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 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 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 10年的发展旺盛 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 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 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 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 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 单位 2014 年 占全球比例(%) 储采比 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 10亿桶 18.5 1.1 11.9 52.5

天然 气 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4.1

煤炭 亿吨 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 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 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从资源保证年限 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 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 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 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 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 度分别下降25%、20%、15%左

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 65%以 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 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 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 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 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 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1.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2.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15》

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 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 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煤炭进口量逐年增加,至V 2009年成为净进口国,虽然我国也 有少量的煤炭出口,但是净差额为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 这对于国内煤炭行业 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1.3国内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环境的污染,导致国家政府的打压,尤其全球式的经济低迷导致煤炭行业的 下游产业如钢、铁、电等用煤量减少。这样依据经济原理则出现了供大于求,产 能过剩的现状。这种情况不仅容易诱发社会不和谐现象, 更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 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中国能源结构分析

2.1能源供给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能源产量和构成分析,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特别 是2005~2012年,随着中国能源总体需求的增加,煤炭在整个能源供应中一直维 持在77%左

右的水平。虽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增速较快, 但受中国能源基本

2002〜2014年中国煤炭进出口量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 、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数据 情况的影响,煤炭供应占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年份 能源生产总量(万

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 2005 216219 77.6 12.0 3.0 7.4 2006 「

230167 77.8 11.3 3.4 7.5

2007 247279 77.7 10.8 3.7 7.8 2008 [260552 76.8 10.5 4.1 8.6 2009 [274619 77.3 9.9 4.1 8.7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0.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0.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的产量增速在过去的十年一直维持在 5.3%的平均水 平。虽然2013年、2014年增速有所下滑,但煤炭在 2014年总体能源产量中的 占比仍然达73.8%。

2.2能源需求结构分析

中国能源需求长期以煤炭为主,这是能源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 1953年到 2014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煤炭消费比例从 20世纪50年代的90%以上下降 至2014年的66%。如图表所示:

表2.1中国能源消费和构成情况表(1953〜2014 年) 年份 能源消费总 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量(万吨标 准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核电、

风电 1953 4511 94.3 3.2 0.02 2.5 1978 57144 70.7 22.7 3.2 3.4 1980 60275 72.2 20.7 3.1 4.0 1985 76682 75.8 17.1 2.2 4.9 1990 98703 76.2 16.6 2.1 5.1 1993 115993 74.7 18.2 1.9 5.2 1995 131176 74.6 17.5 1.8 6.1

1997 135909 71.4 20.4 1.8 6.4 1999 140569 70.6 21.5 2.0 5.9 2001 150406 68.3 21.8 2.4 7.5 2003 183792 69.8 21.2 2.5 6.5

2005 235997 70.8 19.8 2.6 6.8 2007 280508 71.1 18.8 3.3 6.8 2009 306647 70.4 17.9 3.9 7.8

2011 348002 68.4 18.6 5.0 8.0 2013 414000 67.7 17.4 5.3 9.6

2014 424594 66.0 17.5 5.6 10.9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 、《煤炭工业统计提要》 、历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可再生资源发展速度加快,对煤 炭形成了较大比例的替代。但是,正如《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中所表明 的,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 但仍然是能源消费的主要 燃料来源,在未来15~20年不会发生趋势性改变。

2.3煤炭消费结构分析

煤炭在提供一次能源的同时,通过物质转化,对煤炭中的碳、氢、氧等元素 进行重构,生产出高性能、高品质的交通燃料、化工制品和碳质材料,实现化石 能源的原料用途,也是煤炭资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下图所示: 2014年,中国实现煤炭资源消费总量 25.1亿吨,动力用煤占比95.8%,其 中,发电

(含供热)消费占比61.5%,建材用煤占比16.4%,化工用煤占比5.8%, 冶金用煤占比3.0%。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煤制液体燃料技术、煤制化工品技术、 煤制新型碳材料技术、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煤炭在中国能源 格局中的地位。 3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

3.1供大于求将是长期态势

从需求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速减缓造成煤炭需求量降低。 2011年~2014 年GDP增速连续四年回落,预计经济调整周期将至2020年,期间GDP按乐观估 计为7%,考虑到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和环境治理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参考近几年 煤炭消费量的情况,预计煤炭消费年增速为 3.7%。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的统计, 截至2014年,全国煤炭产能达45.37亿吨,原煤消费量为41.55亿吨,产能严重 过剩。而同时期未投产的矿井产能约 7.5亿吨,这部分共计预计将在2020~2025 年释放,由此分析,未来煤炭行业将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电力 ■冶金

■消費总虽 ■动力用煤

■建材 ■化工

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结构图(单位:万

吨) 资料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