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4期2019年7月高等数学研究STUDIES IN COLLEGE MATHEMATICS Vol. 22 ,No. 4July, 2019doi : 10. 3969/j. issn. 1008-1399. 2019. 04. 030大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于丽娜(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工出版事业部,北京100029)摘要本文基于当前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应用的现状,阐)和总结大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的优秀案例,6'这些成功的经验得6推广,为大学数学优质资源应用、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关键词 大学数学;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O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1399(2019)04 - 0110 - 03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Mathematics High-qualityCourse Resources in Classroom TeachingYU Lina(Higher Technological Publishing Department, Higher Education Press , Beijing 100029)Abstract Basedonthecurrentusageofuniversitymathematicscourseresources !thispaperelaboratesandsummarizestheoutcomeoftheresearchproject !university mathematicshigh-qualitycourseresourcesin teaching , by some excellent cases raised. The aim is to popularize thes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university mathematics high-quality course resources , the reform of flipping class room , and mixed teaching mode.Keywords University Mathematics !courseresource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 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高等教育优质课程 和资源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广受师生欢迎的在线课 程.目前已经上线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有2884门,视频公开课992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6月,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的慕课平台有10余 个,已上线慕课5000多门.而通过各项讲课比赛、微课竞赛及教师自发建设的各类数字资源更是不计其 数.如何将优质的课程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受益,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一大批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共享,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个方面,一是资源种类、数量繁多,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需要花时间,花精力;二是,选好了资源,如何收稿日期:2018 - 12 - 30 修改日期2019 -02-26作者简介:于丽娜(1980 — ),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数学,Email : 37090210@qq. com.classroomteaching !teaching mode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用心研究和实践;三是,缺乏技术平台支撑, 导致资源使用不够便捷,好的教学设计难以实施.笔者有幸参加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北京高校数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同济大 学浙江学院共同主持的大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在教 学 的 研究项 ! 项 高等学 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立项,项目目标是在梳理现有 大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校,围绕将优质课程资源应用于实际 课程教学,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基于信息技术平 台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的做法与经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大学数 学 程教学质 .该项目于2016年12月正式启动2018年8月结题验收,共有19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参与项 目,进行试点研究.参与学校各确定一门大学数学基第22卷第4期于丽娜:大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111础课程,整理课程资源,制定实施方案,遴选2—3个试点班级,进行三轮教学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项目主持单位之一,主要负责项目联络、平台支持和服务工作,在数字课程云平台(http://icc.hep. )上建成项目专区,为每个学校开通课程应用空间,顺利完成2017春季,2017秋季,2018春季三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粗略估计,项目参与教师达60余人、学生8000余人次,每个学校至少完成3份教学实践报告、6个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案例,师生反响良好.下面分别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一下这三所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大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的具体实践及取得的成效.1整合优质资源,建设特色资源,有条不紊开展混合式教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线性代数课程组的教师认真梳理和遴选现有的线性代数优质课程资源,加以优化和整合,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程实际教学需求,建设特色资源,包括录制教学视频、构建案例库和试题库等,通过设计教学模式、设置教学目标、提炼教学问题、设计应用案例、拟定测试题目、分析教学效果等环节,进行线性代数优质课程资源应用实践.在教学流程的安排上,他们采取课前自学、课堂内化、课后拓展的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课前自学包括自主观看数字课程云平台上教师推荐并上传的课程资源、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确定探究问题;课堂内化首先按学习任务单上的安排开展课堂活动,围绕问题解决、测试反馈、项目创建、协作学习及汇报等环节展开,后师生共行教学,问题的情况、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课后拓展包括平台交流、作业反馈,教师有时也会给学生附加任务,附加任务的设计往往是课内所学内容的总结升华.课程组对试点班(混合式教学)和非试点班(传统教学)的在线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对比如下表所示:班级分类不及格60—69分70—79分80—89分90—100分平均分试点班(392人)人数4961669312376.9比例(%)12.515.616.82373—4非试点班(395人)人数795977899172.9比例(%)20.014919.522.5230结果表明:试点班级及格率超过非试点班级7.5个百分点,试点班级高分段超过非试点班级9.6个百分点,试点班级平均分超过非试点班级4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点班级比非试点班级的在线测试成绩有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低分段、中分段的提升作用明显,改革效果显著.2打开思路,敢于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有声有色北京邮电大学李鹤老师带领的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借助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课程云平台,选用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资源、微课竞赛获奖作品及自建资源进行实践.实践分成三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都有不同的实践目标,多角度、多方面地大胆尝试,通过恰当地使用教学手段,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数字课程云平台上采用以资源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两种建课模式,对向量值函数、二重积分的概念、极限概念及习题课等内容进行翻转教学.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打开思路,敢于创新,建设了公众号“邮理有李”.这个公众号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立的一个学习平台,教师平时布置的课后作业、随堂提的一些问题、同步辅导教材以及学校举办的期中期末答疑讲座等内容,都在号步,为学生学了大的帮助,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这个公众号完成自主解疑,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创造性的意见可以私信小编或者直接留言,十分便捷.另外,教师改变传统的考试出题方式,开创性地尝试“我的考试我做主”,让学生根据老师事先设定好的知识点和题目数量等出题原则来设计考卷,并112高等数学研究2019年7月将自己那份考卷的详细解答做出来.教师利用数字课程云平台收集考卷,然后统一组卷,考试以后,采用让学生相互批改的方式来改卷,并要求学生把正确解答附上.这样,学生在出题和互相批改的过程中,很好地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知识.3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师生互动,师生共成长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参与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一所独立学院,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年轻教师承担,教学经验相对不足.项目组由常务副校长黄自萍教授亲自挂帅,邀请同济大学的两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做教学指导,五位年轻教师共同完成教学方案设计、讲授、辅导答疑、批阅作业等教学任务.项目组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内容涉及幕级数的运算、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二重积分的概念和性质、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等.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知识本质,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将知识内容微缩成若干点,向学生提出若干任务清单.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清单,从而抓住本节重点.课上,每个组的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讲解,展示组内成果,教师查漏补缺,将学生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易错点都提出来,师生协作探究,共同交流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年轻教师从没有过教学!源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已经视频化了,老师讲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种种问题,学习视频录制、视频剪辑,从而逐步将线上课堂搭建起来,组织起来,并对每次的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进行全程录像,课后及时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完善.学生通过成立协作小组,确立共同进步的目标,制定规则相互监督、协助与鼓励,学习态度慢慢变化,从忐忑不安回答问题转变为自信地登上讲台,自我成就感倍增,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以上三所学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充分利用优质课程资源,精心组织教学,大胆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优质资源得以共享和应用,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发掘.这些法对高质教学、实教学模式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通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大高校和教师近年来建成的一大批优质课程和相关课程教学资源,为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正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朝着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教学方式混合化、学习过程社会化的方向转变.高等教育出版社将一如支高开展程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组织建设和应用优质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数字课程云平台,为高校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教学质有力支.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借鉴和参考了大学数学质程在教学的研究项分与学校的教学实践报告、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案例等,衷心感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周2谦老师的教学团队、北京邮电大学李鹤老师的教学团队、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黄自萍老师的教学团队,感谢参与项目研究的我的同事兰莹莹、李晓鹏、李蕊,他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出色成效,是本文成稿的重要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工出版事业部李艳馥老师全程参与项目研究,对项目整体情况了然于胸,给予我悉心的帮助和指导,使得本文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参考文献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13,(1):6-11.林金安,吴雪梅,赵晓媛,李光跃•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国编辑2015,(6):9-12.秦健秋,杨韧,周2谦•基于优质课程资源的混合式教学在线性代数中的应用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8,21):3.萧潇.以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支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18,(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