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医学剑新2010年3月 第7卷第7期Medical lnnovatiolq of China.March.2010.Vo1.7 No.7
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臧利 王付玲高艳红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手术;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笔者所 在医院神经内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大量脑出血,取得良好效 果。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 月大量脑出血患者59例,其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45~ 70岁,平均61岁,出血量30—60 ml。 1.2治疗方法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30例,侧脑室穿刺引 流术19例,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侧脑室引流术l0例。 2结果 术后完全恢复lO例,一侧轻瘫22例,单瘫7例,一侧肢 体偏瘫7例,重度瘫痪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2例。 3护理措施 3.1脑部引流管的护理(1)每日应观察脑部引流液颜色、 量,若每日超过200 ml,应抬高引流管约至20 cm;引流液颜 色若由暗红色转为鲜红色,提示脑内有继续出血,及时通知 医生,必要时复查头颅CT,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 压变化。(2)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扭曲、受压。(3)每 日定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 止管内引流液逆流引起颅内感染。 3.2胃管的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损伤、意识不 清等原因造成吞咽反射迟钝或丧失而不能进食,为使患者达 到治疗、供给营养及水分的目的,从而为患者留置胃管。留 置胃管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脑出血患者可引起 上消化道出血,对术后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抽吸胃管内容物, 观察其颜色、性质,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2)间隔2 h鼻饲 一次,每次鼻饲量200 ml,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合理营 养。(3)患者出现返流,抬高床头,叩背,减少鼻饲量。(4)胃 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30 d,应每月更换一次。 3.3尿管的护理脑血管患者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时,常 留置导尿管。(1)导尿后先放1000 ml,30 rain后再次放尿, 切忌一次性大量放尿,导致腹 急骤下降,影响脑部J衄供。 间隔1—2 h放尿一次,中间关闭尿管,使膀胱正常充盈一空 虚,防止膀胱肌肉萎缩。(2)隔日用生理盐水250 ml内加庆 大霉素l6万u膀胱灌洗,30 min后开放尿管;每El 2次用消 毒液棉球消毒尿道口,防止逆行感染。(3)密切观察尿液颜 色、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及时行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单位:456750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臧利 ・护理园地・
3.4褥疮的护理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 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 疡…。(1)床铺要柔软、清洁、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平整、 舒适。(2)建立翻身卡,每1—2 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 拉、推,并做好交接班。(3)减少物理性刺激,勤清洗皮肤、勤 更换衣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4)给予高蛋白、营养丰富饮 食,改善营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5)对发生的褥疮,应用 95%乙醇适量和龙血竭胶囊混合后治疗。 3.5发热患者的护理大多数患者在术后1~2 d内出现高 热,多为中枢性高热,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不但能取得 较好的降温效果,还可以防止或减轻多器官功能损害。(1)物 理降温,可应用电子冰帽,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减轻脑水肿, 亦可应用冰块、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降温同时应保护 好颈项及胸腹部。(2)药物降温,必要时通知医生,根据病情 可选用不同的退热药物。(3)注意增加水分摄入,防止水分过 度丢失。(4)患者出汗后及时更换床单位、患者衣服,保持皮 肤清洁、干燥。(5)昏迷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 3.6心理护理部分脑出血术后意识清醒的患者常出现忧 郁、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1)耐心的向患者解 释病情,消除患者的疑虑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勇敢面对自 己的疾病,与医护人员配合好,力争取得良好预后。(2)家属 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在护理中尽量争取家属及 其亲友的配合,使家属从心理上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 谈,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积极的态度鼓励支持患者。(3) 要经常巡视病房,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 而采取相应的措施。(4)对昏迷患者,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多 说话、听一些发病前喜欢的音乐等,促进患者早日清醒。 4体会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变化快,致残率和致 死率极高。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的护 理措施同等重要,及时发现患者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可 早期发现脑疝,对抢救患者至关重要。做好床头隔离,避免 交叉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很多患者原发病已稳 定,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 疗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精神负担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陶红,张云高.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1997,12(11):10. (收稿El期:2009—10一l0) (本文编辑: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