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湖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复试参考书

2020-2021年湖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复试参考书

2020-2021年湖北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复试参考书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19年10月10日星期日一、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复试参考书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如下所示:《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二、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湖北大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7公共管理学807政策科学707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807政策科学《政策科学》(第二版),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政策失真现象是指政策执行及其结果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

政策失真的四种表现形式:(1)政策表面化:是指在政策执行中做表面文章,政策内容难以真正落实。

(2)政策扩大化:是指突破政策界限,扩大执行范围,歪曲政策目标。

(3)政策缺损:是指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落实,其余被遗弃(4)政策曲解:是指制作成在执行过程中被换入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而事实上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

【考点5】政策执行研究的忽视与兴起——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1.政策执行研究被忽视的原因米德和霍恩将政策执行研究被忽视的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1)一个天真的假定。

执行过程是简单且人所共知的,并没有什么值得学者关注的大问题;(2)以计划一项目一预算(PPB)为焦点。

强调权威决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对执行过程的负责;(3)任务的困难。

从方法论上看,执行过程涉及严重的边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者;(4)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2.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1)从理论上看,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策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政策科学研究视野的拓宽,要求对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作全面深入的研究。

(2)从政策实践上看,60年代由约翰逊政府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这在客观上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好的或比较理想的政策方案及项目也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这促使人们去评估政策,并寻找政策执行方面的原因。

【考点6】政策执行的研究途径——谢明《公共政策概论》(一)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自上而下的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决策出自中央政府这一前提假设,强调政策制定者的超凡地位,要求政策执行者必须秉承上级的旨意,忠诚地贯彻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努力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基本命题:(1)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分离的、有界限的。

(2)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政策执行者达成目标。

(3)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间的任务界限,决定了执行过程必然发生在制定过程之后。

(4)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技术性的而非政治性的。

(5)执行者的责任是中立的、客观的,表现为理性的与科学的形式。

评价:研究关注的焦点只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将政策执行者视为机器,忽略了其动机、意愿和态度对执行效率的影响。

1.米特—霍恩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能否获得成功或者获得多大程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条件变化的程度和目标共识的大小。

政策执行是一个由最初的政策决定到最后的政策绩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政策绩效由六个变量决定:(1)政策标准和目标。

(2)资源。

(3)组织间的沟通和实施行为。

(4)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

(5)执行部门的特征。

(6)政策执行的部署。

2.萨巴蒂尔—马兹曼尼安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政策执行综合模型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起较大作用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分为三类:(1)政策问题的可处理程度。

指政策问题本身是否具有可处置性。

(2)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

指有效规范政策执行的能力。

(3)政策以外的因素。

指政策以外、足以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因变量为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1)执行机构的政策产出。

(2)目标团体对政策产出的服从。

(3)政策产出的实际影响。

(4)政策产出的认知影响。

(5)政策的调整与修正。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证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六个条件。

(二)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自下而上的模式是在对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进行批评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把注意力集中于执行阶层,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功能互动性和二者之间平行互动的合作关系。

主张应给予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构必要的自由裁量权。

上层政策制定者的核心任务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框架,而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空间。

基本命题:(1)政策执行能否有效完全要看最基层的执行机构中到底有哪些多元组织涉入其中。

(2)政策执行是上级与下级达成共识的过程。

(3)有效的政策执行取决于执行机关间的过程与产出,是多元行动者的复杂互动结果。

(4)有效的政策执行取决于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构的裁量权。

(5)有效的政策执行必然涉及妥协、交易或联盟活动,互惠性远比监督性功能更为重要。

评价:纠正了自上而下模式的焦点偏差,开始重视对政策过程中利害关系人的研究。

但过分重视边陲而忽略中心;过于肯定基层官员所扮演的角色,强调他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过分强调或高估地方和基层的目标、策略与行动能力,忽略了民主政治系统中的政策指导与政治责任的归属问题。

1.迈克尔·利普斯基的基层官僚理论认为基层官僚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是决定政策执行的关键要素。

2.麦克拉夫林的互动理论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与手段做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二者之间相互调适的程度。

主要内容:(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利益需要和想法并不一致,彼此必须放弃或修正自身的立场,在妥协中寻求一个双方皆可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富有弹性,可根据环境或受影响者的需求和想法的改变而变化。

(3)这一互动的过程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双向沟通过程。

(4)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观将反馈到政策上,进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观。

(三)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整合途径将关注对象扩展到了府际关系层面,变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1.戈金“府际间政策执行沟通模式”主张建立动态的执行图景,用混合方法建立执行模型来研究复杂的、多层次的、多变量的执行问题,特别是府际关系问题。

更为关注政策执行动态层面的理论探讨,强调多种因素的系统分析。

分析重点在于府际关系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充分体现了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特征。

建立在三点假设之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具有冲突与合作关系,州政府具有政策裁量权,不同时间和不同管辖权下具有不同的执行形态变量。

(四)研究政策执行的其他理论和模型育明教育提示:公共选择理论是重要的名词解释题,要准确把握;另外,该部分提及的过程模型与第4章中提到的第10种政策分析模型——政策生命周期(过程)模型是不同的,不能同一而论。

四、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育明考研大印老师(+V153********)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此外,育明教育的辅导是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博士联合授课奥,效果非常好,历年北大、北航、人大、北师大前三名基本都是育明学员,2019年矿大、地大、北体行管录取的研究生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育明学员奥。

2020-2021年行管专业考研主要热点如下:1.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评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6.住房相关问题。

7.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五、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1.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3.论述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