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课堂效率
自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得到各地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以来,
大家的共同努力使高中美术课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尤其在高中美术学习开展中体现了以学生
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教学与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但是这也需要我
们在前进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反思研究。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作
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的艺术
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
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
美术知识的愿望。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发展自己的起
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
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
去学。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
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做到“乐学”,主
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首先要发掘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作为美
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
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尤其
要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简单易
懂”的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给学
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或设置思维荒漠,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巧妙处理好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中防止学生松驰、疲沓、
厌学,引发学生兴趣情绪的关键。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
体意识。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这幅举世名作时,通过充满激情
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以一组学生排演的13个人物动态揭示
了犹大的卑劣、丑陋,表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
鲜明爱憎,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意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
以达到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其次发挥美术教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
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我们在
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录
像、多媒体、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
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
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
生学习探究美术的兴趣。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
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使学生在发展
求知需要的过程中,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
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是艺术的
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
二、关注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探究性学
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
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去关
注学生美术学习探究过程。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把教学内
容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把学生
推向探究知识的前台。在美术课堂上,从探究问题的提出、学习伙
伴的选择,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
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
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力重于知识
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是深远的。
(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
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
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
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
环境,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像,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
呼吸,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
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
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把握发展性评价
美术探究性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
的问题。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
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
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
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 美术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
成性的评价一一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
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它
突破了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
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
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并以鼓励、表
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
础上都有所发展。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
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
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
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
提。当然,随着实验的不断推进,我越来越感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
率,就要求教师从始至终起到指导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
会思考,学会在探究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创新
实践的能力。为了下一代,为了社会的进步和需要,作为新时代的
教师我会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传统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
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我们要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断
转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