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及趋势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及趋势

东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班级:2011-12-1姓名:崔英伟学号:Q1112774成绩: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与发展趋势班级:2011-12-1 姓名:崔英伟学号:Q1112774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时代过去、现在和将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对与趋势内容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过去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对抗”格局已经悄然转变成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处---竞争”局面。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两大主要对立的社会形态,全球化的客观进程无疑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过去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对抗”格局已经悄然转变成“共处---竞争”局面。

面对客观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关系上赋予了新的形势和内容。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格局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上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在9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在全球并存的状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总是力图瓦解、铲除社会主义为目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替代物,最后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实现政治统治和经济基础上的双重革命,以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对立的目的所在。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所体现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分离乃至对抗的主要因素。

早在冷战时期,两者就形成了两大关系、两个阵营、两大军事经济集团对峙的“并存—对抗”的世界格局。

这种世界格局直接导致了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自己在全球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在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颠覆、演变社会主义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的“苏东剧变”使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到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典型事件。

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攻击和歪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体和政党制度,鼓吹和传播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党制、人权伪道化、民主政治化。

尤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互联网等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乃至腐朽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

不管资本主义国家对抗手段和形式如何变化,其根本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纳入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中,成为资本主义大国的附庸,重新实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状态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不可能根本消除,这种对立和转化更为复杂、多样。

但是,国际经济的普遍联系使各国在经济发展、技术合作、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和依赖性日益加强,在经济利益上产生了更多的共同点、互补点。

大国之间军事、政治的对立已不是获取和维护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共处—竞争”格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状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互补性特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尽管在基本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但从维护各自社会制度的存在,保证其处于良好运作状态,这一层面上看,两者都相互吸收着对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便在经济竞争中显示各自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这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是可以相通的,具有互补性的特征。

1、社会生产力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既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又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立的前提。

在这一层面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具有直接的继承性。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补性与可借鉴性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必须借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借鉴资本主义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有效的具体制度形式等。

同时,资本主义为克服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危机,缓解自身积累的矛盾,也借鉴吸收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有益做法,对其生产关系作自我调整,如扩大国有经济份额,采用计划经济政策,实行工人参与制,加强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等等。

例如,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为陷于低速发展乃至经济危机泥潭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现在提出的所谓“中国模式”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其自身发展模式的反思中对中国发展道路成功的一种肯定,也表明“中国模式”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影响。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相依存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利益上也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方面,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资本的价值增殖运动必须依赖市场的扩大,世界市场是由资本创造的,但市场的有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反过来又制约了资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资本需要出路。

另一方面,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潜力很大,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欠缺。

这样,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资本与市场这一矛盾中相互补充、相互利用、互惠互利。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价值的认同特征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联系愈益密切,一国或多国局部的地区性问题势必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全球问题是它们共同面临并需迫切解决的重大难题。

尽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种种矛盾与冲突,但在维护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维护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方面,两者存在着价值认同感。

全球问题又称世界性问题,是指那些决定人类共同命运而且只有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自然、社会、精神诸多方面,如: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粮食安全、资源短缺、人口问题、难民问题、毒品犯罪、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民族主义、全球气候、国际恐怖主义、空间探索以及海洋开发等等都是全球问题。

这些问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些问题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影响力上都具有挑战性和威胁性,直接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但价值认同并不等于价值等同,全球利益认同只是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各自坚持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在发展进程中某些现象、某些形式上的“趋同”。

同时,必须看到实现全球利益价值认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种种矛盾与斗争的过程,需要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主导地位更替特征现在不断升温的全球化浪潮,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起、推动和主导的,是资本主义的生命所在,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只有不断积累、扩张才能生存下去。

“为了不致溃灭,资产阶级就要一往直前,每天都要增加资本,每天都要降低产品的生产费用,每天都要扩大商业关系和市场,每天都要改善交通。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驱使它这样做”。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和存在状态。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迎来了空前的强大国际地位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然而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能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穷兵黩武,绕过联合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波黑战争、阿富汗战争。

不但极大地浪费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更使得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产生了人心向背的不良效果。

如今,美欧陷入经济危机,负债累累,美欧当局者已经意识到战争带来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伤害,北约联军不得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及支持现在的利比亚内战也是力不从心。

所以,全球化趋势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在将其文明成果扩展到全世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自身固有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扩展,重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痼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国内转向全球。

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消除阶级剥削和各种社会差别、歧视、压迫,实现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平等,将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纠正。

因此,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持续,而由于一个学习型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的新型社会主义的参与而发生改变甚至替代。

三、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挑战与机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进人了新阶段。

在这当中,两者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上升,矛盾的斗争性也具有了新的历史形式。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探讨的概念,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资本扩张的结果,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产物,是一个进步性与矛盾性并存、多种价值观念较量与兼容并存的复杂过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大生产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信息等生产要素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实现自由流动。

近2O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通讯与交通日益发达,资本国际化、金融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等因素共同作用把现代化大生产推进到一个更高阶段即经济全球化阶段,并呈现出外延扩大和内涵加深的发展态势。

在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非西方世界征服、同化和整合的过程鉴于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利用其科技和资本的优势达到政治目的因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不仅争夺市场和经济的主导权,而且向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大肆兜售西方的价值观和体制。

可以预料,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也将越来越政治化。

(二)全球化社会主义改革面临的历史机遇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共存于当今世界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就矛盾的同一性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必然形成更多的共同点、互补点.产生更多的共同利益,相互兼容与借鉴势所必然。

在非根本制度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互补性、关联性、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合作双方在发展取向上显得更为主动。

社会主义国家在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优越性的同时,主动地把自己纳人到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并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和合作,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手段与方法,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的精神和文化成果,同时,也表现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自身利益,特别是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主动地同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合作,积极开拓社会主义国家的商品和投资市场,以取得更大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