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利弊

浅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利弊

£U1 0 l U.CU 
Ohlna Educat1on InnovatIOn Herald 

浅谈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利弊 

时金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 

科教论坛 

摘要:随着社会的改革与I发展,高等教育已迈入了大众化的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渴望得到国际化教育培养,这就 
促使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然而,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办学模式已成为项目能否成功 
的关键。在这篇文章中将深入分析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及利弊。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高校 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zo13)07(b)一01 3 2-0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高等教育国 
际化的程度也变得越来越深入。改革开放 
后,中国高校大力推进改革,扩大招生规 
模,切实迈入了大众化阶段。经济全球化促 使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通过与国 外高校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使得本土 学生能以较少的经济代价,较为便捷的途 径接触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中国高等 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高校合作办 学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办学模式已成为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 1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的动因分析 1.1中外合作办学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需 求与供给的矛盾 我国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 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 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 迅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是随着各大类高校的扩招,全民对个人 素质的提高也有迫切的需要,我国高等教 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三是面对现在的就 业形势,有学历的求职者占有巨大优势,且 待遇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因此,我国高等 教育出现了供需矛盾,自有的高等教育资 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故 而到国外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求学选择,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 生的国际竞争力【1 ̄ 。 1.2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 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文化等领 域国际交流步伐的不断加快,在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下,高等教育与国际 接轨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 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的模式之一。通过中 外合作办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适应国际 竞争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可以 弥补目前中国教育所短缺的学科。中外合 作办学的发展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积 极的影响【 I。 2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及利弊 根据最近几年的中外合作的规模在不 断扩大,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合作办 学模式。 2.1一对一合作与一对多合作 目前我国常采用这种一对一或者一对 多的办学模式,在专业或者课程方面进行 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引进国外的优 质资源,所选择的专业都是对方的强项专 业,或者中方相对薄弱的专业。还有的合作 办学机构采用的是和多方合作的模式,它 的最大特点是,可扩大中方利用国外教育 资源的范围,而且还为毕业学生提供了到 国外留学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多所院校之 间进行选择,同时还可以享受到合作院校 的种种优惠政策。还有就是增强了它们的 国际交流合作,便于达成合作意向。不足之 处是这类学校可能会同时与几所不同学校 开展合作,对那些合作办学经验还不成熟 的院校则会带来一些弊端 ,这种合作模 式有利于我国的学校弥补自身专业课程的 不足。 2.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目前出现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这种 模式要求企业可以投入资金,但不能参与 教育教学管理。随着企业的进入,减轻了合 作方资金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 校的硬件设施。这种合作项目,企业主要是 以盈利为目的的,其资金主要来自于学生 的学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经营中势必会 做出为了多招收学生,会采取降低录取分 数,放宽教学要求等措施。这样造成的结果 就是出现参差不齐学生,这种情况下,势必 因为部分学生完不成所规定的学业,从而 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信誉,这也是现在校 企合作办学的缺陷。 2.3引进合作与非引进合作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存在引进型 合作与非引进型合作这两种办学模式。所 谓引进型合作,是指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中 方合作校拥有真正引进的外方合作项目。 即学生在中方院校学习两年,然后再到外 方院校继续学习两年。在中方和外方的这 两年,其课程都必须互相拥有。同时,都要 聘请外方教师授课。学生的学分可以进行 累积,这种模式就是引进型合作。这种模式 既能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又能增加对学生 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使我方教师优先了 解国外先进的学科内容,逐步地消化吸收, 了解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了解西方 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方法,改 变我方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课程和 师资的引进,大大提高师生的外语水平。 所谓非引进型合作模式,实质上是互 认学分的合作,没有实质性的引进,例如, 在2+2或3+l的双校园合作模式中,前两三 年在中方大学学习的课程全部以中方原有 的课程为主,除了增加外语训练强度外,几 
乎没有引进外方课程和教师。但是,外方学 
校承认学生在中方院校学习的学分,到外 
方院校继续第三年和第四年的学业。非引 
进型合作模式只是一种互认学分的做法[9]。 
从本质上说,只是用中方院校的现有资源, 
为学生出国留学架起桥梁,学校本身除了 
获取一些经济利益外,在其它方面并无明 
显收获。 
上述分析,为今后的中外合作办学起 
到了引子的作用,通过研究这些办学模式, 
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的出现埋下伏笔。不 
过,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各种模式的利弊分 
析,以及对其存在和发展态势的走向,目前 
只能做初略的探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 
待今后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任振宇,田卫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 
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以江南大 
学莱姆顿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 
2012(17):1 54. 
[2】吴贵贞,唐曼.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构 
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基于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澳合作办学 
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科学版,20l2 
(3):l05-106. 
【3]李鹏.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班级建设探讨 
[J].教育观察,2012(6):47-48. 
[4】耿殿磊.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J].高 
教发展与评估,2007(1):22-28,126. 
[5]胡洁,赵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理 
念的若干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 
2006(5):103-104. 
【6]王凤兰.中外合作办学的动因及发展对 
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 
2005(2):32—37. 
[7]蒋福玲.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5):124一l25. 
【8]肖合全,卢玉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 
实践与探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5(4):36—39. 
【9】周文婕.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 
策[J】.教育探索,2005(5):64-65. 

作者简介:时金华(1979一),男,山东博兴人,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教 
育方面的研究。 

3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