
独立的学科存在, 大概在 上世纪50年代。
岩石力学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生的:
●二战后,各国急于医治战争
创伤,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水电、矿山等能源、资源的 开发,导致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条件却越来越差,经常 发生滑坡、顶板冒落等严重 事故; ●迫使人们研究失事原因,开始 从岩石力学着手探索。 ●特别是两起震惊世界的特大工 程灾害,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从而催化了岩石力学的萌芽。
关系。如:
●硅质、钙质胶结的沉积岩强度一般较高。 ●泥质胶结的沉积岩强度较低。
由于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具有各向异性特征。
26
1.5.1岩石和岩体
1.绪论
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
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
它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
很模糊。
20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1.绪论
成长阶段
(70年代初~1985年)
1985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 该期间,我国岩石力学逐步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 ● 计算机技术开始引入岩石力学领域,大大提高了研究水平。 ● 队伍扩大,成立了全国性的情报网,开始与国际学术交流。 ● 兴建葛洲坝,开展了大规模的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工作。 ● 80年代初新奥法在我国开始推广,围岩变形监测得到空前 发展。
21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发展阶段
(1985年~现在)
1.绪论
该期间,我国岩石力学得
到了高速发展,体现在:
●有了专业组织,提供了广泛
学术交流的讲坛和阵地。 ●三峡工程等世界级工程的兴 建,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研 究水平。 ●国家建设的不断需求(西部 大开发、南水北调)成为我 国岩石力学发展的强大推动 力。 ●各种研究手段引入岩石力学 领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变质岩。
24
1.5.1岩石和岩体
1.绪论
岩浆岩(火成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花岗岩试件
岩浆岩绝大多数是由结晶矿物组成,
很少由非结晶矿物组成。
由于组成岩浆岩的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
性质较为稳定,它们之间的连接是牢固的,故 岩浆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物质性。
25
1.5.1岩石和岩体
结构面是岩体的重要
组成单元,岩体质量 的好坏与结构面的 性质密切相关。
结构面的强度取决于
它的特性,即它的粗糙度及充填物的性质。
研究结构面时,一方面要注意结构面的强度、密度及其延展性,另一方面
还需注意结构面的规模大小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1.绪论
萨茨堡学派(Salzburg Circle)
一个起源于奥地利萨茨堡,由施迪尼、缪勒等16人
组成的地质力学研究组发展而形成的学术派别。
该学派强调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岩石力
学。
17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1.绪论
我国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我国是世界上发展岩石力学较早的国家之一,
的力学模型和选择适当的分 析方法是关键。
10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1.绪论
数学力学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无界元法 ▲流形元法 ▲不连续变形分析法
●不确定性和系统分析法
▲随机分析
●极限平衡

▲可靠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 ▲趋势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等
岩石力学
1
主要内容
1.绪论
1. 绪 论 1.1 岩石力学的定义和特点 1.2 岩石力学的主要研究问题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1.4 岩石力学的发展概况 1.5 岩石与岩体的基本概念
2
1.1 岩石力学的定义和特点
岩石力学定义
1.绪论
岩石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力学,固体力学,岩石力学) 关于岩石力学定义的说法很多,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岩石力学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1.绪论
由于岩石力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容
广泛,对象复杂,这就决定了岩石力学研究方法 的多样性。
根据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或所依据的基础理论所属
学科领域的不同,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大概可 归纳为以下四种:
●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 ●数学力学分析方法; ●整体综合分析方法。
15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1.绪论
两个里程碑事件
举行以岩石力学为主题的第一次国际
岩石力学讨论会
●时间:1951 ●地点:奥地利的萨茨堡 ●发起人:奥地利工程地质学家施迪尼和
缪勒等人。
缪勒
成立世界性的组织——国际岩石力学学会 ●时间:1962 ●发起者及参加者:萨茨堡学派及世界各国包括不同 学派观点的学者。 16 ●“地质与土木工程”杂志也改名为“岩石力学”继续出版。
6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1.绪论
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着重于研究与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性质有关的岩石和岩体
地质特征。如:
●用岩矿鉴定方法,了解
岩体的岩石类型、矿物 组成及结构构造特征; ●用地层学方法、构造 地质学方法及工程勘察 方法等,了解岩体的 成因、空间分布及岩体 中各种结构面的发育 情况等; ●用水文地质学方法了解 赋存于岩体中地下水的 形成与运移规律等。

同时,第一次开展了水 压法测定隧洞围岩抗力 系数的大型现场试验和 抗剪强度现场试验。
19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1.绪论
起步阶段
(1958年~70年代初)
1958年10月成立三峡岩基专题研究组。
此期间我国开始具体建立机构和结合工程开发室内和
现场试验。
该阶段试验做得不少,但如何结合工程实际,认识还
(在边坡稳定性 分析中常用)
▲块体力学
▲反演分析法等
11
1.3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1.绪论
整体综合分析方法
就整个工程进行多种方法并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综合分析。
●由于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研究中每一环节都是多因素的,且信息量
大,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并考虑多种因素(工程的、地质的、施 工的)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特别注重理论和经验相结合,才 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结论。
所投入的力量和为工程进行的试验工作量为 世界之最。
奠基人——陈宗基教授
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 ●起步阶段 ●成长阶段 ●发展阶段
18
1.4 岩石力学发展简况
萌芽阶段
(上世纪50年代)
1.绪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