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烃源岩评价

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烃源岩评价

习题一 烃源岩演化特征与烃源岩评价
一、目的
1、复习巩固现代油气成因理论,用以讨论沉积盆地的生油气情况。
2、学会综合应用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烃源岩的演化特征,评价烃源岩的优劣,预测有利的烃
源岩分布区。
二、要求
1、根据表1-1中的数据作出某坳陷Es3烃源岩演化剖面图,在演化剖面上确定出生油门限深度,划分
出有机质的演化阶段;
2、绘制暗色泥岩厚度、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平面图,根据丰度指标和演化指标对烃源
岩进行评价,预测出有利烃源岩分布区。
三、具体步骤
某坳陷背斜及西部斜坡上所钻各探井Es3顶面深度、泥岩厚度及各项地化指标数据已列入表1-1。
1.根据深度、总烃/C、氯仿沥青“A”/C、饱和烃、镜质体反射率、正烷烃OEP等数据绘制该坳陷
Es3烃源岩演化剖面图,在演化剖面上标出生油门限深度,划分出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图1—1)。
2.绘制Es3暗色泥岩厚度等值线平面图(图1—2)
3.绘制Es3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平面图(图1—3);
4.以Ro=0.5%,1.2% 勾出Es3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并以此为界限用不同的颜色划分出有机质演化
和成熟程度不同的区域(未成熟区、成熟区、高成熟区)(图1—4);
5.综合分析暗色泥岩厚度、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平面图,把上述三张图的信息叠合,绘
制该坳陷Es3烃源岩综合评价图,预测出有利烃源岩分布区(图1—5);
6.根据该坳陷Es3烃源岩演化剖面图和综合评价图,编写简单的烃源岩综合评价报告。

表1-1 某坳陷各探井Es3泥岩厚度及其各项地化指标数据表

井号 S3顶面深度(m) 泥岩厚度(m) 灰黑色泥岩厚度 (m) 有机碳C % 氯仿沥青“A”% “A”/C 总烃/C
饱和烃 % 芳 烃 % R0 % 正烷烃OEP 地温
(℃)

1 1300 200 90 1.5 0.152 0.101 2 40 0.45 1.35 58
2 1500 250 150 1.6 0.33 0.206 5 58 18 0.8 1.16 68
3 1400 140 42 1.4 0.19 0.136 2.5 51 13 0.5 1.22 60
4 930 130 39 1 0.08 0.08 0.4 32 0 0.4 2.53 40
5 1600 220 143 1.5 0.31 0.207 5.1 62 20 0.9 1.19 70
6 1800 140 63 1.46 0.23 0.158 5 62 18 1 1.08 78
7 2000 280 238 1.5 0.16 0.107 3 52 5 1.3 1.06 86
8 850 30 6 0.25 0.02 0.08 0.4 30 0 0.3 4.71 39
9 1100 120 18 1.1 0.092 0.084 0.6 35 0 0.4 2.06 48
10 850 20 2 0.23 0.015 0.0654 0.5 30 0 0.3 4.62 39
11 2100 240 180 1.6 0.16 0.1 2 34 5 1.3 1.07 90
12 1950 280 196 1.82 0.36 0.198 4.5 50 9 1.05 1.14 80
13 1400 167 112 1.6 0.25 0.156 2.1 50 12 0.5 1.18 60
14 850 130 22 0.3 0.02 0.067 0.2 30 0 0.25 4.43 39
15 1700 200 140 1.83 0.38 0.208 6 68 18 0.8 1.07 67
16 1200 80 32 0.31 0.025 0.081 0.9 34 0 0.4 2.32 54
17 1000 125 44 0.52 0.037 0.071 0.3 30 0 0.35 2.8 40
18 1250 90 27 0.31 0.029 0.094 1 37 5 0.45 1.81 56
19 1600 130 98 1.8 0.39 0.217 5.5 62 20 0.8 1.09 70
20 900 40 8 0.25 0.018 0.072 0.5 18 0 0.3 3.29 41
21 1870 130 65 0.3 0.03 0.1 1.2 58 10 1 1.12 80
图1-1 某坳陷Es3烃源岩演化剖面图

图1-2 某坳陷Es3暗色泥岩厚度等值线平面图
图1-3 某坳陷Es3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平面图
图1-4 某坳陷Es3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平面图


图1-5 某坳陷Es3烃源岩综合评价图
习题三 天然气成因类型综合判别

一、目的
1、复习巩固天然气成因机制、形成特征和鉴别标志。
2、学会综合各种鉴别指标区别天然气成因类型。

二、要求
1、根据所给资料,综合判断下列4个天然气样品的成因类型,说明判别依据;
2、确定其母质成熟度,说明判别方法与依据;
3、进行母源判别,说明判别依据。

表3-1中为4个天然气样品的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数据。图3-1中的1、2、3、4气藏的天然气对应
于表3-1中的样品号,A、B、C、D、E、F、G为岩层代号,其中A、C、F为烃源岩,A烃源岩为深湖相沉积,C
和F烃源岩为湖沼相沉积。图3-2为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关系。假定地面平坦,地表海拔为500m。

表3-1 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和碳同位素数据

样品号 样品深度(米) 气体主要组分(%) δ13C (‰,PDB) C1 C2+ N2 CO
2
δ13C1 δ13C2

1 650-667 97.84 0.07 1.98 0.11 -66.23 -25.73
2 980-996 86.79 6.48 4.57 2.13 -35.64 -28.12
3 1376-1389 77.53 9.26 11.90 1.29 -32.84 -23.64
4 2270-2287 94.72 1.23 1.61 2.38 -36.81 -30.64

图3-1 研究区构造剖面图

00.511.522.5

6000
4000
2000
0

5000
3000
1000

Ro(%)

图3-2 研究区镜质体反射率-深度关系图

习题四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的识别



(米)
一 、目的
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要素。圈闭的类型及形成条件不仅对油气藏形成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亦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不同类型油气藏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及部署不同,
开发方案也不同。因此,正确鉴别圈闭和相应的油气藏类型是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所给的储集层顶面或盖层底面的构造图、储集层分布图以及气油水分布图,
确定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圈定圈闭的闭合面积,绘制圈闭和油气藏横剖面图;对照平面和剖面图建立立体概念,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圈闭和油气藏在平面图和横剖面图上的特点。


二、具体步骤和要求
1、阅读图4-1,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平面图上找出溢出点位置(用字母C表示),圈定各圈闭的闭合面积(用阴影线表示),计算
闭合高度,并确定各圈闭的类型。
(2)作II’剖面图(纵比例尺1:10000),并分析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储层厚50米)。

图4-1 某储集层顶面构造图
2、阅读图4-2、图4-3、图4-4,完成下列要求:
(1) 阅读图4-2、图4-3、图4-4,在平面图上圈定各圈闭的闭合面积(用阴影线表示)。
(2) 绘制给定剖面线的剖面图。
(3) 对照平面和剖面图特点,确定各圈闭的类型。

图4-2 某地层构造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