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文化和特点

美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文化和特点

【题名】美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文化和特点
【副题名】
【责任者】樊高月
附加信息
【内容】
美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文化和特点
樊高月
[内容提要]作者在分析了美国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5大主要变化后,指出了本版《作战纲要所具有的5个特点,即创新性、继承性、前瞻性、过渡性和整体性。

美陆军分别在1997、1998年公布《作战纲要》最后草案后,经多次修改,于2001
《作战纲要》(以下简称“新年6月正式颁发野战条令FM3-O(原编号为FM100-5)
纲要”)。

“新纲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美陆军在平时、冲突时和战时的作
用;第二部分阐述“全谱作战”原则、作战指挥和作战程序;第三部分阐述陆军作战
的四种类型;第四部分阐述信息优势与战斗勤务支援。

与上一版《作战纲要》(1993年版,下简称“旧纲要”)相比,“新纲要”呈现以下变化和特点。

一、变化
“新纲要”是美陆军的“拱顶石”作战条令,主要为作战行动提供指导原则。

它阐述美陆军在统一行动中如何实施作战行动,如何将战术行动同战略目的连接起来;它
把美陆军作战理论同美军联合作战理论连接起来,也把自己的战役理论同战术理论
连接起来。

综观“新纲要”,主要有以下五种变化。

1.提出“全谱作战”(FULL SPECTRUMOPERA TIONS)理论。

“新纲要”用“全谱作战”理论取代了“旧纲要”的“全维作战”(FULL-DI-MENSION OPERA TIONS)
理论。

第二部分“全谱作战的基础”和第三部分“实施决定性全谱作战”全面而系统地
阐述了“全谱作战”理论的广阔内涵,指出“全谱作战”不仅包括战争行动和非战争军
事行动的方方面面,而且包括进攻行动、防御行动、稳定行动、支援行动等四种作
战类型。

与“全维作战”理论相比,“全谱作战”理论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指导性更强,更适合美陆军未来作战的需要。

2,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行动”(ENABLINGOPERA TIONS)的概念。

美国海军陆战队曾说自己是“创造条件的部队”,主要在作战中起“创造条件的作用”。

“新纲要”
首次正式采用“创造条件行动”概念,以确定信息作战和战斗勤务支援行动的作用和
性质。

“新纲要”指出,“指挥官指导创造条件行动,以支持进攻行动、防御行动、稳
定行动和支援行动。

创造条件行动通常起塑造条件或支持作用;它们在某些非战争
军事行动中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行动本身不能确保胜利;可是,忽视它
们则会导致作战行动的失败。

”这就清楚地阐明了“创造条件行动”在“全谱作战”中的
地位和作用。

3.首次将夺取“信息优势”的内容纳入《作战纲要》。

“新纲要”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阐述信息优势,从信息优势的特征、信息环境、达成信息优势的各种行动、夺取
信息优势的计划、准备与实施,到现代技术对信息优势与作战行动的影响,全面、
系统而又十分精辟地阐述了信息优势在未来作战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这表明信息作战理论已成为美陆军“拱顶石”作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纲要”打上了信息时代的烙印。

4.增加了新的作战类型。

“新纲要”把美陆军的作战行动分为进攻行动、防御行动、稳定行动、支援行动等四种类型,认为进攻和防御行动主要用于战争和某些小规模应急作战,稳定和支援行动主要用于非战争军事行动。

“旧纲要”把作战行动分为进攻行动、防御行动和后退行动三种类型。

实际上,后退行动应属于防御作战范畴,把它单独列为一种类型并不恰当。

“新纲要”去掉了“后退行动”类型,增加了稳定行动和支援行动两种类型。

这种分类法更科学,更合理,针对性和指导性也更强。

5.强调技术对作战行动的重要影响。

“旧纲要”并未涉及先进技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新纲要”倒不仅在进攻行动、防御行动、信息优势、战斗勤务支援等四章中用一节专门阐述技术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而且在其他章节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认为先进技术增加了武器系统的射程和致命性,增大了信息量,扩大了作战空间,缩短了决策周期,加快了作战节奏,改变了部队进攻作战的形式,增强了部队防御作战的灵活性,从而全面地提高了陆军部队的“全谱作战”能力。

由此可见,技术致胜的思想在美陆军中越来越盛行,美陆军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除上述变化外,“新纲要”各章中还有许多新内容。

例如,第八章就增加了“战役框架内的防御行动”方面的内容,包括防御作战中的决定性行动、塑造条件行动、持续行动、非线式防御行动等。

二、特点
作为对世纪美陆军的第一版FM 3-0野战条令,“新纲要”肩负着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责任。

因此,它呈现出创新性、继承性、前瞻性。

过渡性、重点突出、整体性强等新特点。

1.创新性。

“新纲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创新的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概念新,提出了“全谱作战”、“创造条件行动”、“战略反应”(strategicresPonsiveness)等新概念。

二是内容新,增加了。

实施统一行动”、“全谱作战的基础”、“技术的影响”、“稳定行动”等方面的新内容。

三是结构新,正文分为4个部分共12章,各个部分先提纲挚领地介绍本部分内容,再分章进行阐述,内在结构十分紧密,而不像“旧纲要”那样14章顺序而下,没有内在联系。

2.继承性。

虽然“新纲要”充满新思想和新内容,但“全谱作战”理论仍然建立在“全维作战”理论的基础之上,继承了美陆军作战理论的主体部分。

例如,陆军的作用、九大战争原则、五项作战原则、兵力投送行动、进攻行动、防御行动等内容都保留了下来。

可以说,“新纲要”是一次革新,而不是革命。

3.前瞻性。

“新纲要”在世纪之初颁发,不仅要指导美陆军现在的作战行动,而且要指导美陆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作战行动,因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从内容上看,它是根据美参联会《2010年联合构想》和《202O年联合构想》制定出来的。

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全谱作战、强调技术等思想基本上是直接来自上述两个构想,而这些思想比美陆军的现实情况至少超前5-10年。

4.过渡性。

美陆军当前正从重型部队向中。

轻型部队和从机械化部队向数字化部队转型。

“新纲要”反映了美陆军的这种现实情况,既包含了机械化部队作战理论,又包含了数字化部队作战理论,但仍以机械化部队作战理论为主,没有提出“网络中心战”、“行动中心战”等信息作战理论,表现出由机械化作战理论逐渐向数字化作战理论过渡的倾向。

5.重点突出,整体性强。

“新纲要”将美陆军作战理论确定为“全谱作战”理论,
并用了第二部分“全谱作战的基础”和第三部分“实施决定性全谱作战”两个主要部分来集中阐述这个理论,从而把“全谱作战”理论这个重点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此外,“新纲要”把正文分为“作战环境”、“全谱作战的基础”、“实施决定性全谱作战”和“创造条件行动”四个部分,从整体结构上看,比“旧钢要”14章依次排列中心更突出,层次更清楚,结构更紧密,整体性更强。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
主题词:美国陆军作战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