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Ⅲ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85例临床分析

Ⅲ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85例临床分析

20 福建医药杂志2010年1O月第32卷第5期Fujian Med J,October 2010,Vol 32,No.5 

计量资料用i± 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 

资料数据用Y 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副作用发生 

率,芬太尼组明显高于奈福泮组。详见表1~3。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l=50,i± ) 

注:N组与F组比较,*P>0.05。 

表2两组病人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n=50,i士 ) 

注:N组与F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副作用发生率[例(%)] 

注:N组与F组比较,*P<0.05。 

3讨论 盐酸奈福泮是一种新型的非麻醉性强效镇痛药,化学结 

构属于环化邻甲基苯海拉明,具有与抗帕金森和抗副交感神 

经药物以及抗组胺药类似结构,所以不具有非甾体类抗炎药 的特性。该药主要由肝脏代谢失去药理活性后经肾脏排泄。 

因其无成瘾性和无耐药性、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罕见过敏 

反应等优点,在临床受到一定重视“]。 

阿片类药物一直是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的首选药物, 

但因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呕吐、困倦、尿潴留、皮肤瘙痒等,而呼吸抑制是最危险的 

并发症。奈福泮的抗伤害感受作用涉及阿片能与去甲肾上腺 素能作用,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其阿片能作用是通 

过直接和/或间接激活阿片受体_5]。奈福泮能阻断电压敏感 

的钠离子通道,使突触前水平谷氨酸释放减少,突触后谷氨 

酸受体激活减少,神经元兴奋性降低_6]。奈福泮的镇痛性质 

Ⅲ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85例临床分析 不同于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药,起效迅速为其明显优点,特 

别是用于术后镇痛l_7]。本研究用4.8 mg/kg奈福泮PCA, 

与芬太尼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镇痛效能与芬太尼 

相似。 

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亦较高,一般发生于 

用药初期。Okamura等 在颈椎棘突手术的病人用芬太尼 

进行PCA,并研究伴随的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 

男性患者为34 ,而女性患者竟高达68 。芬太尼静脉镇 

痛升高血浆胃动素水平,可能是芬太尼静脉镇痛增加术后恶 心呕吐的机制 ]。本研究芬太尼组的PONV发生率为16 , 

而奈福泮组PONV发生率为8 。Heel等l_3 报道奈福泮引 起PONV的发生率可达1O ~3O ,本研究结果与其相近, 

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奈福泮组发生1例出汗、兴奋、难以 

入睡的副作用,可能与其结构上的抗副交感神经特性有关。 

总之,奈福泮用于静脉术后自控镇痛的效能与芬太尼相 

似,但奈福泮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 

参考文献 

1 Sunshine A,Laska E.Nefopam and morphine in man[J].Clin Pharmacol Ther,1975,l8:530 534. 2 Mok MS,Lippmann M,Steen SN.Comparison of intravenous nefopam versus morphine for the relief of postoperative pain[J]. Clin Pharmacol Ther,1 979,25:237-238. 3 Heel RC,Brogden RN,Pakes GE,et a1.Nefopam:a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herapeutic efficacy[J]. Drugs,1 980,9(4):249-267, 4 Bhatt AM,Pleuvry BJ,Maddison SE.Respiratory and metabol— ic effects of oral nefopam in human volunteers[J].Br J Clin Pharmacol,1981,11(2):209—211. 5 Gray AM,Nevinson MJ,Sewell RD.The involvement of opioi— dergic and noradrenergic mechanisms in nefopam antinociception [J].Eur J Pharmacol,1999,365(2-3):149—157. 

6 Verleye M,Andre N,Heulard I,et a1.Nefopam blocks volt— age——sensitive sodium channels and modulates glutamatergic trans—r mission in rodents_J].Brain Res,2004,1013(2):249—255. 7 Guirimand F,Dupont X,Bouhassira D,et a1.Nefopam strong— 

ly depresses the nociceptive flexion(R(1lI))reflex in humans [Jj.Pain,1999,8O(1-2):399—404. 8 Okamura K,Sanuki M,Kinoshita H,et a1.Study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ccompanying intravenous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 sia with fentanyl after cervical spine surgery[J].Masui,2003, 52(11):118卜1185. 9刘涛,熊源长,王英伟,等.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血浆胃动素的 影响L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5):274—276.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肿瘤外科(福州350001) 林孟波 薛芳沁 王金泗 

【摘 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Ⅲ期胃 

癌85例行新辅助化疗+手术与70例常规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结果 化疗的有效率为55.3 。新辅助化疗+手术组3年、 

5年生存率分别为53%、41

 ,常规手术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 、17.6%,两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建医药杂志2010年10月第32卷第5期Fujian Med J,October 2010,Vol 32,No.5 

Ⅲ期胃癌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预后好。 

【关键词1胃癌;新辅助化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1 R735.2;R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002—2600(2010)05—0020—03 

胃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往的治疗多以手 

术+辅助化疗模式 手术无法切除则转内科行化疗或其他治 

疗。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即为Ⅲ、Ⅳ期,即使是手术切除但术 

后仍易复发转移,总体预后差 1]。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均 

对术前新辅助化疗进行了研究,成为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 

一。本文总结我院肿瘤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 

85例Ⅲ期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与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 

的7O例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 

Ⅲ期胃癌患者155例,所有病人均符合下列标准:(1)术前 

均经胃镜检查,活检证实为胃癌患者。(2)按临床分期及术 前cT检查均考虑为Ⅲ期,且CT阅片认为根治切除较困难 

者;无肝、肺、骨、脑等器管远处转移者。(3)未经抗肿瘤 

治疗的初治者。(4)术前检查无手术、化疗禁忌者。(5)术 前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新辅助化疗的意义、方案、风 

险,同意后入组。常规手术组7O例,男47例,女23例; 

年龄45~75岁,平均58.6岁。新辅助化疗+手术组85例, 男58例,女27例;年龄4O~76岁,平均56.9岁。 

1.2方法:(I)常规手术组:术前常规检查,评估无手术 

禁忌行手术治疗。(2)新辅助化疗+手术组:行相同的检 查,评估后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顺铂+ 

氟脲嘧啶+亚叶酸钙(DCF方案):第1天静滴多西紫杉醇 

75 mg/m。;第1~3天,顺铂总量8O mg/m ,分3天静滴; 

5-Fu 2 400 mg/m。,微量泵泵入持续46 h。每3周为一周 

期,共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再行CT检查,对比评估 

后行手术治疗。 1.3检测指标:(1)CT影像学评估,测量病灶大小及淋 

巴结转移灶大小。采用WHO推荐的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 

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 (NC)、进展(PD)。(2)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变和化疗 

副反应及肝肾功能、血象、癌胚抗原等。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比较采用分层卡方检验,标准为 0.05。生存率统计 

采用寿命表法。 

2结果 2.1影像学结果:经CT检查,经新辅助化疗后85例患者 中,CP 3例(3.5 ),PR 44例(51.8 ),NC 23例 

(27.1%),PD 15例(17.6 );化疗有效率为55.3 。 

2.2临床结果:新辅助化疗组85例患者中,有53例出现 

临床症状缓解,表现为食欲增加,进食后腹胀感减轻或消 失,上腹痛减轻或消失,体重有所增加。化疗反应为恶心、 

呕吐、腹泻均可耐受;主要副作用为脱发和白细胞降低,白 

细胞降低大部为Ⅲ、Ⅳ度达75.3 (64/85),经预防性使 

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后均可恢复正常。无延长化疗周期间隔或 

减少化疗剂量的情况。 

2.3手术切除率:两组中行根治切除、姑息切除、探查术 

例数和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例(%)] 21 

注:每种术式两组对比P<0.05。 

2.4生存率统计:用寿命表法统计,两组1、3、5年生存 

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 

注:3年、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自1982年Freic27首先提出了新辅助化疗的概念,至今 

已有2O多年历史。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进一 

步提高胃癌外科的综合治疗疗效r3],甚至美国的Sloan Ket— 

tering癌症中心认为新辅助化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标准 

疗法 。 

2005年第41届ASCO会上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 心的Ajani教授_5]报告的TAX V325 1]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 

明DCF方案,CR 1.8 ,PR 34.9 ,RR 36.7 ,PD 16.7 0.4;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乏力和胃肠道反应, 

Ⅲ/Ⅳ度乏力、黏膜炎、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1.3 、 

20.8 和2O.4%;H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82.3 。其中粒 

细胞缺乏性发热或粒细胞缺乏性感染发生率为3O%。本组 

结果中,CR3.5 、PR51.8 ,化疗有效率55.3 ,化疗 

反应中,粒细胞减少,Ⅲ/Ⅳ度为75.3%,同时患者有不同 

程度临床症状缓解,身体状况改善为根治性手术切除创造了 

条件,也为术后化疗提供了依据。 

中晚期胃癌应用新辅助化疗优点在于:(1)使肿瘤体积 

缩小或降期,提高绝对性根治切除(Ro)手术切除率;(2) 

消除潜在微转移灶,减少术中播散,减少术后转移、复发; (3)提前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合理选择敏 

感药物;(4)对于部分恶性程度高、浸润范围广、进展快的 

胃癌,可有稳定或改善肿瘤情况的作用。本资料显示,新辅 

助化疗+手术组手术切除率为82.4 ,根治手术率65.9 ; 而同期常规手术组的手术切除率为7O ,根治手术率 

47.1 ;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生存率方面,新辅助化疗+手术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3%、41 ;而常规手术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 、 

17.6%,两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总之,当前虽然胃癌的检查手段不断完备,但早期胃癌 

发现率仍较低,8O%~9O 是进展期胃癌,其中Ⅲ、Ⅳ期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