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1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1

1
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例
班级:国贸S1321 姓名:彭旭 学号:133320004
案例背景:
2003年5月,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及两家工会组织,针对中国和马来西亚出
口到美国的彩电产品提起反倾销申诉。涉及范围为21英寸以上采用阴极射线管
的彩电接收器,包括普通阴极射线管彩电、高清晰数码彩电和背投彩电,其中
83%的产品为四川长虹集团生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很快接受起诉。同年6月,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裁中国彩电倾销成立,同意美国政府针对马来西
亚和中国的彩电出口商展开反倾销调查。2004年4月,美国商务部(DOC)对中
国的彩电反倾销案做出终裁,确定了中国彩电企业的倾销幅度。2004年5月15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华盛顿裁定,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成立,对中国彩电征
收反倾销税,其中,长虹反倾销税率26.37%,TCL、康佳、厦华分别为21.25%、
9.69%、5.22%,其他应诉企业加权平均税率为22.94%,未应诉企业的统一税率
为78.45%。历时整整377天,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终于告一段落。1
案例分析:中国中国彩电在美国遭反倾销的原因
1.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美贸易发展失衡导致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了连续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经济增长的质量
也明显提高,这与周边国家金融危机频频、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
由于中国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这些年来,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几大贸易伙
伴始终保持着大量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期内,中国与传统经济强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反倾销
只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手段而已。


2

表 1 2001-2012 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额 (亿美元)
年份 中国对美国出口 中国对美国进口 中国对美国进出
口总额
2001 542.82 262.02 804.84
2002 699.50 272.30 971.80
2003 924.73 388.60 1313.33
2004 1249.47 466.78 1716.25
2005 1628.99 487.26 2116.25
2006 2034.71 592.08 2626.79
2007 2327.03 693.78 3020.81
2008 2522.97 814.40 3337.37
2009 2208.2 874.4 3082.6
2010 2823.01 1020.03 3843.04
2011 3245.02 1222.03 4467.05
2012 3518.21 1329.31 4847.52

表 2 2001-2012 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额 (亿美元

年份 中国对欧盟出口 中国对欧盟进口 中国对欧盟进
出口总额
2001 492.39 484.01 976.40

2002 592.25 534.26 1126.51
2003 721.54 530.61 1252.15
2004 1071.62 701.24 1772.86
2005 1437.11 735.95 2173.06
2006 1819.83 903.18 2723.01
2007 2451.91 1109.59 2561.50
2008 2928.78 1322.99 4251.77
2009 2362.8 1278 3640.8
2010 3731.5 1489.4 5220.9
3

2011 3512.4 1684.8 5197.2
2012 3339.9 2120.5 5460.4

从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强,特别是对外贸易的
迅速发展,可以从上面从2001年到2012年11年间中国对欧美的净出口总额成
熟被增长,特别是出口总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在外贸中的摩擦加剧,
也是此次以长虹为首的中国彩电遭美国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2、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低素质是主要内因价格战
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往往表现为重量不重质,表现为一种无序性和随机性,不
重视品牌的塑造,主要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而价格竞争往往会招
致进口国的反倾销措施。中国企业对国外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从
已发生的案例来看,中国企业对于愈演愈烈的反倾销危害性认识不足。以长虹为
例;
时间追溯到2002年的2月份,长虹宣布开始进军国外市场,首先便是进军
美国市场。在这一年,国内的彩电价格战如火如荼地继续进行着,长虹对美国的
彩电出口也附带着将这种“价格战”的市场占有方式“出口”到了美国。据当时
的新闻报道,长虹在美国市场通过价格战压制了日本索尼(SONY)的霸主地位,
并一举成为第一个在美国获得彩电市场占有率冠军的中国企业。然而这种占有率
的疯狂增长也同样带来了潜在的危机,长虹在中国掀起的价格战由于它所处的环
境和时期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回报,但是在美国市场,
长虹终究是外来者,当一个国家的市场受到外来企业的巨大冲击时,东道国的政
府必然会采取干预的方法来保护本国的行业企业,这就是国际贸易中常常提起的
贸易保护主义。
同样借助之前所提到的数据,根据《2001-2003年美国市场彩电行业统计数
据》显示,2003年美国产商销售一台彩电的净利润是30.63美元(如果折算成人
民币是253.52元),由于两个国家的购买力平价水平不同所以在说明问题时不再
折算成人民币计算。通过净利润的显示可以知道,在美国的购买力平价水平下,
30.63美元的利润属于很低的利润了,与美国彩电工人每一小时的工资15.50美
元相比,30.63美元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彩电工人两小时的工资,这远不足以支付
高昂的运营费用,使得美国彩电产商的利润受损。
3.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加剧了国外对中国彩电反倾销
4

首先,国外把认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实行“替代国”政策。
替代国选择的随意性往往导致倾销行为判定中的不公平性。比如在欧盟对中国彩
电反倾销案的几次审理和裁决中,欧盟分别用韩国、新加坡、土尔其作为替代国,
用这些国家的彩电生产商的正常价值作为中国彩电的正常价值。而中国产业工人
的工资水平要远远低于新加坡和韩国工人水平,也低于土尔其工人工资水平,这
样,必然导致中国彩电企业存在严重倾销行为的结论。此外,还有欧盟的“一国
一税”制度。所谓“一国一税”即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所有受指控倾销的产
品征收同一的反倾销税,其中不管该产品是否被立案调查,不管该产品的反倾销
幅度,哪怕没有倾销的产品也将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被反倾销的中国彩电企
业只有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充分的数据材料,才有机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或是个
别待遇。显然,这些不公平的政策极易导致中国彩电被征收反倾销税,而且是极
不合理的税率,从而把中国彩电赶出起诉国市场,这样,难免不会加剧国外对中
国彩电的反倾销。其次,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加剧了反倾销。经济发展作为二十一
世纪的主流,在世界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加强,贸易手段的采用就可以达到
以前只有军事手段才能达到的目的。
4.竞争压力导致美国彩电工人失业
当美国彩电产商利润受损时首先受到波及的就是产业工人,由于市场占有率
在缩小,不得不使得美国彩电产商减少生产规模,同时由于生产规模的减少,所
需的劳动力要素也在减少,此时的美国彩电产商开始裁员,通过节流的方式降低
自己的利润损失,并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失业工人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另一方面,失业率的增长对于美国政府是个不小的压力,同时也是反倾销根本要
解决的问题。由此,高消费低就业的彩电产业模式迫使美国政府和美国彩电产商
开启了反倾销道路。
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
1.对中国彩电出口沉重的打击,国内几家彩电利润亏损严重
5

2. 美国对中国彩电出口关上了大门,中国彩电行业面临严重生产剩余,中国国
内中小型彩电生产商纷纷破产。
案例启示
1. 力争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 遭受反倾销企业要积极应诉
3. 完善我国国内相关法规
4. 提高我国出口制成品的科技竞争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