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改革建议
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尽管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
但面对国内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三农”问题始终是进一步发展经济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金
融市场的发展,可以预测在我国这个农业发展中国家里, 农村金
融市场带动农村发展必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线路之一。
融市场发展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一些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相当的成熟了。 以美国为例, 它建
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 融体制,具有
渠道广、性质多样,既分工又合作以及竞争性的独特特点。此外, 还设立了多种政府的农
贷机构以强化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与监管力度。 再从日本来
看,尽管日本传统农业发展面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农业劳动力减少等挑战,但
其农村金融的发展却给整个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具备了其明显的特 点:第一,
不以赢利为目的;第二,坚持农民自愿、自主、互助和互利的原则
;
第三,与国家的财政政策、农业政策密切配合;第四,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 助。最
后,可以从与我国情况很相似的印度来看, 同样是人口众多的亚洲发展中 国家,印度的
农村金融也有了自身的特点: 一是政策性金融定位合理,充分发挥 兼具财政性融资、商
业性金融和部分金融监管的特殊功能; 二是重视发挥国有
大商业银行在支农服务中的作用; 三是农村合作银行发挥其点多面广优势, 成
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力量;四是成立了服务于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和特殊领域 且功能明
确的专业银行; 五是实行农村金融的“领头银行”计划。可以看到,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农村金融的发展都必须结合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来, 并且政
府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整个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则在于发展农村经 济,所
以,未来的定位应该也要始终坚持这一点。
回观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 国农村
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 是“三农”贷款
持续增长。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仍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和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仍
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表现为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营 业网点覆盖率低下,金融服务的
便捷化程度低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 金融服务的能力,呈现出农村金融供不应
求的紧张局面; 二是农村资金非农化倾 向仍比较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
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 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 导致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三是农
村金融服务单一, 特别是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多数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仍局限于传
统的存贷 业务,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则缺乏创新, 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
力 严重不足,而一些非正规的民间金融由于较符合农民需求, 发展较快,但同时潜 在风
险也较大。此外,对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补偿上,农民的参保意识低下,金 融机构也不愿
在此业务上投入过多。 四是农村金融立法严重滞后,管理监督机制 不完善。金融市场本
身的高风险要求必要的法律和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然
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由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对法律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 足。
可以看到,我国未来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还很崎岖, 基于此,关于我国农村
金融市场的改革我的建议是:
而近几年随着我国
发展农村,特别是以
因此,对我国农村金
第一,鼓励农村金融市场的创新。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 培 育和发
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 信贷组织。鼓励
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 以满足对农
村金融的需要,从而使农村金融服务跟上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要发挥财政在金融支农中的 作用,
建立国家对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 对开展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提 供贴息,降低
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 此外对农村 信用社、农村合作银
行也应实行适当的减税政策。从而积极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组 织在农村金融特别是信贷业务
中的作用。
第三,加强各类金融机构的分工合作。一是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 把农
村信用社真正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 构。二是强化政
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充分 发挥其为 三农”服务
的政策性银行功能。三是对于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 应健 全风险内控机制,积极拓展
贷款业务,增加农村地区资金的有效供给。 四是农业 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
服务方式, 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前提下,进一 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力
度。
第四,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多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看,民间借贷关系 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要加强监控,规范民间借贷,积极引导农 民合作金融组
织发展,既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 又要加强风 险防范。
第五,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和管理监督机制。 在稳步推进农村金融 改革和
发展的同时,应该强调法律和制度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 用,从而有效的规
避金融市场本身所具备的高风险,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好的服务 于农村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