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流化床燃烧秸秆类生物质技术的探讨

循环流化床燃烧秸秆类生物质技术的探讨

・研究与开发・ 循环流化床燃烧秸秆类生物质技术的探讨 15 文章编号:1004-8774(2010)06-15-03 循环流化床燃烧秸秆类生物质技术的探讨 谷开兴 ,靳宗伟 ,高永彬 (1.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23; 2.山东金岭矿业有限公司,淄博255081) 

Discussion on CFB Technology of Combusting Biomass GU Kai—xing ,JIN Zhong—wei ,GAO Yong—bin (1.Jinan Boiler Group Co.Ltd,Jinan 250023,China; 2.Shandong JinLing Mining Co.Ltd,Zibo 255081,China) 

摘要:通过生物质大比例的掺烧试验,证明了生物质可以通过循环流化床技术燃烧。对 受热面的重新布置、布风板的全新设计、循环物料的正确选择可以实现生物质在循环流化床上 的单一燃烧。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生物质;探讨 中图分类号:TK229.6 6 文献标识码:B 

O前言 秸秆、薪材及能源植物类生物质在燃烧特性上 相近,并且上述三类生物质占生物质资源的九成以 上,研究、开发、利用此三类生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生物质应用仅指此三类生物质在循环 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 1 生物质特性及燃烧原理 生物质燃料水分变化范围大、密度低、含氧量 多、挥发分高、硫含量低、灰分低,导致生物质的燃烧 机理、反应速度以及燃烧产物的成分与化石燃料有 很大不同。生物质中可燃烧部分主要是纤维素、半 纤维素和木质素,燃烧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首先释 放出挥发分物质并燃烧,而木质素转变为碳后才发 生气固两相反应。这是一种静态渗透式的扩散燃 烧,最初生物质燃料表面可燃挥发物首先燃烧形成 较长火焰,成型燃料的表层部分碳处于过渡燃烧区, 

收稿日期:2010-09—17 改善,成本低于双除尘器切换使用。对斜面堆积的 问题,可视具体情况在集灰斗外壁加装振打器。盈 参考文献 [1]祁君田,党小庆,张滨渭,等.现代烟气除尘技术[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赵欣华,梁冬.布袋除尘器技术在火电厂锅炉烟气除尘 

第一作者:谷开兴 (1978一),本科,助 理工程师,2003年至 今在济南锅炉集团 有限公司,从事锅炉 和压力容器的开发 设计工作。 

并向深层渗透,此阶段主要进行固定碳燃烧;随着固 定碳燃烧的加深,形成厚的灰壳,虽然热膨胀作用会 使灰壳上呈现微孔组织或空隙通道,但是燃烧灰的 低熔点(见表1)引起的粘结性占主导作用,如没有 外界条件强烈干扰,未燃尽的生物质燃料就会结团 直至形成未完全燃烧的团状物。表1为典型烟煤与 典型生物质灰熔点温度。 表1典型烟煤与典型生物质灰熔点温度 ℃ 项目 烟煤 稻壳 玉米 小麦 棉花 枝条 D l 220.1 120 1 080 760 660 650 ST l 280 1 160 1 130 780 820 670 F 】345 1 210 1 160 790 830 790 

2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在中试焚烧 试验装置上,完成了生物质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 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 

的应用[J].黑龙江电力,2005(4):154—157. [3]孙熙.布袋除尘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4. [4]赵金蝉,寇天富,张宏钢.负压反吹布袋除尘器在硅铁电 炉上的应用[J].铁合金,1999(1):33—36. 16 工业锅炉 2010年第6期(总第124期) 术,飞灰含碳量较低、燃烧充分、烟气和飞灰排放均 满足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可直接进行工程应用。 宝应协鑫生物质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也在秸秆直燃锅 炉技改项目中尝试掺烧稻壳。该锅炉为济南某锅炉 集团生产的YG—_75/5.29一T型次高温次高压循环 流化床锅炉,近一年多的掺烧运行为循环流化床锅 炉直燃生物质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并为循环流化床 锅炉全燃生物质积累了运行经验,为设计改进全燃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了大量现场实证。2007 年6月安徽电力科学院对该锅炉燃烧稻壳能力及热 效率进行性能测试,锅炉试验煤质及稻壳的分析见 表2。 锅炉试验给的煤量为2 t/h,稻壳量为15.4 t/h,稻 壳掺烧比例(按热值)为86.2%。锅炉的主蒸汽流 量74.9 t/h,压力4.79 MPa,温度473 oC;排烟热损 失q 为6.23%。燃料飞灰比率Ot 为100%,可燃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g 为0.007%,飞灰含碳量 C 为1.43%,收到基灰分(加权平均)A。 为 12.55%,低位发热量(加权平均)9为14 016.88 kJ/kg,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为0.44%,散热损 失q5为1.13%,锅炉热效率叼为92.20%。在75 t/, h的工况下,稻壳燃烧比例(按热值)达到86.2%。 试验中由于生物质灰分较低,锅炉没有排渣,飞灰比 例为100%,飞灰中的可燃物为1.43%,表明燃烧充 分,锅炉可以在定期添加少量循环物料的前提下全 燃稻壳。锅炉直燃生物质取得超出预料的效果。稻 壳灰熔点与烟煤接近,燃烧特性要优于其他生物质 (如在循环流化床中直燃麦秆、棉杆等还要对燃煤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相应的变动)。 表2锅炉试验煤质及稻壳的分析 % 3循环流化床锅炉纯燃生物质的措施 秸秆类生物质物料密度小,不易加料,不易流 化,在循环流化床中如何顺利加入炉膛、如何实现秸 秆类生物质良好的流化,避免床层内生物质的结团 和结焦;秸秆类生物质的燃烧特性表现为:挥发分析 出、着火迅速,燃烧主要集中在挥发分的燃烧(固定 碳所占的燃烧份额很小,且固定碳的燃尽性能较 差),如何实现挥发分快速有效燃烧和固定碳的燃 尽,是秸秆类生物质的锅炉燃烧效率的关键。另外, 秸秆类生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元素(主要是指 钾和钠),在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灰的粘 结性较强,在炉膛内发生结渣、分离器容易堵塞、在 尾部受热面上发生积灰,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 稳定的运行。秸秆类生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硫和氯, 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SO:和HC1,对尾部受 热面形成腐蚀,如何有效地避免受热面管壁的腐蚀, 也是秸秆类生物质锅炉安全运行的关键。同时应该 考虑到如何有效地收集烟气中的飞灰,以及飞灰的 综合利用。再者秸秆类生物质水分的波动会影响锅 炉运行工况,如何提高对秸秆类生物质成分变化的 适应性,也是值得注意的。 3.1设计 同常规的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为了适应 生物质燃烧的需要,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发生了一定 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改变炉膛底部布风板形式,目的是实现生 物质在床层内的强烈掺混、干燥和燃烧,实现生物质 的良好流化,避免了生物质的结团。 (2)大量对流受热面前移,即在炉膛上部布置 了水冷蒸发屏和高温屏式过汽器。炉膛内大量受热 面的布置为生物质的较低温燃烧创造了比较适合的 条件,同时炉内循环物料持续冲刷,还可有效地解决 水冷蒸发屏和高温屏式过热器的积灰,亦降低了炉 膛出口的温度水平,为解决对流受热面积灰问题创 造了前提。 在秸秆类生物质给料方面,采用螺旋推进的加 料技术,使其能顺利地进人炉膛,是保证锅炉安全可 靠运行的前提;根据秸秆类生物质的燃烧特性,选择 合适的加入口位置,有助于秸秆生物质在炉膛内的 燃尽。若纯烧生物质,应选择避免含二氧化硅的循 环物料,因为在500℃以上的温度,生物质中的碱金 属化合物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玻璃相的熔融物,该 熔融物熔点温度小于700 c【=,从而导致整个流化床 的结团。因此,应选择粘土或者灰熔点比较高的煤 灰渣作为循环物料。床料只参与循环,床料的尺寸 要求为0~2 mm(dso为0.15 mm),75 t/h循环流化 床的补充床料量为每天2 t左右。由于该炉采用独 特的分离技术和返料技术,使未燃尽的颗粒被分离 并携带回炉膛继续燃烧。同时控制合适的进出口温 度,避免循环物料在循环回路中搭桥和堵塞。 ・研究与开发・ 循环流化床燃烧秸秆类生物质技术的探讨 17 3.2操作参数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结团、积 灰和结渣。为了防止结团、积灰和结渣,除了合理的 锅炉结构设计之外,锅炉运行参数的选择也至关重 要。例如烟气温度,管子受热壁面的温度、材料以及 所在的位置,燃烧的环境,烟气中氧含量等。通过严 格控制床层和炉膛出口的燃烧温度、分离效果、过量 空气系数、尾部烟道的烟气流速,能够避免和解决燃 烧秸秆类生物质出现的积灰、结渣问题。 3.3尾部烟道设计、吹灰技术及除尘 如上所述,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较低,秸秆的粘 结特性表现较弱,尾部烟道中低温过热器设计蒸汽 出口温度严格控制在400℃以下,低温的烟气遇到 低管壁温度的过热器,进一步降低了低温过热器的 积灰。同时,局部采用高的烟气流速,也可以有效降 低受热面的积灰。但是高烟速会使具有高动能烟尘 颗粒冲积到受热面上形成灰渣,烟气温度进一步降 低,灰的粘结性更弱,而且,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本 身的管壁温度较低,通过选取合适的烟气流速,可以 有效降低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积灰。另外,尾部 对流受热面若能配备吹灰能力较强的蒸汽吹灰设 (上接第12页)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有机热载体炉系统整体热力计算特 点的分析,总结了开展整体热力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整体热力计算程序,并通过实 际示例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此程序进行计算比手工 试算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特别是采用此程序进行双 介质锅炉整体热力计算时,程序能够在很短时间内 完成校核计算,并且计算精度远高于手工计算。因 此,运用此程序进行热力计算不论是快捷性还是准 确性都能满足锅炉厂的设计需求,这对提高企业有 备,可以对积灰进行有效的清除。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形成的灰中钾、钠含量较高, 灰渣可以作为较高肥效的农业肥料使用,采用布袋 除尘器可以有效地收集烟气中的飞灰。循环流化床 燃烧技术的温度水平和物料循环方式有助于秸秆类 生物质中钙、镁及钾对S和Cl的反应和自脱除,避 免了尾部受热面的酸性腐蚀,使烟气排放符合国家 环保标准。由于采用单一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灰渣 中钾含量很高,可以直接施用于农田。 4结论 (1)针对生物质的特点,通过针对性的技术措 施的应用,生物质燃料理论上完全可以在循环流化 床锅炉上燃烧,并且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2)对秸秆类生物质燃料而言,在基本上解决 了秸秆类生物质燃烧后的烟气换热过程中的积灰和 结渣问题,循环流化床是一种首选的燃烧技术。 (3)用循环流休床技术燃烧秸秆类生物质,烟 气的排放可满足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并且灰渣含 碳量低,同时可以实现灰渣和飞灰的综合利用。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