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10卷第7期 623 根据不同病情患者的静脉特点探讨静脉穿刺的体会 刘玲成艳玲 (新疆尉犁县人民医院新疆尉犁8415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患者的静脉特点及静脉穿刺的准确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各种不同性质的血管,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结果及 结论:穿刺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患者也得到了最快、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静脉穿刺;不同性质的血管;穿刺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7—0623—01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运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静脉给药的方 法已成为抢救患者的重要途经。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护理工作经验,将不同 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体会报道如下: 1 小儿静脉穿刺的分析 由于患儿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3岁以下患儿一般 多选头皮静脉穿刺,头皮静脉主要选择浅聚静脉、额浅静脉、耳后静脉,此 部位的静脉浅,但较固定,富有弹性。穿刺时应选择一条自己觉得有把握的 血管,否则,草率进针是很容易失败。 2肥胖患者 这类患者的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较细且不明显。遇到这种情况,应耐心 寻找血管,用手揉压或轻拍,能摸到血管后再进行穿刺。若抢救患者时,应 先用较粗的静脉,如肘中静脉等;进针角度应慢慢由浅人深,防止穿透血管 而导致穿刺失败。 3高血压、冠心患者的穿刺分析 由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主要是大中血管内的血管硬化,远心端表浅 的小血管则受损较小,因而选择手足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非常高。 4糖尿病患者的穿刺分析 该类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血往往不到可视部位就已经凝固 了,如果血管过于细短,很容易使针头堵塞,导致穿刺失败,所以,应该选择 手足部位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进行穿刺。因为直粗一些的小静脉血流压力 相对大一些,可更好地避免过早凝血现象的发生。 5慢性肝、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穿刺分析 这类患者的血管膪眭大、凝血机制差、内侧皮肤较薄,同时其身体伴有 不同程度的浮肿,很容易刺破血管表浅,即使穿刺成功,也容易发生部分液 体外渗。 6瘫痪患者的穿刺分析 应选择侧肢血管,好处是该部位肢体固定,容易穿刺,保留时间长,不 影响健侧肢体活动,同时也有利于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7浮肿患者的穿刺分析 遇到此类患者时,首先要镇静、沉着,做好其思想工作,取得其合作,耐 心认真寻找血管,可以在手背或足背先按摩皮肤,并按压血管周围的水肿 部位,将过多的组织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此时,立刻 消毒皮肤并穿刺,易穿刺成功。 8休克患者的穿刺分析 休克患者的静脉呈塌陷状,血管壁弹性较差,管腔也比正常血管小,穿 刺时凭肉眼很难看到充盈的静脉,只能隐约看到浅蓝色血管。在静脉近心 端处扎紧止血带后,再向静脉回流的方向充分推压血管或拍打局部,能够 使局部静脉暂时充盈和显露,此时即可穿刺。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往往没有 回血,这要根据l临床经验和细心体会才能保证穿刺成功。 9其他方面 9.1根据输入的药物来选择血管。输入高渗溶液及大剂量抗生素及 刺激陛较强的药物,特别是在急救中,需要在很短时间内输人大量药物时, 应选择成功率高,易于固定的粗大血管.例如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这样 可避免药物删、血管产生刺激。因为小血管壁薄,致密度低,容易造成药物 外渗,很容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9.2根据输液时间长短选择需要穿刺的血管。短时间内输液可选择 手足背较小的血管,当超过酬、时以上时,应选择上肢手背静脉,这样既有 利于患者肢体活动,又能够更好地进行体位变动,解除长期卧睐的疲劳,同 时也便于患者自行大小便以及进行其他活动。 对各种不同性质的血管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与否是患者得 到及时、最快治疗的有效保障。 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欧阳小方 刘 辉杨同峰吴修强 王庆国 (72617部队山东枣庄277012) 【摘要】为了预防和减少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进行军事训练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部队军事训练伤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有人 体本身的内因,也有训练场环境和气候的外因,因而制定预防措施,进行科学的训练和组织实施,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和教育,保证健全的心理健康等 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训练伤防治 【中图分类号】R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7—0623—02 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 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简称训练伤。而一般 训练中出现的腿痛及肾脏功能紊乱、中暑、血尿等功能性病症,以及意外事 故所造成的脏器、颅脑等损伤均不属于训练伤的范畴。军事训练是部队平 时的中心任务,,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有人体本身的内因,也有训练场环 境和气候的外因,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 高部队战斗力。针对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析一下致伤因素及防止措施。 1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 1.1心理素质影响 心理问题一直是导致官兵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上的不适应会 引发生理和精神状态的失调,多数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 不良晴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肌肉韧带关节僵 硬,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1.2自身身体素质 官兵入伍时有的尚未生长发育成熟,有的身材矮小、肥胖都容易发生 应力性骨折等训练伤,另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还有,女同 志肌肉含量比男同志少,支持性小,受伤率高于男同志,而且女同志内分泌 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1.3训练环境和训练科目的影响 训练的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眭,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 与柔韧性,易受伤部位要注意,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 绩,所以训练前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很重要;训练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 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力,地面过硬、凹凸不平,易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
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 624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MedicalAndAskTheMedidne 2012年第10卷 第7期 损,训练人员的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不同的训练科目发生不同 的训练伤,训练伤的发生与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越高训练 伤的发生率越高,科目太集中或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都可造成训 练伤的致伤因素。 1.4有限的医疗卫生务件 基层部队的卫生条件是有限的,医务人员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匮 乏,对官兵也缺乏医学监督,缺乏指导官兵科学施训和劳逸结合,在制定训 练防护措施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1.5其他 睡眠不良、思想麻痹、精神紧张、未做准备活动、未从易到难、技术动作 不熟练及组织工作不力均显著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 2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 2.1掌握每名官兵的身体状况 对所有官兵定期体检,随时掌握每个人的身体变化情况,排除任何一 项身体疾病的隐患,确保身体上的不适应带给训练伤的因素。 2.2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疏导 对所有参加训练的人员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掌握战士 的心理活动,讲清心理因素对训练的影响及保持心理稳定的方法,展开健 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克服训练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 信心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的适应能力,全身心投入训练。 2.3加强训练管理科学性 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计划是预防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军 事训练计划的制定必须按照军 ̄iJIl练条倒和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训练科 目,不搞急于求成,突击达标,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按照先简后繁。 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先/J、后大的渐进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避免单一动作 过度训练。在完成制定的军事训练任务的前提下,既保证军事训练质量的 达标,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做到体力、技巧运动相结 合,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训练伤。既保护部队官兵的军事训练热情,又考虑了 人体心理生理的适应及承受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训练中容易致伤的 内外因素,而且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2.4加强军事训练安全和防护知识学习 每名官兵必须掌握训练防护知识,充分认识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性, 了解器械训练的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把预防训练伤 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2.5卫生部门要加强军事训练中的监督和防护 2.5.1保证休息时间和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往往会增加 训练伤的发生率,充沛的精力是减少训练伤必不可少的方面。 2.5.2医务人员要深入训练现场。首先对于伤病员建议领导不让他 们参加训练,其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发现训练引起的伤痛及时检查处 置,加强包扎、止血、固定、搬运、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术的学 习,以进一步提高训练人员的自我防病和自救互救能力。 2.5.3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搭配。适当合理营养的饮食有助于官 兵训练期间体力或身体热能存量之恢复,利于增强官兵的体质,训练后多 吃碱性食物,保持酸碱度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2.6加强训练器材设备的定期检修 每次训练前要严格检查训练场地和器械。科学选择训练环境,确保训 练安全.在训练中一般选择平整的泥土砂石地,并注意清除场地中的金属、 砖石等障碍物,保持训练场地和器材的完好率达到100%。 高原地区癫痫病的防治探讨 何艳玲陈国顺石建荣杨旭冉夏虹 (武警甘肃总队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本文以高原地区癫痫病发病机制为研究基础,对癫痫病的临床表现、初始处理、治疗方法作了深入探讨,对防止癫痈病的蔓延提出 了合乎科学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原;癫痫;发病原因;探讨 【中图分类号】R5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7—0624—02 癫痫病,也被称为羊角风,是一种对人体伤害很大盼睫陛疾病,同时对 癫瘸巍患者来说,每一次发作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及打击,给生活 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癫痫发作是由于脑异常大量放电所致,因此,癫痫发作的危害从大量 异常放电来说,就必定会消耗能量,造成相对能量不足及脑缺氧,进而出现 全身抽搐,肌无力。四肢僵硬。 1常见的癫痫患者的症状 —般症状为突然两眼凝视或上翻,眼睛发直,全身僵硬,部分患者有口 吐白沫,四肢抽搐,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语言中断,呼之不应,约数十秒钟及 几十分钟之后会慢慢恢复。但是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相比,气候有很大不 同。大气压低,氧气不足、寒冷、干燥、阳光辐射强。人处在缺氧环境中,可能 发生低氧血症。在缺氧条件下,易发生脑功能损害,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 越严重,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的影响显著而持久。人体的 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都将产生变化。 一些病史较长的患者常出现行为怪异,表现为少言寡语、性格孤僻、易 冲动暴怒、多疑等。引起记忆障碍,智力下降、性格改变,又可促使发作次数 增多。癫痫发作有时很突然,易造成意外伤害,若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危及 生命。个别癫痫患者会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 2最初的处理方法 让病人处于侧卧位,清出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患者咬舌应 用硬质物体置于牙齿中间,解开患者的衣裤扣,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感,如果 患者抽搐厉害。呼吸困难。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3.1手术治疗 (1)择性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目前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癫痫病 人起源于颞叶,其发病机制复杂,发作时表现形式多样,涉及精神活动,情 绪体验,意识、认知、运动和自主神经等活动。从病理学角度看。杏仁核、海 马病变与颞叶癫痫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在确诊为颞叶癫痫的病例中,65%发 现病变在杏仁核、海马,其余为颞叶其它部位。另外一侧前颞叶、杏仁核、海 马的切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功能缺失。 (2)叶外皮质切除术。主要针对有明确病变,范围局限的皮质。额叶癫 痫常见,且与局黼灶有关。但因常常涉及功能区皮层,手术受到一定的限 制。 (3)软脑膜下横切。一般认为,癫痫灶放电通过三种方式传播:皮质局 部区域内的突触环内传播;通过皮质的树突纤维或皮质下U形纤维传播;神 经元膜电位呈过度去极化或反跳式过度去极化状态。癫痫同步化的放电就 是经皮质细胞间互相连接的细胞水平树突传导,软膜下横切是通过手术将 皮层下的横向纤维联系切断,而保留其纵向纤维联系,常用于功能区致痫 灶,以避免产生严重的功能损害。 (4)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传人纤维直接通过孤束核和上行网状系 统所形成的广泛分布是迷走神经刺激疗效基础。迷走神经的抗癫痫作用主 要与调节脑电活动和睡眠状态有关。到9o年代初,已能将刺激电极植入病 人颈部,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有效地治疗癫痫。 3.2药物治疗 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t典型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不典型失神发 作首选丙戊酸钠,余原发性全面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继发性GTcs首选卡 马西平。 4常见预防癫痫疾病的方法 (1)预防脑外伤引起的癫痫,重点是预防脑外伤的发生,避免因工作、交 通事故引起的脑外伤.(2)对因遗传性疾病引起的癫痫,要进行产前诊断,发 现息某种遗传性疾病,伴发癫痫的胎儿可以人工流产,这样就可以减少这 类癫痫的发生。(3)为了预防出生时脑损伤引起的癫痫,对于高龄初产者,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