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准扶贫成为2016年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全国贫困人口总数是7017万,经过去年的精准扶贫,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442万人,这样,十三五期间,需要脱贫的人口还有5575万。
据统计,我国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是6亿7千多万人,而半个多亿的贫困人口,几乎占了十三分之一。
更为艰巨的是,扶贫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
但是,不管困难多大,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下,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目标。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中,最艰巨的就是脱贫攻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十三五”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国人大代表杨琴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国家所有的预算报告,包括计划报告,十三五规划当中,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是向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所以我就在想,十三五期间,确实在共享发展方面是民族贫困地区的一个最大的福音,很有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高敬佩说:“操作性非常强。
在过去我们对扶贫攻坚做了这么多年,应该说条块分割,资源资金的整合不到位,效果应该说还是有差距,所以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这一点做了特别安排,我觉得非常好。
”王光国是湖北恩施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曾在2013年当选十大“最美村官”。
当年,为了摆脱交通闭塞造成的贫困,他带领全村人历经7年,在高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
作为有着这样一段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光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工作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
他说:“从我们基层角度来看,我认为抓到了点子,抓住了牛鼻子,也抓住了我们发展的重要点上。
剩下的最后一批是最难啃的骨头。
他有真实的困难。
”杨琴、高敬佩、王光国都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当地属于我国集中连片、扶贫脱贫的重点区域——武陵山片区的范围。
武陵山片区是一个跨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跨省经济协作区。
2013年国务院就批准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
王光国说:“要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大力支持,这个对于少数民族的基层老百姓也好,基层的干部也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作用。
”胡忠雄来自湖南省益阳市,该市所辖的安化县也属于武陵山片区的范围。
胡忠雄认为,在大的贫困区域里,整个片区内应该通过区域协作、实现整体脱贫。
整个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安排问题上,一定要考虑均等化,同时一定要打破区域化的某种限制。
据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底的摸底调查:目前,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而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
针对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要求: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目前,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都已基本完成登记造册。
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很多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很多基层代表告诉记者,过去数年间,精准扶贫在要“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对贫困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
发展之困,困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困在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
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
”在市场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还无法发展产业,一般都有着非常现实的困难和制约。
包括交通、物流、金融流通上的障碍,也包括贫困群众自身思想、意识上的多重原因。
如何发展产业、找准项目、落地实施,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新思路、新方法的勇敢尝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的重点工作中谈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
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
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交通不便是很多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主要原因,但也正因为交通的封闭,很多贫困地区风光秀美,自然环境保持良好,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
叶成委员认为,在通过用旅游产业带动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种模式,既发展经济,又要保护青山绿水,还要让当地贫困群众获得长久、可持续的经济回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陈义龙认为:“有耕地、有山地的地方,就会有农林业废弃物。
每年我们国家农林业废弃物的量大致是12.5亿吨,如果把它作为资源化转化,那农民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我们还可以拿出一部分税前利润,专项来帮助贫困人口的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一直到大学。
一个家庭出了个大学生,这个家庭肯定会脱贫。
”如何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中创新思路,打赢脱贫攻坚战,代表、委员提出了很多新鲜的想法、意见和建议。
十三五规划也鼓励贫困地区对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全国人大代表李景浩表示:“按照我们的规划,今年有40%的人口要实现脱贫,明年也是确保35%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剩下的25%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战,这三年是关键的三年。
对这一点我们充满信心,我们一定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胡忠雄表示:“我们向省人民政府立了军令状,县里面向我们立了军令状,乡里面向县,都层层立了军令状。
我认为这是种责任,要通过这种责任的倒逼机制,使我们把这项工作抓实,真正地使扶贫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人口的身上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说,他正式提出“精准扶贫”就是在湖南的十八洞村。
在那次考察中,他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农村的贫困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精准扶贫是帮助脱贫的科学方法。
面对扶贫攻坚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责任。
只要党员干部不懈怠,贫困群众就不会被落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就一定能被啃下。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您现在看到的这个村子位于浙江的舟山,风景如画。
但在十几年前,这样的生活场景那可是想都不敢想。
那个时候,村里的环境脏乱差,村民们生活也不宽裕。
但现在人们不仅生活富裕了,外出打工的也能回家创业了。
更让外人点赞的是,他们没事的时候还能画画搞创作。
而谈到这些变化的时候,村民们都说这和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就是村支书余金红。
前不久,她还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社区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十七年前,当余金红刚当选该村的村主任时,村里穷得叮当响,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元,连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
如今,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交通方便,还颇有艺术气息,去年吸引游客达到30万人次。
村民人均收入增加到28000元。
其中,有55户村民搞农家乐,每户平均净收入50万元,彻底脱贫致富。
村民们说这都要感谢村支书余金红。
从记者见到她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一直没闲着。
游客多了,谁没有注意环境卫生,余金红,管!谁家摊位不规范,余金红,也管!余金红管的范畴还远不止这些小事,在另一位村民周彩堂家,因为地理位置好,余金红觉得她家只搞个小卖部太可惜。
她要给女主人做工作,赶在旅游旺季来临前,让她家开始做传统的青饼,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增加这家的收入。
17年前,余金红是一名企业的会计,因为孝敬公婆,得到村民的称赞,被高票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一心一意修好村里的道路,3年后高票当选为村支书,2004年三村合并成立新建社区,又高票当选为社区书记。
之所以每次都当选,因为这些年来她想的和做的,似乎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提高村民收入,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
这些年来,针对村里闲散妇女多的现实,余金红带领大家种过马蹄笋,发展过家庭服装加工业,村民的收入得到一定提高,余金红始终不满足,一直想有所突破。
中午时分,村民袁其光在自家厨房忙得不亦乐乎,七八桌客人来他的农家乐吃饭,生意很红火。
袁其光告诉记者,这样的好日子他之前根本不敢想,他造过船、搞过养殖,几年前跑运输时出了事故负了二十几万债,只好回村里种果树,多亏云金红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为了让村民的收入更多生活更稳定,余金红想到了发展旅游。
但是村子毕竟偏僻,怎么样能把游客吸引到他们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子呢?反复琢磨和多方请教后,她另辟蹊径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符合当地特点的致富路。
2012年,经张高俊牵线搭桥,村里开始接待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村里采风,吃住都在村民家,每个学生每天50块的补贴,为村民带来实在的收入。
村民尝到甜头后,余金红开始着手发展村子旅游。
不过,发展旅游谈何容易?村子里的房子破破烂烂,改建民居首当其冲,但改建加上基础配套设施,整个工程预算3000万,这对于一个尚未发展起来的小山村而言,无异于是个天文数字。
按照余金红和艺术家们的构想,他们会依托当地独具的海岛环境,同时丰富村庄的文化元素,建成以乡村农家乐文化休闲旅游业为引领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但对从来没有运作过如此大项目的余金红来说,各方的支持反而成了此时最大的压力。
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到2015年,余金红带领村子和26家艺术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旅游人数达30万人次,独具文化特色的民宿和农家乐都发展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村民们也成了文化人。
在群岛艺术馆,每逢周末,村民自愿来作画。
邵荷青今年72岁,她学了4年渔民画,其中有一副卖了1000元。
在群众艺术创作中心,村民们创作的渔民画中,有七十岁老人的佳作,也有年轻人的画作,不管谁的作品,共同的特点是有特色、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