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南陈集中学
林素华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重点 藏书管理 服务创新
论文摘要: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
书馆必须引进新的服务理念,方能跟上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
服务方式及馆藏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
准。
目前,图书馆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图书馆正由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向自动
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社会网络环境的发展以及中学教学方式的变革引
发了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信息环境和读者检索信息方式的改变,这决定了学校图书馆为
读者服务、教学服务的工作方式必须有所改变。
一、图书馆服务育人的重点
(一)在服务对象方面以学生读者为重点
1、学生占图书馆读者的绝大多数
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使其对文献、信息的需要量相对来说比教师、职工大得多。在倡
导创新、个性发展的今天,使学生处于一种丰富、和谐、博大的氛围中,让他们在书海中展
开思想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图书馆无疑是他们放飞思想的理想场所。
2、学生缺乏利用图书馆的经验
特别是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大学生,他们迫切地希望辅导和帮助,图书馆应尽可能传授给
他们应用图书资料的真实本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珍惜
他们的学习时间,尽可能使他们少走弯路。
(二)在馆藏方面以数字化信息为重点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图书馆进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压缩、多媒
体等技术飞速发展,使身处信息革命浪潮中的学校图书馆由一个以印刷出版物为主导的静态
的馆藏向一个以数字化信息为主导的动态的馆藏资源转变。学校图书馆正逐步进入计算机网
络时代,以往的馆藏条例是将印刷出版物作为收藏重点的静态的文献仓库,它的缺点是信息
量少、资金需求量大、占用空间大、读者查询困难等,这种传统的馆藏指导思想,伴随着网
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三)在服务方式上以信息咨询服务为重点
现在的图书馆,不仅是文化、教育中心,还是一个信息的殿堂,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
机构。尽管目前社会上各种信息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图书馆以其对以纸质为载体
的文献的拥有量和以计算机网络终端连接建立起的强大的电子信息系统及大量的专业人才,
占据着信息机构中的头把交椅,起着信息中枢的作用。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为读者提供优质、
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是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又一重点。
二、在流通工作中做好服务育人
(一)满足读者需求是服务育人工作的前提
流通工作是以读者为服务对象,以馆藏文献为服务手段,通过向读者提供文献资料来传
递各种信息,使各类信息发挥其社会效益的育人工作。
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对的是来来往往的读者,借、收着不计其数的书籍,重复着机械式的
劳动,解答着永远解答不完的问题,有时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不注意调节,就容易和
读者产生磨擦。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发生,首先,要注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定准自己的
位置,不能有怕麻烦的思想。其次,要有耐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位读者的咨询,争取满足每
位读者的要求。即使读者有时的要求过分了,也要耐心地解释或给予变通。要让读者感到他
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不是给图书馆工作人员增添负担、增加压力,而是图书馆的
职能所在,是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
(二)做好书库藏书管理是服务育人工作的基础
藏书管理是图书流通服务的关键,其目的是使图书资料经常处于流通状态,方便学生借
阅,发挥图书的流通作用。
1、合理排架以方便读者
借阅入库书目均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排架,每个书架均设置清晰明了的架
标,使读者能准确、快捷地找到所需图书。现在的书库都是开架借阅,每天会有大量读者进
入书库翻书借阅,书架上的藏书被乱放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书库馆员要经常巡视书库,
随时整架、排架,将乱架率降到最低。
2、保证新书和还书及时上架
书库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归还的书籍进行及时分类上架,否则直接影响到其他读
者的借阅和图书的流通。另外,书库需要经常购进新书,丰富馆藏资料,新书入库后也要及
时上架,使新书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流通,到达读者手中。新书的借阅率一般较高,书库馆员
要经常排架、顺架,方便读者借阅。 3、图书馆员做好流通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1)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服务理念落实到工作中,
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素质决定服务读者的质量,关系到
馆员的品质,优质的服务可以博得信赖和支持,良好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润
物细无声”的效果。
(2)新时期学校图书馆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化等多元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图书馆的服
务内容与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员不仅要熟悉纸质文献
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搜集、分类、整合
提供服务平台。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等专业
知识,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广泛更系统更深层次的服务,成为一个合格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信
息知识导航员。
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对从事读者服务及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水平图书馆人才明显不足。随着图书馆的采访、分类、编目、
典籍等工作的现代化,图书馆所需人力大大减少。反之,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文献检索、参
考咨询业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需要大量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特别是能整体了解图书馆
运作,既懂计算机又懂图书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更大,而这些人才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迅
速补充。通过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可以使一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实现人才转型,成为图
书馆发展的急需人才,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一条完全可
行的,也是高效益的途径。
三、学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学校图书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一切以节省读者时间、方便读者利用为目
的,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是一种开放式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
是应对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机构挑战的需要。只有努力为读者提供全方位、高层次、多元化
的信息服务,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窗口”的作用,提高服务育人水平。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是由新形势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化决定的,它主要包括服
务观念的创新、服务内容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创新将有力地推动高
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服务观念的创新。观念的改变是图书馆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传统的图书馆管理
理念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主要是收藏保管书刊文献和被动为读者服务即重藏轻用。而网络环境
下的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以用定藏,共建共享,呈现出开放性、主动性、针对
性、多样性等服务特色。图书馆读者服务从过去的满足书刊借阅为主,变成了现代的以知识
开发服务和满足信息需求为主,从“以书为主体”的服务转变为“以人为主体”的服务。图
书馆原有的工作观念早已不适应了现代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工作的
发展与创新,既要树立网络化的服务观念又要树立特色服务的观念,形成特色优势,开展特
色服务,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
(二)服务内容的创新。随着信息网络的日趋普及,人们对文献信息的要求向多元化、
多样化、综合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图书馆作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必须在服务
内容上进行以用户为目标的变革与创新。在服务内容上将逐渐从提供传统印刷型馆藏向电子
化、信息化以及广领域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发展。可以开展网上信息服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
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将广泛、无序、分散的信息转
变为有序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料,以方便用户的查阅和利用。在不断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信息
服务的功能的同时,向开放式分工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利用馆际互借、网上
信息传递和信息获取来扩大馆藏信息。
(三)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方式由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以馆藏为中心变为以读者为
中心。开展包括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情报检索服务、情报调研服务、重点课题服务、网上信
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主动指导用户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资源,编制网上导读、引索,指导
用户熟悉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增强图书馆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龙.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5).
杨洁.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