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芬兰优质基础教育的特色及启示李水山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的国家竞争力和芬兰的教育竞争力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区别于依靠引进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提高国家竞争力的美国,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的芬兰基础教育更具特色,对热衷于“打分”、“排序”、“竞争”来提高国家教育水平的亚洲一些国家来说,芬兰的优质先进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芬兰教育特色——原文发表于教育部《世界教育信息》杂志2010(7)(总第275期),87——902000年、2003年、2006年,经合组织(OECD)按惯例每三年举办一次对15岁学生的能力评估测验「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芬兰青少年连续在阅读、数学与科学三项评比中称雄,名列一二或前茅。

教育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代名词。

近几年,这个僻处北欧边界的极地国度,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南非等各国教育机构与领导纷纷来访,为的就是汲取“芬兰第一”的经验。

《经济学人》更在去年为文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1】一、芬兰基础教育概况根据1998年芬兰的基础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授儿童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成长为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道德、热爱生活、乐于探索的社会成员。

学校分六年初级阶段和三年高级阶段,儿童入学年龄为7岁,16岁完成义务教育学业。

每年上学190天,8月中旬开学,次年5月底结束。

有秋季假、圣诞节假和家长陪同的一周滑雪假,任何假期都不给学生留作业。

现有4千多所学校,学生人数10—900不等,在校生共60万人,每年新生6万多名,教师4万人。

芬兰的小学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地方政府免费提供教材、铅笔、午餐,小学和初中共9年,课程有数学、宗教、环境研究、国语(芬兰语和瑞典语)、外语、历史、社会、现代社会、社会、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手工等,低年级每天上4、5学时(1学时1小时),一周19学时,高年级一周24学时。

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并不进行全国统一考试,学生可以申报5个志愿继续升学。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体育或护士学校,根据学生各学年成绩及面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占毕业生53%的学生入普通高中,33%入职业高中,4%上第十年级,为能升入高中以补习为主,仍有8%不愿直接升入高中学习。

芬兰有448个城乡政府负责教育。

9年制学校、高中隶属城乡政府,由教育局负责教育行政和教学管理。

中央政府根据各年级的学生数目拨57%的管理经费,城乡政府负担另外43%的费用,包括校长和教职员工的薪酬,以确保充足的教育经费来源。

【2】二、二、芬兰优质教育的特色(一)教育公平是芬兰优质教育的基石坚持平等精神,一个都不能少,贯穿芬兰政府教育改革脉络,这是促使教育改革与政策不断走向成功的核心价值。

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精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精英,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接受教育。

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教育从平等出发。

60万在校中小学学生,分布在4000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150人,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于“无一人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

对芬兰人来说,有了公平,快乐就不是问题。

只是,北欧国家都强调平等,芬兰能以黑马姿态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用了准确的教育发展策略。

芬兰不是砸更多钱办教育,而是选择“专注”策略,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中和学习迟缓者身上。

在OECD国家评比中,芬兰是运用教育资源最有效率的国家之一。

不同的是,在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平均分配到的经费最多;反观芬兰,投资在初级中学生的经费,每人平均达8200美元,在所有就学年龄中最高。

【3】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

提升学习迟缓者的学习能力,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重点。

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辅导与矫正计划,在课堂上或是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

对比OECD国家平均只有6%的学生接受额外学习辅导,芬兰却有将近20%中小学生接受这种教育。

在老师早期介入辅导后,有轻微学习障碍的学生进步都很快,一两个月之后,就不再需要“补救”。

芬兰城乡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显差距。

在PISA测验中,芬兰校际差距不到5%,仅次于人口只有30万的冰岛小。

不论是首都赫尔辛基,或是偏远北极圈的中学,测验成绩相差不大。

“芬兰没有坏学生,即使最差的学生也很好,”以培育师资闻名的约瓦斯其拉大学(University of Jyvaskyla)教育研究所所长瓦里亚维(Jouni Valijarvi)直言,“我们承担不起放弃任何一个人”的后果。

芬兰15岁以下人口逐年减少,将资源导入需要辅导的孩子身上,可以创造最大的国家利益,学得快的人要怎么办?会不会是另外一种不公平?芬兰人自有他们的逻辑:“学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学,学得慢的人更需要帮忙。

”【4】“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

芬兰老师没有赶进度的压力,即使她在大学学芬兰语,讲师也总是要等全部人都学会,才继续教新的课程。

芬兰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说“资优”和“精英”是犯大忌,更不采取“能力分班”。

28岁时在赫尔辛基大学任职的海蒂回忆,她念中小学时数学很好,但老师从来不会公开说她功课好,只是私下悄悄塞几本书让她自己看。

【5】为低收入阶层子女的学习,芬兰的学校组织“特别课外活动”到晚上9点钟,学生一年只需交纳4欧元,优质教育非常普及。

高中教育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差别化教育,不分年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上课,数学课听一年级的课程,美术上三年级的课程。

芬兰几乎没有私塾类的课外补习和辅导。

【6】(二)全民读书是芬兰教育的社会基础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超群,得益于学生经常读报和看书,据统计,61%的学生每天读报,85%的学生每月经常读报,2/3的学生经常参与阅读书报、看动画片和卡通漫画的课外活动,下午四点放学后学生就可以自由读报和看书。

学校通过学校和图书馆一体化鼓励学生多读书,经常组织开展日报、周刊、杂志的纪念活动,颁发读书资格证书,放映外国原版字幕电影。

据“世界新闻协会”(WAN)统计,芬兰学生读报率高达87%,属世界之最【7】。

图书馆是阅读教育的摇篮。

芬兰全国有989个公共图书馆,平均5250多人就拥有一个,人均占有图书馆的比例居世界之首。

中央和城乡政府联合投资建立全国图书馆网络,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完善的网络体系服务。

各图书馆还可根据读者的要求,利用全国图书馆网络从其他图书馆借调图书。

当地图书馆主动为义务教育学校服务,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汽车,免费到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学校服务。

图书馆还有住宿制度,为的是使学生与图书馆紧密接触和体验读书的乐趣。

如此完善周到的免费图书馆网络服务,既保持了芬兰人喜爱读书刊的传统,又能充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据统计,芬兰人年人均从图书馆借阅20种图书和音像制品。

【8】更重要的是,芬兰教育还有一笔幸运资产,那就是他们有一群热爱阅读的国民。

芬兰人在家阅读的传统已传承400多年,是全世界最爱跟图书馆借书的人。

据查,41%的芬兰中学生,最常从事的“休闲活动”就是阅读。

【9】(三)优秀教师是芬兰优质教育的栋梁和保障芬兰教育法规定,所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教师职位,多科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可在职业高中任教。

自1990年起芬兰政府还规定:小学教师如果获取中学教师资格,可以提升月薪100——150欧元。

由于国家重视教育,教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和普遍认同。

教师享有相当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待遇。

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更新知识,各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免费为他们提供在职或脱产培训以及攻读学位。

芬兰10所综合大学均有教育学院,这些学院除开设常规课程外,还根据教育改革需要,增设了教育咨询专业。

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教师的终身培训。

【10】三十年前主导教改的教委会前任主委阿侯(Erkki Aho)曾说,如果不是老师大力支持,配合师资改革决策,芬兰教育绝不会有今天成果。

自1979年开始,教委会就定调,中小学老师属“研究型”,必须具备硕士学历,这是全球最严苛的规定。

师资教育从原本的三年,延长为五年,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 %的师范窄门。

【11】(四)高水平的外语教育是教育竞争力的助推器瑞士国际经营开发院(IMD)分析出: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中,芬兰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欧洲各国堪称第一,这得益于英语母语国家来的教师或相当于他们水平的教师在课堂中以英语会话和写作为主授课。

芬兰的学生有参加体育、音乐、美术的情况,但一般不参加英语、数学、科学等应试课外辅导和补习。

芬兰在全国范围内播放标有字幕的外国原版影视剧,以自小增强和提高文字阅读意识和外语读说能力,芬兰还有一整天播放英语动画片的电视频道【12】。

教师致力于“因材施教”,学生并不惧怕老师,而是当作学习的向导。

初中学生在3年内学习多门外语,学外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率分别是:英语98.0%、瑞典语90.7%、德育21.4%、俄语7.7%、西班牙语1.0%;而高中期间的这一比率分别为:英语99.4%、瑞典语93.4%、德育45.5%、俄语23.1%、西班牙语6.3%,可见芬兰学生在中学阶段就集中学习和熟练掌握多门外语比例和程度【13】。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今天,通过优质外语教学,使国民熟练掌握和运用多门外语意味着快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将直接反映在科技研发、创新能力和国家经济发展上。

三、日韩学者对芬兰优质教育的评价日韩学者在总结分析芬兰“教育第一”的诸多原因后,共同认为芬兰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问和解答问题是芬兰优质先进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一)通过充分挖掘学生个人自发潜力调动学习自主性完成《走出竞争:芬兰教育的成功》一书的日本学者福田誠治说:教师与学校都是一个家庭,教育是福祉的一环,也是福祉的社会实践,学生认为自觉的读书和学习是趣味活动。

芬兰的孩子大度、坦然而身心健康,去什么样的学校,每次考试成绩如何,完全取决于自己,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和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笔者为了考察“世界第一”的芬兰教育,走进课堂后惊奇发现芬兰学生竟然在课堂中编织,这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能力。

作者为了完成这本书,有一年竟去了6次荷兰。

作者还认为日本学习和效仿美国,中小学生的学力下降,目前又回复考试、打分、排序的传统做法,而芬兰并没有采用竞争方式,而是重视挖掘个人自发潜力,在国际学力评估测试和国家经济发展中都屡获第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