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1B040200091);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A2011138);广州市科普项目(编号2011KP033)丘彩霞:中山大学《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广东广州510620徐静郭汉章罗雪琼周毅: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80周毅:广东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20通讯作者:周毅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模式丘彩霞徐静郭汉章罗雪琼周毅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OUR COUNTRY HEALTH INDUSTR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TWORKQIU Caixia ,XU Jing ,GUO Hanzhang ,et al【摘要】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健康产业逐步发展成有着良好前景的巨大产业。
本文介绍了国内和国外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研究、探讨和总结了我国在网络和新信息技术支撑下,健康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网络环境模式【Abstract 】Health is an ever -lasting theme that human pursuit and the health industry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kind of “Industry Has Good Foregrou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ealth indus-try ,which based on cover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Based on these work ,we study and summarize that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our health industry under the back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Network environment ,Pattern【Author's address 】Chinese Family Doctor Magazine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20PRCdoi :10.3969/j.issn.1671-332X.2012.11.003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如果说20世纪是医疗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健康的世纪。
网络在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化的网络平台对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与健康产业的各方面都息息相关。
消费者在网络上扮演着网上看病咨询、健康知识普及、医药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教育等角色;生产者在网络上则参与到管理与销售。
健康产业是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1]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它在中国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1健康产业的基本概念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2]: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健康产业发展潜力日渐显现,被认为是继信息产业之后下一个超万亿美元的产业。
2健康产业的特点健康产业是一个以大健康观念为前提,与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体系,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环境特殊、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等[3]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2.1与多学科和高技术密切相关健康产业的发展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健康领域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众多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
2.2内涵丰富且需严格监管健康产业产品市场受到人群疾病谱、文化与生活习惯、医疗卫生制度的影响,市场竞争规律与其他产业有明8现代医院2012年11月第12卷第11期现代化纵论Modern Hospital Nov 2012Vol 12No 11显区别。
其核心产业———医疗和医药产业具有被动消费的特点。
但健康管理往往由消费者主动选择,保健品消费又介于被动选择与主动选择之间。
因此,健康产业需要严格的监管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2.3持续性及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健康产业是为人们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等产品与技术手段,是提高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因此,健康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可持续性,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被国际经济学界认为是“无限广阔的兆亿美元产业”。
2.4网络技术对健康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新医改的推进,网络技术对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将网络与传统的健康产业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健康产业管理平台的建立,结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促进健康产业信息的共享,为我国健康产业和健康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内在动力。
3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3.1国际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4-5]表明,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进程度。
健康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其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发达国家对健康产业的重视使健康产业的投资一直处于活跃期。
由于健康产业的增长速度几乎超过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GDP增速,而且其行业的周期性较弱,具有较强的应对经济变化的能力。
世界上仅抗肿瘤药物的年销售额就高达四百多亿美元。
因此稳定的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应使健康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助推器。
在美国,目前医疗健康产业占到了经济的17%以上,美国经济学家预测,到2020年,美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将占到美国经济的25%。
美国总统奥巴马把投资医疗健康产业看作是保留或创造新就业岗位的重点行业,将其重要性仅排在新能源产业之后。
德国政府于2009年1月批准了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而医疗健康产业和教育领域成为重点投资方向[5]。
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一直对高端科技创新极度重视并予以大量投入。
技术的领先优势也使得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尤其是医药和保健品行业一直是全球市场的主导角色。
3.2国内的发展受到社会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健康产业起步较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虽然健康企业很多,但规模小,技术能力也比较薄弱[6]。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如2010年,我国预防保健方面的健康产业总产值已跨过5000亿元规模[7],其中保健食品约1300亿元,保健用品约3000亿元。
而全国卫生总费用也在逐年的增加,到201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已达19603亿元(见图1)。
Modern Hospital Nov2012Vol12No11健康产业的产业集群典型实例为成都国际医学城[9-10],而产业集群于健康产业来说,有利于避免各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成本。
健康产业的集群有利于在一片区域内形成一条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其中信息系统的使用起到了技术支撑和产业资源最优化的作用。
同时在周边发展其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而且产业集群也会给产业技术带来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4.2隐形整合———信息共享隐形的整合通过网络无形地将不同医疗单位的资源整合到一起,通过信息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和管理的创新[11]。
目前健康产业环境的大趋势在于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而区域卫生信息化首要面临的问题是,采用何种协作的模式。
模式不同,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应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目前基本上存在三种较为主流的模式:一是政府为发起方,主导区域协作,如北京西城区、苏州模式等;二是通过第三方机构主导,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探索的“申康模式”为代表;三是大学或者大医院作为发起方,协同区域医疗协作,以中山大学医疗信息共享工程和湖南省人民医院的模式。
这些模式无所谓好坏优劣,主要看服务的内容与服务方式。
政府为发起方,更注重区域资源的配给;第三方机构为发起方,则从中立机构角度来提供平台;大学和大医院为发起方,则更侧重其医疗服务的延伸。
4.3广东“健康直通车”工程广东农村健康直通车工程是“三农直通车”的一部分,是在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广东省科技厅于2007年启动实施的。
目的是为了有效整合各类健康信息资源,构建起“多渠道、多终端、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信息在广大农村低成本高效率传播,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广东健康直通车工程现已建成大型三农公共信息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覆盖广东全省、辐射全国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体系。
集健康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大型专业信息数据库和地方特色信息数据库于一体;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其健康直通车网站内容丰富多样,包含有家庭医生农村版、大众健康知识、家庭保健养生、医药疾病等。
未来也可通过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实现药品、保健品等的全省配置,将引导健康信息和服务进村入户。
4.4远程医疗:连通社区和偏远地区远程医疗[11]是为整合医疗资源,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搭建的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
根据我国2011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我国要建设以国家级综合医院和中西部省级医院为核心,连接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远程医学活动,可有效提高中西部省(区、市)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12]。
目前的目标是建立以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会诊系统,建立以国家级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会诊中心。
其中,由卫生厅局以选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依托,设立远程医学中心,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本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4M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