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第一讲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33
3.7 层次语法


语言层次 层次之间的“体现”概念【代码化】
34
3.8 60-70年代的社会语言学:
鲍阿斯、萨丕尔、沃夫、拉波夫、费什曼、 海姆斯、甘伯兹
3.9 中国传统与现代语言学 罗常培 王 力 吕叔湘 高名凯
35
4、系统功能语言学
4.1 马林诺夫斯基:

新几内亚的 Trobriand Islands
非定式,及 定式情态, 时 态 ( 12) : 读作 只要β β γ δ ε
(无)
过去
现在
将来
将来
中的
过去
过去
中的
现在
将来
中的
现在
过去
中的
将来
过去
中的
将来
中的
过去
将来
中的
过去
中的
现在
过去
中的
将来
中的
现在
过去
中的
将来
中的
过去
中的
现在
19
2.2
归纳法演示 美丽漂亮好看
(一)经验意义相同:相关描述对象的某种
14 20.58% 16 28.07%
文学作 品
120 79.47% 46 67.65% 36 63.18%
22
1. 2.
对比与对立:话语语境 频率统计: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 通过卡方检验,∑= 24.38,p <0.05 (5.99),说明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美丽 漂亮 美丽 好看 7.65 漂亮 好看 0.22
5.56
拟合度值比较
23
小结—— 系统功能语法的核心思想




⑤ ⑥
元功能:概念、人际、语篇 系统:体制化了的选择成分与路径 层次:语境、语义、语法、语音/书写 功能:语言是干什么的?小成分与大成分 语境:决定性因素 近似性或概然率:范畴确立的实证依据
24
3、历史背景:来源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索绪尔语言学 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 功能人类学与伦敦学派 欧洲传统语言学 美国人类学与结构主义(布龙菲尔德和后~) 转换生成语法 层次语法 60-70年代的社会语言学 中国传统和现代语言学
6




语域: 话语范围指语言片段所出现的规约性场景,不 仅包括交谈的话题,而且还包括场景中的说话 者或参与者的所有活动 [另加:还包括其他参 与者的活动]…… 话语基调…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指语言 使用正式程度的变化…而且指… 诸如这种关 系的运作与否,关系中的情感量值…… 话语方式指言语活动所采用的交流渠道,不仅 是口头和书面媒介的选择,而且还有更为具体 的选择[另加:“与语言在情境中的作用相关 的其他选择”]……
11
文学研究 考古学与 史前历史学 哲学 逻辑和数学
语言史 语系 地理学 语言变迁
语言艺术 通信工程
个人习语
语言系统 实体:音实体/形实体 形式:语法和词汇 语义学 情景的 概念的 声学语音学: 发音语音学 感知语音学
物理
语言变体: 方言 语域
生理学
社会化: 功能与互动 社会语言学
语言行为 语言 类型学 语言 共性
30
3.4 欧洲传统语言学
句子
柏拉图 (前427--348) 亚里斯多德 (前4世纪) 斯多噶学派(1) (Zero 约前300年) 斯多噶学派(2) (前3世纪) 斯多噶学派(3) (前2世纪) 特拉克斯 Dionysius Thrax 前1世纪) 普利西安Priscian (约500年) 传统及现代语法 (ever since) 名词性成分 名词性成分 名词性成分 专有 名词 专有 名词 名词 普通 名词 普通 名词 副 词 副 词 叹词 副 词 副 词 动词性成分 动词性成分 动词性成分 动词性成分 动词性成分 句法成分 无格变化 无格变化 无格变化 有格变化 有格变化 有格变化
次要时态 have + V-en 如 have been, have, taken, have walked be+V-ing 如 be being, be, taking, be walking be going to + V (不定式) 如 be going to be, be, going to take, be going to walk
4

语域(“功能变体”) =‘根据语言使用’的变体
方言(“方言变体”) =‘根据使用者’的变体
语域是: 方言是: 你在说什么(当时) 你说什么(习惯性地) 由正在做的事情(正从事的社会活动的性 由你是谁(出身的社会地域和收养的社会 质)决定,并且 地域)决定,并且 表现社会过程的多样性(社会活 动分工) 表现社会结构多样性(各种类型的社会等 级) 所以原则上,语域是: 所以原则上,方言是: 用不同的方式说不同的事情 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情 而且往往在以下方面表现出差异: 而且往往在以下方面表现出差异: 语义(因此也在词汇语法方面,有时在体 语音,音系,词汇语法(而不是在语义方 现词汇语法的音系方面存在差异) 面)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彭宣维 黑龙江大学 2012年12月12日
1
要点
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理(动机与内容) 2. 研究方法 3、历史背景:来源 4、系统功能语言学: 4.1 马林诺夫斯基; 4.2 弗斯;4.3 韩礼德;4.4 系统功能 语法:来源及基本思想;4.5 系统描写 5、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史
语境 语义 词汇语法 语音/书写
10
社会系统 成人语言系统: 社会结构 词汇语法,语义: 音系 功能成分: 文化语境 社会阶层: 等级,社会地位
概念功能 语篇功能 人际功能
家庭角色系统
位置/角色关系
代码 (符号组织原则)
情景类型或社会语境 包括关键社会化语境 语场 社会方言 语旨 语式
has [现在] β ø
been have …-en β -
eaten be…-en γ 被动
现在中的过去
was [过去] α 过去:
going to β + 将来:
have been γ 过去:
working be…-ing δ φ 现在
be going…(不定式) have …-en
“过去中的将 连 词
介 词 介 词
代 词 代 词
冠 词
名词

形容
叹 词





31
3.5 美国结构主义(布龙菲尔德和后~)
刺激-反应理论 语言级阶说的来源 发现程序
32
3.6 转换生成语法





语言习得机制 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 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转换语法 普遍语法 最简方案
2
1、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理
1.1


语言学研究的两条主线(范式差异)



形式主义 个体 心理学 逻辑学 句子
功能主义 社团 社会学 人类学 语篇
3
1.2

语言功能与语言变体
语言功能:语言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有 语言?
语言变体:语域;方言—— 语域( register)是说话人正在说的话; 方言( dialect)是说话人正在说的内容 (The dialect is what you speak; the register is what you are speaking; P.157)
eats -s (“does”)
has eaten -s have … -en α β
has been -s have -en α β
eating be…-ing γ
14
过去
主要时态 V-ed (简单过去时) 如 was/were, took, walked V-s (简单现在时) 如 is/are, takes, walks
7
方言:? (后文)

8

与转换生成语法的比较: 理想的说话人说出的理想的话语
韩礼德的语言观: 符号性 普遍性与变异性 语言行为
9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情景的符号
结构
对应于
语义的功能
成分
话语范围(社会活动类型) 话语基调(角色关系) 话语方式(符号组织)
” ” ”
概念的 人际的 语篇的
28
3.2 布拉格学派


马泰修斯与句子的实际切分理论(交流动 力说;功能句子观):与句子的形式切分 相对立 主位理论:主位+述位(由旧信息和新信 息分别确定)
29
3.3 伦敦学派: 人类文化学与功能结构理论

语境理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情景语境的范畴化 行为主义语义观 语音学研究
内在特征 (二)评价意义相同:肯定鉴赏::品质 (三)差异:权势/语体差异 美丽漂亮好看(级差递减)
20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的分布
报刊政 论 美丽 5 3.31% 科普 生活口 语及剧 本 7 4.64% 文学作 品 120 79.47%
19 12.59%
漂亮 好看
4 5.88% 2 3.51%
15
现在
将来
will + V (不定式) 如 will be, will, take, will walk
递归和演算

英语时态的三个系统:
系统I: 定式系统 36种时态



系统II: 继起系统 系统III:非定式/情态系统
24种时态 12种时态
16
is [现在] α ø 现在
eaten be…-en β 被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