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焦点】 

江苏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王树华范伟孙克强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密切联 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资源禀赋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共同决定了本 区域的产业结构水平;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 

整与优化升级,反过来有助于推动国民经济实 现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江苏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向后期过渡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 

整与优化依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准 确把握江苏产业结构的演进历史和发展现状, 

并有针对地推动产业结构往合理化和高级化方 向发展,对于统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 

同发展,进而实现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 

大。 

一、全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 

全省经济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江苏经济总体保持快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9456.844L元增长到 2009年的34061.2亿元。以当年价计算,2009年 

GDP是2001年的3.60倍,年均增速为17.37%;以 

可比价计算,2001—2009年江苏GDP年平均增 长速度为1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1 年的3233.35亿元上升 ̄112009年的1 1484.1亿元, 

增长2.55倍,年均增长17.17%,略低于以当年价 计算的年均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由2001年的7375元增加 ̄112009年的20552元, 

增长1.79倍,年均名义增长率为13.67%,年均实 际增长率为11.55%。城市化率由2001年的 42.6%提高到2o09年的55.6%,提高了13.0个百 分点。 

图1江苏省GDP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情 ̄,,L(2001—2009) 

全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1.三次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趋于 合理,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而第 二、三产业比重总体保持稳步上升。截至2009年,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6.46:54.07:39.47。与2001 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5.11个百分点,第 

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 上升了2.94百分点。 分年度来看,2001—2009年,江苏省各次产 

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如下发展特点: (1)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1年至 2009年呈逐年下降态势。(2)第二产业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呈“A”型走势。其中,2001—2006 年,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上升。 

d lANGSU TEXTILE江苏纺织 

。 【焦点l 

至2006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56.6%,为历 年来最高水平;从2007年开始,第二产业比重呈 逐年下降态势。(3)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呈“N”型走势。其中,2001—2002年,第三 

产业比重呈上升态势;2003—2004年,第三产业 比重转为逐年下降;2005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 

逐年上升。截至2009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39.47%,为1952年以来的最高水 平。 

总体而言,“十五”以来,江苏产业结构长期 保持着稳定的“二、三、一”产业发展序列,第二产 

业特别是工业对江苏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发 

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第二产业比重从2007 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但是其在国民经济中依然 处于绝对支柱地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 在50%以上。而第三产业比重自2005年以来呈稳 

步上升态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加大。预计 

未来一段时期,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继续下降,而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 用将逐步增强。 

画亘亘亘亘蛋夏 

图2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轨迹(2001—2009) 

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十五”以来,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 

稳步增长态势。特别是2004年以后,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实现快速上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先行 

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随着国民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第一 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就江苏省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而言,主要呈现出如下发展 

9 f,- ̄J|ANGSUTEXTILE 特点: 第一,农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 

重不断下降。由于2003年采用新的行业分类标 

准,在此仅对2003—2008年数据进行对比。表1显 示,2008年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为 

48.65%,较2003年下降了1.61个百分点。 第二,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明显上升。与农业产值比重出现下降形成鲜明对 照,畜牧业产值比重从2001年的22.93%上升到 

2008年的25.52%,七年间提高了2.59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0.37个百分点。 

第三,渔业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缓 

慢提高。截至2008年底,江苏渔业产值比重为 18.54%,较2001年上升了1.46个百分点,年均提 

高0.21个百分点。 第四,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变化相对 

较小。截至2008年底,江苏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81%,较2001年上升了 

0.2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5.48%,较2003年微降0.10 

个百分点。 

第五,农业多样化指数不断提高。多样化指 

数是反映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和农林牧渔 

服务业的综合结构状况和多种经营水平的重要 

指标。如果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只有农业产 值,则多样化指数等于1;当林、牧、渔分项产值增 

大时,则多样化指数不断增大。以多样化指数进 

行衡量,2001年全国农业多样化指数为2.36,到 

2008年已提高N2.95。 表1江苏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2001—2008) 

农林牧渔 农林牧渔 年份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业总产值 服务业 2∞1 l00.00% 58.42% 1.57% 22-93% 17.08% 砒 1oo.0o% 57.94% 1.8O% 22_67% 17.58% 2【x】3 1oo.【x)% 5o26% 1.6l% 23H51% 19.03% 5.58% 200I4 1o0.0O% 51.39% 1.66% 23 3l% 18.59% 5.O5% 2∞5 1(x】Do% 5o l0% 1.76% 23.25% 19.86% 5.03% 2∞6 10o加% 52.12% 200% 20.03% 19.99% 5.87% 20[)7 1o0.oo% 50.33% 1.92% 22.98% 】8.89% 5.87% 2∞8 100_(x】% 48.65% 1.81% 25.52% l8.54% 5.48% 

注:从2003年开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执行新 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调出农业产值中的农 

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产值,调入农林牧渔服务 

业产值。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9)。 

图3江苏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业内部 

多样化指数(2001—2008) 

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十五”以来,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继续保持快 

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在第二产业 

内部,工业与建筑业的比例关系逐步趋于优化。 

特别是在工业内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行业 

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1)工业与建筑业结构 

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十五”以 

来,工业与建筑业均保持较快增长。按可比价计 

算,2001—2009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5.93%,高于同期第二产业增速4.89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 1.04%,低于同期第二 

产业增速4.06个百分点。由此造成工业和建筑业 

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出现如下变化: 

第一,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2001年,工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为 

87.03%, ̄2009年这一比重提高到9O.83%,8年时 

间里提高了3.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48个百分 

点。 

第二,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有所下 

降。2001年,建筑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为12.97%, ̄2009年这一比重下降为9.17%。 【焦点1 

图4江苏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2001—2009) 

(2)工业内部结构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工业主要由采矿 

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产 

业构成。“十五”以来,从江苏省工业内部发展情 

况来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 

供应业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第一,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主体。从总产值 

角度进行衡量,2001—2008年,制造业在工业总 

产值中的比重大体维持在94%一95%区间运行; 

从增加值角度进行衡量,由于2008年江苏省没有 

对各行业工业增加值进行统计,仅对2001—2007 

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2001年以来制造业在工业 

增加值中的比重均高于91%,并呈稳步增加态 

势。制造业比重从2001年的91.24%增加到2O07 

年的93.51%。 

第二,采矿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较小并呈 

下降态势。采矿业是资源型、附加值较低的产业。 

随着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矿业在工业经 

济中的比重很小并逐步趋于下降。2008年,采矿 

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79%,且较 

2001年下降了0.21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角度 

衡量,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61%,较2001年下降了0.24个百分点。 

第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T 

业经济中的比重稳中略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 

产和供应业是关系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性 

产业。因此,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 

增长相对稳定。由于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 

来)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使得电力、燃气及水的 

JIARGSU TEXTILE江苏纺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