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冷水鱼养殖潜力巨大 前不久,在由湖南省渔业协会、湖南省水产学会主办的“2017年湖南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企业代表、养殖户共同探讨冷水养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时一致表示,我国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发展空间巨大,参与国际竞争仍将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据中国水产学会鲑鱼专业委员会资料显示,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有丰富的冷水资源,具备大力发展鲑科等冷水性鱼类养殖的自然条件,据初步统计,上述地区目前可利用冷水资源流量超过5000立方米/秒,养殖冷水鱼的潜力超过50万吨。按此预估,冷水鱼养殖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实际上,我国两大冷水鱼养殖品种鲑鳟鱼、鲟鱼的年养殖量仅为12万吨左右,其中鲑鳟鱼4.7万吨、鲟鱼7万吨~8万吨。因此,开展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发展空间巨大。 鲑科鱼类养殖发展缓慢品种及消费结构需调整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从朝鲜引进虹鳟开始进行鲑科鱼类养殖,八十年代又从欧美国家引进优质虹鳟和其它鲑科鱼类进行推广养殖。目前国内可供养殖的鲑鳟鱼种类包括大马哈鱼属(虹鳟、金鳟、马苏大马哈鱼、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鲑属(大西洋鲑、褐鳟)、白鲑属(高白鲑、目笋白鲑、齐耳白鲑、凹目白鲑、欧洲白鲑)、红点鲑属(花羔红点鲑、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等品种,但养殖量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如2016年,鲑鱼进口量就有约6万吨。 “我国鲑科鱼类养殖前景广阔,但发展却十分缓慢。”研讨会上,中国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徐革锋指出,我国引进鲑科鱼类养殖发展缓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适宜进行鲑科鱼类养殖的冷水资源大多位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落后的山区,当地人消费水平低,鲑科鱼类售价较高,商品鱼养成后在当地的销售市场很小。二是加工、运输技术不完善,鲑科鱼类养成商品鱼后,大部分是在当地以鲜活鱼的方式销售,市场无法扩大。三是国内鲑科鱼类的主养品种为虹鳟,这是鲑科鱼类中经济附加值不高的品种,很难进入宾馆、酒店等高档消费场所。因此,徐革锋认为,国内鲑鳟鱼养殖产业首先需要调整养殖结构,丰富养殖品种,围绕市场和产业需求开发差异化养殖品种。“其实,鲑科鱼类有十几种,但国内一说养鲑鳟鱼就是虹鳟。”此外,他还建议,应保证良种供应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的供给能力以及发展龙头企业,实现养殖准入制度,建立销售订单制和大力发展深2
加工,降低鲜活销售比例。“目前,鲜活销售占冷水鱼消费的70%以上,严重束缚其发展,应向深加工方向转变。”徐革锋以北京一家鲟鱼养殖企业走深加工路线后的效益变化为例,表明冷水鱼类产品调整消费结构的必要性。 徐革锋介绍,目前,1吨活鲟鱼的收购价为2.5万元~3万元,如果进行“鱼文化+休闲食品+深加工”后,可产生惊人的利润:1吨鲜活鱼按胴体比例,可出鱼头225公斤,鱼肉可制鱼松125公斤。目前,鱼头针对产妇销售,用于催乳的效果很好,每公斤可卖70元,累计可达1.5万元;部分鱼松主要针对游客及哺乳期幼儿,每公斤可卖1000元,累计销售额为12.5万元,两部分加起来,销售额高达14万元。 虹鳟鱼产量减少部分企业转养鲟鱼 湖北三江渔业公司董事长易继舫研究员介绍,全球鲟鱼品种共有27种,分布在北半球,集中在里海、黑海与威海地区;另一部分分布于太平洋北部的美洲西海岸与亚洲东海岸,其中我国有鲟鱼8种。鲟鱼属偏冷水性鱼类,可分为鳇鱼类、鲟鱼类和匙吻(白)鲟类。 目前,国内养殖的鲟鱼品种主要为适合鱼子酱生产养殖与加工分割的鳇鱼或大杂鲟(鳇鱼♀×史氏鲟鱼),适合养殖标货(1公斤~3公斤商品鱼)及生产鱼子酱的史氏鲟鱼或史杂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鱼),适合养殖标货的西伯利亚鲟或西杂鲟(史氏鲟鱼♀×西伯利亚鲟)以及匙吻鲟。其中,用于标货养殖存在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用于鱼子酱的养殖存在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效益高的特点,用于游钓养殖则存在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 就养殖模式而言,根据水源与养殖环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流水池和池塘养殖是目前最常见的养殖方式,适合养殖标货;二是网箱养殖,适合鱼子酱生产养殖;三是工厂化养殖;四是适合匙吻鲟养殖的池塘养殖。 据了解,虹鳟鱼养殖受病害影响产量减少,现在不少冷水鱼养殖企业纷纷转养鲟鱼。 冷水鱼料市场容量约14万吨60多家饲企抢市场 笔者从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麻祖云获悉,目前国内冷水鱼(鲑鳟鱼、鲟鱼)料市场容量约为14万吨,涉足冷水鱼料生产的饲料企业有60多家,国外企业主要是丹麦拜欧玛、丹麦爱乐水产、智利三福。出于3
认可冷水鱼养殖发展前景以及作为差异化或盈利型产品经营,饲料企业在2013年~2014年大规模涌入冷水鱼料市场,现在参与的企业预估还会增加。 与常见的鱼料档次以蛋白质含量来分级不同,冷水性鱼料的档次以脂肪含量来分,一般20%脂肪含量以下为一个档次,20%~25%为一个档次,25%以上为一个档次。目前,国内的饲料企业大多生产20%脂肪含量以下的饲料,也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浑水摸鱼”型产品较多的市场。养殖户对饲料产品识别度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养殖品种杂乱,如鲟鱼就有几类纯种和各类杂交种,各品种之间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存在差异;二是在冷水鱼养殖中,溶氧、水温非常关键,对饲料的投喂效果影响很大;三是不少养殖户是跨界者,在养殖管理上相对粗糙;四是养殖模式上,如有些养殖户采取农家乐的方式销售成鱼,因获利较高,他们对饲料成本不太关注。 我国冷水鱼养殖产业分工不是很明确 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KennethDirst指出:中国冷水鱼养殖产业分工不是很明确,有的苗场自己买卵回来孵化,这样所承担的风险很大。直接买水花回来风险比较小,虽然可能会贵一点,但相比整个养殖成本来说,是可以忽略的。养殖过程中,如果不清楚需要投喂多少饲料,可以先投4天~5天的饱食量,然后在此基础上减少15%~20%的投喂量就是最佳投喂量,此时饲料拥有最佳性价比。 冷水鱼养殖选址、设计、水源等是关键点,中国冷水鱼养殖区的设计一般都是养殖池比较多,通道设计比较窄,养殖密度相对低;而在丹麦,渔户一般会将通道设计的比较宽敞,方便操作,养殖密度高,养殖池数量少。事实上,只要设计合理,管理适宜,营养搭配均衡,高密度养殖是没有问题的。 据介绍,BioMar公司的冷水鱼系列配合饲料,无论从饲料饵料系数、鱼体健康程度、商品鱼品质风味、养殖综合成本、耐长途运输等方面的效果反馈都很好。尤为重要的是,该产品对氮磷排放方面的研究积累和配方设计对水质污染排放影响很低。 青岛海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刘俊花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水处理主要包括大颗粒物及悬浮物的去除、氨氮去除、脱气、杀菌消毒、增氧技术、水温调控等六大方面,其中悬浮物和氨氮去除是主要解决重点。悬浮物主要是由残饵、成形4
粪便破碎之后形成,目前去除设备有微滤机、蛋白分离器和固定式滤床等;氨氮主要由残饵、粪便及有机物的分解形成,去除方法一般有空气吹脱、生物处理、臭氧氧化等。 冷水鱼养殖发展应定位高端高质高效益 湖南省渔业协会冷水鱼分会会长、湖南湖源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爱民说:冷水鱼养殖发展应定位高端、高质、高效益的特种水产养殖,因为冷水鱼养殖企业是一个资源依托性很强的企业,稀缺的冷水资源决定了行业的发展规模,在整个水产行业的比重很低,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冷水鱼的品种不多,但所有的冷水鱼都是名贵鱼,本身的口感、营养成分都优于常规鱼;冷水鱼养殖的水源很洁净,且冷水鱼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常规鱼,所以冷水鱼更容易实现绿色健康的养殖模式;冷水鱼的养殖成本远远高于常规鱼。目前,冷水鱼养殖存在缺乏行业标准、缺乏行业的规范约束以及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 当前我国冷水鱼养殖除了市场行情变化、饲料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外,还面临更多的挑战。冷水鱼养殖地区,受环境保护的制约越来越严厉,如西部地区的水库、湖泊养殖,对饲料投喂二次污染环保要求愈来愈高,未取得环保证不得开展养殖,日趋高企的养殖成本以及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等,对从业者来说都是考验。对此,通威拜欧玛(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麻祖云表示,这也将从另一个角度迫使养殖群体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上规模、高效率、讲环保、重安全、求品质、创品牌、可追溯的养殖企业必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赢家。
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我国冷水性鱼类是特指典型冷水性的鲑鳟鱼和亚冷水性的鲟鱼及裂腹鱼类等。与大宗淡水鱼相比,由于其只能生活清净无污染的冷水中,生存决定了其有机无公害的产品品质;又由于冷水性鱼类大都蛋白含量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肌间剌、易加工,富含EPA 和DHA 等不饱和脂肪酸等特点,其产品形式如世界著名的鲑科鱼属鱼类和鲟鳇鱼,不但肉味鲜美,鱼卵制成的鱼籽酱,营养极为丰富,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高端水产食品。并因含有软骨素、EPA 和DHA 等多种药用成分,成为保健品和药物的重要原料。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推崇的健康食品,属于水产品中的极品。 5
FAO 资料(2008)显示,世界鲑鱼养殖年产超过2×106t,仅列鲤科鱼和罗非鱼之后,成为国际三大主养品种,是国际主流养殖和高端水产贸易品种。产品价值是大宗淡水鱼的5~8倍。在当今人们高度关注生活品质和食品安全的今天,正在逐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追捧,产业规模和技术需求在不断提升,为提高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能力。 1.1 我国冷水资源分布 我国冷水水域十分广阔,面积约占内陆总水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北纬28°的怒江贡山到53°的黑龙江省漠河,东经76°的塔里木河口喀什至135°的黑龙江省抚远之间的北部高山、高原及山区的蕴藏着丰富冷水,覆盖着黑龙江、青海、西藏、新疆和部分的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和自治区等地。适合冷水性鱼类生长的湖泊超过6.67×107hm2(100hm2 以上的湖泊2000 多个)。 1.2 我国冷水性鱼类的种类及其主要经济鱼类 我国冷水性鱼类约有88 种(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有大麻哈鱼、鲟鱼、鳇鱼、河鳟、红点鲑、哲罗鱼、细鳞鱼、虎嘉鱼、黑龙江茴鱼、雅罗鱼、狗鱼、大银鱼、裂腹鱼类、重唇鱼、江雪等50 余种。冷水性鱼类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方便食用、易于深加工等特点。世界著名的大麻哈鱼和鲟鳇鱼鱼卵制成的红鱼籽酱和黑鱼籽酱,营养极为丰富,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高端水产食品。 1.3 产业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及来源 在鲑鳟鱼产业生产中,鲑鳟科养殖品种主要是从不同区域引进的虹鳟、金鳟为主,亲缘主要来至于美国、挪威、芬兰、日本、朝鲜等不同品系,还有应用上述五个品系通过家系选育培育出的两个优良品系渤海1 号、2 号,还有通过传统群体方式选育出的虹鳟、金鳟等品种,主要提供苗种生产单位:有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鱼试验站、甘肃省鲑鳟鱼引种育种中心(甘肃省临夏)、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北京怀柔)、新疆天润赛公司、山西水产研究所冷水鱼试验站、河北省涞源冷水鱼试验站等生产厂家。全年可提供苗种6.8×107 粒。 近年来鲑鳟鱼生产的发展趋势朝着从国外进口全雌三倍体鱼卵的方向发展,由于全雌或三倍体是不育品种,因而其肉品质高、生长速度快受到产业的亲睐,成为新建鲑鳟鱼生产企业的主打品种,社会年需求量在1000 万粒。主要供应厂家有北欧玛生物有限公司、北京市水质优有限公司等水产贸易公司。 在鲟鱼产业生产中,鲟科鱼类养殖品种主要以我国土著品种和引进品种两类为主,主要土著品种有史氏鲟、达氏鳇、达史杂交品系。引进品种有小题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欧煌等品种。主要苗种生产企业有北京鲟鱼工程繁育中心、成都日兴特种鱼试验中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