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给五味子剪枝共24页文档

怎样给五味子剪枝共24页文档

第 1 页 怎样给五味子剪枝 五味子人工栽培若想获得稳产高产剪枝是关键。

1.行向与定干 五味子栽培的行向以南北走向为最佳。幼苗在移栽的当年夏季生长比较旺盛,每株选留3~4个健壮侧蔓枝引蔓上杆,一株苗两根杆,每杆爬两个主蔓。将原实生苗主茎剪掉n当各主蔓长到5O厘米时,打顶尖定干。促使剪口下的枝芽长出幼枝(即短果枝,也叫副梢)。当幼枝长到3O厘米长时选一条壮枝不打顶尖做延长主蔓枝,其余副梢在2O厘米处打尖,当年只打副梢的尖,延长枝不打尖至立秋。

2.搭架 辽五味是雌雄同株植物.雌花数量的多少是产量高低的关键n在栽培管理中,通过修剪,改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能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加雌花数量,保证稳产丰产。剪枝为稳产丰产搭好骨架。在早春树液流动前,将上年的各延长主蔓枝留3O厘米剪掉,各副梢缩至2O厘米处,没有副梢的也要将延长主蔓枝在距地面50厘米处剪掉定干。当剪口下新发出的各副梢长至2O厘米长时,选留一条副梢不打尖做延长枝,其余全在2O厘米处打尖,促主蔓枝粗壮和副梢上的花芽饱满。当延长主蔓枝长至5O厘米高时(含原来30厘米),再次打尖,其余副梢再留3O厘米打尖,第 2 页

使营养集中到主蔓枝和各副梢,这样能提高雌花的数量,使花芽充分成熟饱满。第三次在立秋前后要见尖就打,促使枝条早日木质化以防霜害出现抽干枝。

3.循环更新 大量结果时,在早春树液流动前各副梢(结果短枝)全面缩至1O~15厘米处,在开花结果时,在基部和主蔓枝交汇处能发出新的短果枝,选留健壮位置好的作为下年的结果枝,其余的及时清除。来年剪枝时将旧结果枝剪掉,用新结果枝循环更新,以后基本全是这样剪法。另外,当主蔓枝爬过立杆不够高时,枝条会坠落下来,要及时在立杆顶部1O厘米处剪掉,防止“戴草帽"不利透光。

在夏季生长旺盛期.由地下茎钻出地面的幼苗要及时清除,防止和母枝竞争养分。在五味子的植株基部会发出大量的基生徒长枝,也要趁小清除。如近处缺苗,可选留一条健壮的引蔓上杆。各主蔓枝相互之间不要乱缠绕,副梢始终是副梢,不要变成主蔓枝上架,出现此情况要及时纠正。

五味子剪枝春夏秋都可修剪,而及时夏剪是三季的关键,没有夏剪,不仅稳产丰收谈不上,甚至见花不见果。如不夏剪,架面枝条竞争生长繁乱、相互缠绕、过于繁茂,不利扬花授粉,产量逐年降低。 第 3 页

五味子剪枝技术 五味子剪枝分为春剪、夏剪、秋剪。不同的长势,株体,和栽植年限,剪枝的方法各有差异。结合长势、整形、季节性合理修剪能调节植株体力营养,改善结构,并可对植株有更新复壮作用,使五味子高产,稳定,延长结果年龄。

1、春季剪枝一般在树液萌动前20天左右开始修剪,首先从茎部开始,清除地面上年秋季长出的萌蘖株体,在除之前要观察是否有主蔓死亡或更换的必要,如果对于需要更换重新培养主体的,应从萌蘖的株体选留粗壮的萌蘖株体作为选育枝,如果没有萌蘖枝可从基生枝直接选留主蔓。死亡或长势弱的部分及时剪除,一般离地面15cm的架面内不留侧枝。基部剪枝以超短截为主,以选留3个茎芽为宜,中下部以30cm上部位以短截为主,以4-5个芽为宜,中部结合枝组,以中短截为主,根据情况进行长、中、短梢配合修剪,中短截一般以留6~8个芽为宜,株体上部以中短截与长截结合,以9个以上芽为宜,一般不超过15个芽。顶部枝多一般春剪打尖。

2、夏季剪枝结合架面管理适时修剪,植株幼龄期要及时选留好主蔓,然后将主蔓引缚到架杆上,以利于向上生长。

侧蔓抽生的新梢,超过 10cm 需要摘心,侧蔓一般作为结果母枝,需要及时引缚,防止枝体因重力拉伤或折枝。生长季节,及时清剪掉第 4 页

萌蘖枝,降低架面的郁闭度,提高通风效果,减少营养竞争。根据株体长势,及时剪除基部中部顶部陡长枝。对于成龄株体的主蔓与侧枝的腋处新生的陡长枝,要根据侧枝长势的强弱进行处理,可作为更新侧枝的备用枝,应根据情况有效利用。

3、秋剪,适宜于入冬前,枝体叶片,全部枯落后进行修剪,首先剪除病枝、残枝、弱枝,修整株型,选留结果枝,对于中、长的结果母枝进行回缩,在茎部保留叶丛枝、中长枝;对于长势弱的侧蔓及时回缩选择下部健壮的枝条进行更新。对于新生的侧枝、基部侧枝短截;中部长截、中截结合,上部掐尖。

不同的株体、长势、年限、剪枝的总体原则是: 一年生苗(定植后): 前期放任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待株体长势恢复后,选壮芽以基部芽点为重点,剪枝以两个芽点为基准,选留 3 ~ 4 个壮芽作为主蔓保留芽。

二年生: 首先调整株体高度,弱势主干部分,短截至壮芽部位,重新扶强第 5 页

去弱,达到满架目的。对于没有完全长起的弱势株体的二年生苗,应从基部萌发枝选取主蔓重新培养,可达到快速生长的效果。

三年生以上: 春剪:①剪除徒长枝,萌枝 ②过长的结果枝短截 ③主干底部重截(超短截或清除) ④顶部长截或甩放,干体主梢掐尖。 夏剪:以调整株型,整枝为主,除去萌蘖枝,疏除过密的陡长枝,果枝,剪除病枝,弱枝残枝。

秋剪:剪除退化的结果母枝、病枝、弱枝、残枝、培养新的果枝,更换结果枝,除去当年旺盛的陡长枝。

总之:各环节,剪技后,及时消毒,以保证伤口愈合,减轻菌性感染,产生病害,喷施1:500倍的多菌灵。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 第 6 页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西五味子,山花椒。

五味子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陕西等省区,我省区生长的为西五味,全县各乡镇均能生长。 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有敛肺,滋肾,生津涩精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肺虚咳喘,自汗盗汗,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症。 一、形态特征 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木,长达6—8米。嫩枝红棕色,老枝暗灰色,表面微开裂,具有香气,叶生在幼枝上,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尖端尖,基部楔形。花单性,腋生,偶见雌雄同花,有香气。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红色。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种皮黄褐色。花期5—7月,果熟期9—10月。 二、生长习性 五味子喜湿润而阴凉的环境,但不耐低洼积水。无主根,只有少数须根,因此,不耐干旱。喜肥沃微酸性土壤。耐寒,需适度荫蔽,幼苗前期忌烈日照射,但长出5—6片真叶后,则要求比较充足的阳光。 三、栽培技术 五味子当前没有栽培品种,同属植物中华五味子,商品称“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 (一)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压条繁殖。 1、种子繁殖:五味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选留果粒大,第 7 页

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五味子的种子,种皮坚硬光滑而有油层,不易透水,种子必须处理,才能出苗。将选好的果实,于2月上旬放入温水中浸泡3—5天,搓去果肉,净选饱满的种子,与3倍湿沙掺混起来,埋到室外,坑深60—70厘米,坑径视种子多少而定。堆放进坑内之后,盖一层稻草,再覆土20厘米左右,要经常检查,防止霉烂。4月下旬—5月上旬,当种子裂开口露出胚根时,即可取出播种。 育苗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作床为好。采用条播,按行距15厘米,横向开深2—3厘米的沟,踩平沟底,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亩用种量5公斤左右。覆土厚约2厘米,稍加压实,然后加盖一层稻草,以防旱保温,若干旱时注意浇水。经砂藏处理的种子,约20—30天出苗,当出苗率达50—70%时,再撤除盖草,并搭简易荫棚,待苗高5—6厘米后拆除。幼苗期要适时松土除草,并结合除草进行蔬苗;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株距5—7厘米定苗。定苗后注意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2、扦插繁殖:早春植株萌动前或7—8月花后的雨季,剪取上年或当年生嫩壮枝条,截成10—12厘米长,按行距12厘米,株距7—10厘米斜插于苗床,然后搭棚遮荫、经常浇水,以促使生根,次年移栽。 3、压条繁殖:早春将植株枝条部分埋入土中,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枝条长出新根后,于晚秋或次年春季剪断与母株相连的枝条,进行移栽。 第 8 页

(二)栽培技术 五味子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栽植。用种子繁殖的幼苗,经过两年生长即可移栽。如管理措施得力,幼苗苗壮,当年秋季也可移栽。春季于萌芽前,秋季在落叶后,株行距根据支架方式而定。采用人工支架时,通常按大行距1米,小行距70厘米,株距45厘米的标准栽植,南北行向,以利通风透光。 五味子为喜肥植物,移栽时要施足基肥,按株行距挖深、宽各35厘米的穴,将肥料与土混合填入坑内,根系舒展后填土,踏实浇水。 (三)抚育管护:移栽后除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溉外,第二年以后应立支架,以供枝条攀援,使其通风透光促进生长。架材最好选长1.8米,直径2- 3厘米的杂木棍或竹杆,搭成花架,然后引蔓上架。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栽后4-5年大量结果,9-10月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或连同果枝一起剪下,最好选择晴天采摘,以便及时晒干。 2、加工:晴天干燥时,可经夜露,干后油性大,质量好;若遇阴雨天,用微火煤干,开始温度在60℃左右,当达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以防挥发油散失或变成焦粒降低药材质量。干后去掉果柄,杂质,筛去灰屑。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北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以果实人药。五味子主要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柠酸。依兰烯、糖类、苯甲酸、柠檬醛等。种子含有五味子素等。果实味酸性温。具有收敛、镇咳、滋肾、涩精、生津等功能。主治喘咳、肺虚、自汗、失眠、久泻、津亏等症。五味子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此外,河北、内蒙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