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民族矛盾的宗教因素
摘要:在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下,世界其实并不安宁。在影响世
界稳定的众多因素中,民族矛盾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在现实情况中,
解决民族矛盾的物质手段其实并不缺乏,然而却始终缺少一种能够
真正代表各民族共同利益的人文主义方式。导致这一情况的关键就
是各民族存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宗教因素对民族矛盾问题有着
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矛盾 宗教因素
共同利益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0745(2011)01-0080-01
宗教信仰是影响民族矛盾的一个关键。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丰
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思想信仰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内部人民慰藉心灵的依
靠。对于多数民族来说,宗教信仰是神圣、崇高、不可亵渎的。它
不仅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影响着包括社会政治、伦理道
德、文学艺术、家庭婚娴、人际往来甚至是生老病死等在内的人们
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民族矛盾和宗教信仰是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宗教因素影响着民族矛盾的发展。
一、民族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当代的国际争端和地区性冲突,很多都是由民族矛盾引起的。
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西方强势民族与其它地区后起民族之间
的矛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霸权主义和反霸权主义的矛盾。这个矛
盾由来已久,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加强民族平等观念,坚持独立自主
和平等对话。二是地区性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波黑地区穆、克、塞各族之间,伊拉克和伊朗、科威特,印度与巴
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冲突等等,其特点是领土相邻、利益相
左、宿怨累积、互相排斥,是民族矛盾最难调和的部分。三是某些
国家内部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的矛盾,如美国白人与黑人的矛盾,
欧美白人与国内有色人种之间的矛盾,通过法律等形式,这类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要做到完全一律平等、和睦相
处,要完全消除种族歧视,还需要从民族问题的根源上寻找原因。
二、宗教问题激化了民族矛盾的升温
民族性本来就包含着宗教性,当民族矛盾不只限于政治经济利
益,还加入了宗教信仰方面的矛盾,这就使本来错综复杂的民族矛
盾变得更加纷繁多变,增加了和平合理解决民族问题的难度。从现
今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来看,既有国家矛盾、民族矛盾,又有思想
信仰上的矛盾。例如,东方人强调的“亚洲价值”,其特点是重社
会、重和谐、重道德,与“西方价值”(往往以“全球价值”的面
貌出现)的重个人、重竞争、重利益有着根本性的差别。产生这些
差别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西方传统宗教及其哲学信仰的不同。
对此,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国
际斗争的主题,将由政治经济冲突转变为文明冲突,主要是西方文
明与东方儒家和伊斯兰两大文明之间的冲突。人们批评亨廷顿的理
论是冷战思维的产物,是在苏联解体后企图为美国寻找新的敌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亨廷顿的观点或许是在给东西方民族矛盾火上
浇油,特别是其中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所隐含的敌视态度是值得商
榷的。然而他提出的必须重视文化差异在民族问题中的影响,表明
包括宗教在内的思想信仰问题,存在着被用来强化民族对立与冲突
的危险,增加了民族矛盾的复杂性。
一个民族有主体性的信仰,包括信仰宗教和信仰哲学,这是整
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支柱。如果民族失掉了信仰,它就没有了精
神方向,必然人心涣散,道德沦丧。一个虔诚信教的民族,民族感
情往往表现为强烈的宗教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民族问题必然
牵动宗教问题,两者纠缠在一起,很难分得清楚,这就要求民族问
题的处理者,既要有民族意识,又要有宗教胸怀,并且懂得民族精
神生活的微妙和重要,从而能够谨慎地、细致地去解决问题。
三、解决民族矛盾必须要重视宗教因素的影响力
民族是宗教的主体,宗教是民族的精神。当民族之间能够和平
相处的时候,即使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同,也基本能够互相宽容,互
相协调:当民族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冲突的时候,各自不同的宗教信
仰之间也容易出现摩擦;即使同一宗教,也会因教派不同而呈现对
立。
民族矛盾就其根本而言,是与政治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如领
土主权之争、资源财富之争、控制与被控制之争,其间的是非恩怨,
不是简单可以定论的。
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冲突,很多时候都会以宗教
的形态表现出来。许多宗教冲突的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民族实际
利益的冲突。例如欧洲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在宗教的旗帜下,罗
马教皇以“圣战”的名义指挥十字军向欧洲东部及西亚北非进军,
提出“援助东方的兄弟”,“向蛮族(指穆斯林)作战”,“登上赴圣地
(耶路撒冷)的征途”等口号,并且高呼“这是上帝所愿”。而实际
上,最深刻的动因是西欧封建领主垂涎东部的土地和财富,以宗教
目的为借口,进行侵略和掠夺。教皇乌尔班二世向法国人说“耶路
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它等待你们去拯救。你
们蒙上帝赐给强大的武力,所以要毫不迟疑地前往,这样不仅罪得
赦免,而且将得到天国永不朽坏的荣耀”。他用物质利益和宗教许
诺双重手段诱惑臣民参加非正义的宗教战争。十字军烧杀抢掠的所
作所为,也充分证明,他们的东征并不是在为上帝传布福音,而是
实行民族压迫和剥削,从而满足其贪欲。战争使数百万人死于非命,
然后欧洲人取得了地中海的控制权,挤走了拜占庭和穆斯林的势
力,霸占了重要贸易港口。
在当今世界,由于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精神的传播,不仅再没
有发生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流血战争,因为宗教原因产生的直接
冲突也日趋减少。而比较常见的则是,在民族冲突或民族抵抗运动
中,一个民族用宗教凝聚本族民众,以对抗外族力量。例如阿拉伯
民族提出的泛伊斯兰主义,用以团结穆斯林世界,对抗西方的殖民
主义和霸权主义,这其中也不乏“恐怖主义”等极端手段。其根本
目的还是在于争取和扩展本民族的生存空间,通过实现宗教利益来
获取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宗教利益成为了民族利益的重要表现形
式。可见,协调好宗教矛盾对解决民族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重视宗教因素对民族矛盾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m].北京:新华
出版社,2002.
[2]杨堃著,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h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