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性质及处理原则

(外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性质及处理原则

外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性质及处理原则
马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皮下积液处理不好会影响手术切口愈合,还可能
影响到病人的进一步治疗,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

一、皮下积液的原因及性质
乳腺癌术后皮瓣与胸肌或胸壁未能愈合或黏连是造成皮下积液的最根本原因。

皮下积液的性质大致分为:①手术创伤和炎症所致的创面渗出和脂肪液化;②淋巴管损伤所致的淋巴液漏出;
③术后创面出血所致的积血。

除了术后出血所致的皮下积血性质容易确定外,皮下积液的性质到底是以炎性渗出液为主,还是手术损伤淋巴管后漏出的淋巴液为主仍有较大分歧。

理论上,乳腺癌手术后必然会出现创面的渗出,创伤越大,渗出液越多。

因此,术后积液的
成分应包括创面的渗出液,渗出时间的延长是积液的原因之一。

临床观察又发现,许多病人手术切
口已经愈合,而仍在较长时间内存在皮下积液,且每日的引流量变化不大;此时,淋巴液的漏出应
是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手术创面的炎性渗出和淋巴管损伤后淋巴液的漏出均是乳腺癌
手术后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

手术后初期皮下积液以创面炎性渗出液为主,后期以淋巴液漏出为主。

二、皮下积液的处理原则
临床上,预防及处理乳腺癌手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有多种。

如术中彻底止血和结扎淋巴管、术
后放置负压引流管、胸部加压包扎、皮瓣与胸壁缝合固定、患侧上肢制动、穿刺抽吸、局部注射生
物蛋白胶等。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因此,从防止
和减轻皮下积液给病人带来的危害上入手更符合临床的实际需要。

皮下积液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有:①影响切口愈合,造成切口裂(切口裂开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
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及化疗);②局部有胀痛、不适;③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因此,影响切口愈合
是皮下积液对患者最根本的危害。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处理原则如下:①对于切口已完全愈合的患者,如存在皮下积液,
若积液量<30ml可以不处理,待积液达到一定压力后将不再增加,大约15~30d积液会自行吸收而消失,类似于哺乳期女性“回奶”的过程。

依据笔者的经验,即使皮下积液一次穿刺抽吸达到100ml 者,如切口已愈合,即使不再做引流或穿刺抽吸亦可自行吸收。

如在此期间积液部位张力大,病人
胀痛症状重者,可临时穿刺将积液抽吸干净,减轻症状。

往往胀痛症状越重者,穿刺后积液消失的
时间越快。

由于皮下积液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切口愈合,因此扩开手术切口引流积液的办法是不可取
的。

②若切口尚未完全愈合且存在皮下积液者,可采用另外戳孔放置引流管或每日穿刺抽吸的办法,
防止切口裂开;待伤口愈合、积液量<30ml时可拔除引流管,或不再穿刺抽吸;按①所述方法处理。

采取每日穿刺抽吸方法时,每次尽量抽干净积液;每日抽液,当发现积液处皮瓣有逐日“增厚”的
感觉时,积液量会逐日明显减少,此时如停止抽吸,数日后积液常常会自行消失。

③积液造成切口
裂开时,应尽快缝合切口,另外戳孔放置引流管;待切口愈合后再拔除引流管,按①所述方法处理。

总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并不可怕,过于积极的处理,尤其是扩开手术切口引流的办法并不
可取,积液腔内注射药物会造成无菌性炎症,增加局部的炎性渗出,并有增加细菌感染机会的危险性。

采取措施防止手术切口因积液造成裂开,解除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是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处理
的根本原则。

试题:
1.皮下积液按照不同性质分,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2.皮下积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3.简述皮下积液的一般处理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