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尺蠖的发生与防治
春尺蠖,俗称吊死鬼。
主要危害杨、柳、榆、桑、槐、苹果等树种。
本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当地表5-10厘米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见卵,4月初幼虫孵化,幼虫孵化后,取食幼芽,较大龄幼虫取食叶片,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重者整枝叶片全部食光,这时幼虫再吐丝借风力转移到附近树木上危害。
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蛹期达9个多月。
防治方法:
1、用塑料条围环防治成虫:3月初将30厘米的塑料剪成梯形,在树干基部围绕一周,上紧下松,成倒喇叭口型,可阻止雌成虫上树,再集中喷药杀死。
2、系毒绳防治成虫:3月初将高效氯氢与柴油按1:10的比例进行混合,把草绳浸入药液中1-2小时,取出后系在树干下部距地面30-40厘米左右,可阻杀雌成虫上树。
3、利用粘虫胶阻止成虫上树:3月初在树干基部涂粘虫胶,宽度约在15厘米左右,可阻杀雌成虫上树。
4、树冠喷药防治幼虫:4月上旬选用灭幼脲2000倍、敌敌畏800倍、氧化乐果1 500倍、高效氯氰15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
5、4月上中旬采用打孔注药防治,药剂选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每1厘米胸径注原药0.8-1毫升)。
春尺蠖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春尺蠖又称杨尺蠖,沙枣尺蠖。
属鳞翅目尺蛾科,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
危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
一、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杆基部周围土壤越夏越冬,每年2月中旬,当地地表3~5cm处地温达0°C左右时开始羽化产卵, 3月下旬开始孵化,到4月上旬树展叶时开始危害。
危害至5月上旬至月底时开始下树越夏越冬。
以幼虫取食叶片。
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速度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
初孵幼虫活动力弱,取食幼芽,较大后随着树叶展开,开始危害叶片,幼虫耐饥能力强,可吐丝飘移到附近林木危害,受惊后吐丝下坠。
二、防治措施
(一)防治策略
一是群防群治。
春尺蠖发生大面积,且最佳防治期仅为有限的半个月时间(早防治树叶小,晚防治树叶被吃光)。
因此,防治任务大,时间紧,要开展群防群治,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有效防治。
二是联防联治。
春尺蠖幼虫具有随风传播的特点,会随着风从一片树林传到另一片树林。
如一个地段的春尺蠖进行了防治,而相邻地段发生的春尺蠖没有防治。
没有防治片林中的春尺蠖会在吃光最初发生地的树叶后,随风转移到防治过的树林中继续危害。
因此,在防治上要坚持联防联治,才能实现真正的防治效果。
三是综合措施。
春尺蠖的防治不但要做好幼虫期的防治,还要做好蛹、成虫、卵等虫态的防治;在防治措施上要采取人工挖蛹、灯光诱杀成虫、药剂和天敌防治幼虫等综合措施。
(二)防治技术
1、人工挖蛹。
春尺蠖从树干爬入土化蛹越冬,至次年2月下旬,历时9个月。
早春或晚秋结合翻地在距树干1~1.5 m范围内进行人工挖蛹,深度大约为30~40cm。
挖蛹力求全面彻底,使越冬蛹暴露受冻而死,或因环境干燥降低存活率。
挖蛹后在树根四周培土10~15cm深,稍加压实效果更好。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的习性,在成虫盛发期的3月上旬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以控制虫源,降低虫口密度。
灯诱方式可分为固定灯源和活动灯源两种。
3、糖醋诱杀:雌蛾无翅,雄蛾有翅,雄虫白天隐蔽,夜晚活动,寻找雌虫在树下交尾。
为杀灭成虫,在每年春初,用糖醋盘方式诱杀春尺蠖效果很好。
配方是:糖∶醋∶酒∶水=3∶4∶1∶3。
将配好的糖醋液盛入盘中放在成虫发生量较大的林分内诱集成虫。
此法在公园片林中诱集效果非常理想。
及时清理盘中杂物,添加糖醋液。
4、捕杀幼虫:对于危害绿篱的春尺蠖幼虫可发动群众直接捕杀,能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虫口密度。
5、化学防治:喷药防治采用灭幼脲、阿维菌素、苦.烟乳油等药剂,进行喷药防治。
时间为4月中旬。
另外,对林分密度比较大的树林中发生的春尺蠖可采用喷烟机或释放烟雾剂方法防治。
一般选择在无风的清晨和傍晚进行。
春尺蠖发生及防治时期预报
春尺蠖是阿克苏地区林果主要害虫之一,在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冠下5—50cm深土壤中越夏、越冬。
该害虫食性杂、适应性强、分布广,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除危害苹果、沙果、梨、葡萄、核桃等果树外,对桑、榆、沙枣、胡杨、新疆杨、柳等防护林树亦构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在大发生年份,靠近林果树木附近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苜蓿、苦豆子等牧草(杂草)叶片也被取食,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早春监测情况
近期,地区各县(市)植保站利用测报灯对春尺蠖的羽化情况进行连续监测,阿瓦提县3月3日始见成虫,自3月1日—10日共诱到成虫71头,平均诱集成虫7.1头/天,从7日开始诱蛾数量逐日大幅度增加,平均诱集数量15头以上/天;阿克苏市3月6日诱到成虫1头,始见期比2009年晚2天;库车县2月23日对春尺蠖发育进度进行调查,累计挖蛹面积7㎡,得蛹65头末发现羽化。
从灯下监测情况看,自3月中旬春尺蠖已开始进入羽化高峰期,其中3月16日—20日灯下诱集成虫数量分别为81头、175头、269头、158头、147头,18日达到羽化盛期。
二、发生期预测
据近期各地的监测情况看,目前春尺蠖已进入羽化末期及产卵盛期,结合该害虫历年在地区的发生特点,预计3月底—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大量幼虫开始危害,4月中旬至5月初幼虫大量取食进入危害高峰期。
望各地加强监测,尤其对重点区域及重点路段进行严密监测,发现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防控。
三、防治技术措施
1、束膜阻截法:利用春尺蠖成虫在光滑物体表面不能附着爬行的特点,在树干基部绑塑料袋,阻止雌蛾上树产卵。
即在树干上用塑料膜(8-10厘米宽)包裹,阻止春尺蠖的雌虫上树产卵,为提高阻截效果,可在束膜内配夹氯氰菊脂等化学农药,进行毒杀。
2、利用堆沙诱杀:在成虫羽化期,可在树根培土,压成高约30-40厘米的圆锥形,然后再撒上一层细沙。
晚间雌虫爬上5-6cm就滚下来,经过一夜集结,清晨收捕,或留作诱集雄蛾之用、或集中灭杀。
3、粘虫胶诱杀:在树干下部采取涂抹松脂涂胶的形式,对大量雌成虫进行粘杀。
松脂涂胶乃由松香10份、蓖麻油10份、黄油1份、白蜡1份熬制而成。
涂用1次,可保持粘性20天。
4、灯光诱杀:利用昆虫对光的趋性,继续做好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工作,通过对雄成蛾的集中诱杀,以减少落卵量。
5、生物防治
(1)天敌控制:充分利用农区昆虫及鸟类数量相对较多的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进行保护或规模化繁殖,利用捕食或寄生功能对春尺蠖进行有效控制。
(2)生物药剂防治:卵孵化初期或幼虫三龄以前(4月上中旬),可用5%氟虫脲乳油、灭幼脲1000倍液、苏云金杆菌(Bt)、核形多角体病毒(NPV)、杀螟杆菌、青虫菌等300—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6、化学防治:当卵孵化率达50%以上或幼虫三龄以前进行药剂防治。
所用的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 3000
倍液、4.5%的氯氰菊脂乳油2000-2500倍液;20%菊.马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第一次喷药后,根据虫情间隔7—10天再喷药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