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种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种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种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种子市场发展现状

一、世界种业发展概况

1、世界种业发展历程

国外种子行业发源于19世纪末期,至今已逾100余年,从最初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逐渐发展到市场由少数实力雄厚的企业所垄断。国际性的种子企业的业务已覆盖了种子行业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等完整产业链,完全实现了科研、生产和销售一体化。随着科学研究进展和工业化进程,特别是杂交优势的发现和利用,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的杂交良种,在全世界逐步形成规模很大的种子产业,目前世界种子市场规模已达400亿美元左右。

欧美国家种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本国政府主导和扶持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立法和示范,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制定有关种子、生产、经营法律、法规;加强有关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鼓励私人企业进入种子市场,逐步发展种子市场。

(2)私人企业进入发展

在法律和政策环境健全的情况下,各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各公司加大科研投入,新品种不断涌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随之提高,涌现了一大批如先锋、迪卡、圣尼斯等国际知名种业公司。

(3)垄断经营

种子行业经过一个世纪的整合,至今为止基本上被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几家国际大公司所垄断。以2010年为例,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占据全球%的市场份额,杜邦先锋、先正达、利马格兰所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2、世界种业发展现状

(1)总体市场格局

当前,美国是世界种业当之无愧的头号市场,占据全球种业市场的23%,中国已上升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占据11%的市场份额,其次为法国、巴西等。全球种业主要市场见下图1—1。

国际种业市场结构美国中国法国巴西印度日本德国其他

(2)市场集中度

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全球最大的种业公司孟山都占据整个种业市场%的市场份额。全球前五大跨国种业公司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为%。全球各主要种业公司市场份额见下图1—2。 23%

11%

6%

5%

4% 4% 4% 43%

图1—1—1 国际种业市场结构图 国际种业市场份额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利马格兰蓝雷其他

其中,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方面,主要集中在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几家公司;而棉花种子主要集中在孟山都和拜耳作物科学两家公司。各品种市场份额情况分别见下图1—3、图1—4、图1—5。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几大主要品种方面,前2—3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总和均超过了50%,行业高度集中。

玉米种子国际市场集中度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其他

%

%%

%

%

%

25%

22%

10% 43% %%

图1—1—2 国际种业市场份额图

图1—1—3 玉米种子国际市场集中度大豆种子国际市场集中度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其他

棉花种子国际市场集中度孟山都拜耳作物科学其他

(3)技术热点

目前,世界种业研究已从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进入依靠生物技术育种阶段。科学家已从单个基因的测序转到有计划、大规模地测绘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基因图谱,全世界已有6000多项农作物方面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种子是生物技术的载体”这一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转基因种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世界种业巨头生物技术、新品种研发等领域的巨大投入得到了良好的回报,在生物工程特别是转基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连串的突24%

21%

10% 45%

38%

16% 46% 图1—1—4 大豆种子国际市场集中度图1—1—5 棉花种子国际市场集中度破,开发出了携带抗病、抗虫、耐除草剂等目标基因的玉米、棉花、大豆等新品种。尽管转基因种子受到一些社会组织的抵制和反对,但转基因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使用便利及减轻环境污染等好处,却在生产上受到广泛的欢迎。

截至 2008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达到 8 亿公顷。目前,全球共有 24种转基因作物的 144 个项目获得670 项批准,玉米、棉花、油菜和大豆依次获得批准。转基因种子的全球市场价值已达 75 亿美元,约占全球商业种子市场的 22%。

所有这些都表明,未来世界种子产业竞争的焦点主要是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向人类展示了种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创造着农业革命的未来。如下表1—1—1,显示了近年来全球转基因种子的销售额状况。

表1—1—1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销售额

年份(年) 1996 2000 2004 2006 2007 2008 2009

销售额(百万美元) 115 2703 4663 6150 6900 7500 8300

注释:2009年数据为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预测值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USDA):Seed Info 2008,ISAAA

(4)国外种业先进的政策(以美国为例)

美国种子管理:?

种子认证制度:美国的种子认证工作是由各州自己负责的。种子认证工作由州作物改良协会负责。他们主要认证大田、蔬菜、树种种子。认证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种子遗传纯度及种子质量。有机农业是不进行认证的。每个州都有自己一本详细的种子认证操作手册。有关认证人员都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有关条款进行认证工作。认证工作结束后,每批认证种子都要挂标签。全美国认证种子标签的颜色都是统一的。包括:基础种子(白色)、注册种子(紫色)、认证种子(蓝色)。依阿华州每年认证的三大类种子(大田、蔬菜、树种种子)加起来共发放300万~400万个标签。每个州标签上的内容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危害杂草种类。紫色标签主要用于常规种,白、蓝标签主要用于杂交种。?

?种子检验技术应用情况:在美国各大种子公司的种子质量控制及检测上,常规种子检验技术仍占主导地位。如先锋种子公司仍然使用琼脂糖同工酶电泳技术对玉米种子纯度进行检测,以控制由于不能控制的因素如气候等条件引起的品种纯度问题。另外,活力检测在各种子公司室内检测指标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批要销售的种子都要通过抗逆性检测(低温协迫和加速老化)以判定种子批的活力。?

种子健康检测:在美国,植物检疫和种子健康检测是设在同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即承担州政府的植物检疫任务,又承担种子中心内部的种子健康检测任务,使用的检测方法和程序也相同。有时在检测上执行的是双重任务,既是植物检疫的对象,又是种子健康检测的内容。?

转基因作物种子检测: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美国科研和检验部门研究、摸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运用于生产实践。如对大豆的耐除草剂基因的检测,是将大豆种子在用除草剂浸泡一定时间后(48小时),进行发芽试验,将结果与未经浸泡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看其发芽是否正常,从而得知该批大豆种子是否是转基因大豆。也有生物技术公司利用酶联反应或抗性(耐性)原理研究出试剂盒,直接用于转基因种子检测,从而达到了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目的。

种子活力检测:针对美国播种时田间温度较低的实际情况,美国的种子科研机构、检验部门和公司着重进行了种子活力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目前,在美国推广应用的活力检测方法主要有低温冷冻处理法、人工老化法、低温冷冻加人工老化法;通过对种子发芽到一定时间的种子幼苗根部和根部以上部分进行扫描,再对扫描结果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进而判定种子活力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种子产业最明显的特点是育种研究、种子生产与营销供应的国际化趋势加强,兴起集育、繁、销于一体的跨国种子集团公司,对国际种子市场垄断趋势越来越大。一些国家生产用的种子主要依赖跨国种业公司供应;而种子公司亦为实力更为雄厚的财团兼并或收购。美国的种业公司面向国外大力扩展,而欧洲一些跨国种业公司也开始进军美国种子市场。?

美国现代种子产业的特点:

?①管理法制化。美国种子管理法制健全,依据《联邦种子法》颁布了《种子检验规程》、《种子签证规程》和《植物品种保护法》,使整个种子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从育种、原原种、原种到良种的生产质量控制、销售等都有法规条款以及违法处罚办法。国家对育种和种子行业管理有一套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例如品种试验、种子质量控制、商品种子签证乃至种子价格的协调,都是由政府委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种子公司办理。管理集中,人员精干,照章办事,统一规范,各司其职。?

?②生产现代化。一是种子加工成龙配套。从种子收获、脱粒、烘干、精选、分级、包衣、过磅、装袋、封口、标签、打印全部自动化,电脑控制。现代化种子库可以自动调节温湿条件,库内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包装的种子摆放、打垛、调运,整齐有序,科学运行。种子包装质量考究,商标及标签规范,给人以充分信任感。二是专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