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英语教学方法探讨反思无效教学很必要落实有效教学并不难在平日教学过程中,只要仔细反思就会发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是很常见的。
如何把有效教学切切实实的落实在教学中呢?这已经成了中小学教师们目前密切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话题,在理论界也是“百家齐鸣、百家齐放”的状态,而且已经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对此,我的体验是:反思无效教学真的是很有必要,而且落实有效教学并不难。
实施有效教学悄然成了中小学教师们目前密切关注又极想落实在教学行动上的热门话题,对此话题,在理论界也是“百家齐鸣、百家齐放”的状态,而且已经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
而且,我的体验是:在平日的教学中低效无效教学现象真的很常见,我应该努力培养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让自己在教学中尽量少犯“善良的错误”,随时审视自己教学的有效度,把有效教学切实地落实应用到教学实践上。
这里我引用一段肖成全老师《有效教学》书中的一段话,“有人把世界上的教师分为四种。
第一种老师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的浅显易懂。
这是高效教学的老师。
第二种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的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就要费点劲。
这是尚能进行有效教学的老师。
第三种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得东西讲出来,只是教学效益要低一些。
第四种老师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
这种老师只能是无效的。
”对这一段话我深有感触,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在实际英语教学中, 我属于哪一种老师呢?我的课堂用语是否合适?是否多余?我给学生们设置的问题与相关作业是否有效?学生们的学习是否达到最佳的有效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诸多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反思,发现了很多低效甚至是无效教学的情形。
一、课前准备方面一提“有效教学”,我们往往都会想到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有效实际的教学,其实课前准备、备课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课,备课准备阶段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细致充分的备课可以让一堂课上的有条不紊,学生们也会感到很舒服。
如果在备课的内容、环节上不能做到有效实际,那更不用想上起课来会是有效的!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备课过程,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
1. 课前准备课堂步骤环节方面对于这一点,我有时做的并不合理,从而导致了有限宝贵的课堂时间的浪费。
在刚刚走上讲台的最初阶段,经常有时在备课时没能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学情和一堂课的内容量,导致讲完事先准备的内容却发现还没有下课,那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们自己看一看,自制力强的基础好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还是能利用起来的,但据我观察大多数学生就把这段时间当成了提前休息的阶段,思想早已下课。
课后我认真反思这段宝贵的课堂时间的空白不就是一种浪费嘛!即使让学生们自己看也应该课前准备好计划,有步骤有方法的进行啊!不行,这样太危险了!从那以后,我每备一节课都会把这节课安排的步骤与内容简要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按照计划一项一项进行,争取高效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2.课文相关资料的准备方面在备课时,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准备上我也应该再做的充分些,要时常给自己充充电。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在备课方面只注重了课文知识点的准备整理,而忽略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而这些恰恰也是学生们感兴趣长知识的地方,而我以前在备课时却忽略了。
比如我在讲Book7 Module1 Basketball时,文中出现了dream team一词,后来有学生问我dream team的具体含义和与NBA关系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篮球这块知识的疏漏,在课堂上我就顺势给学生们同时也给我自己布置了一项作业,查阅有关资料找出梦之队的具体含义并且了解NBA的具体球队名称以及著名球星。
同学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我在课下也充分的查阅了资料,给自己补上这一课。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先带着同学们解决了这一遗留问题,给他们详细地讲解了dream team的来龙去脉,是出在我的身上,如果把这个问题再细化一些,分几个方面讨论,比如:环境方面的影响,人们心情工作效率方面,交通事故方面,市容市貌方面等。
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方面,这样会不会操作起来更具体了呢?第二节课我又重新带着同学们做了一遍这个问题的讨论,效果果然比第一次强很多,学生们有话说了而且还有针对性。
通过这节课的反思我认识到:好的有效教学模式固然重要,我们要学习采纳,但真正落实操作起来一定要切合实际,多动脑子。
不能说这个模式是有效教学的,这样照着做就是对的,更重要得看是否对学生们的学习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了吗?只照搬模式但却带来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事很可怕的!只有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可操作性的实际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才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3.多媒体教学方面平日讲课中使用多媒体学生们都很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一是能提高课堂速度二是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活跃课堂,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但如何使这种方式更加有效,而不是仅仅陷于满足学生们的感官乐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也反思了自己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误区和需改进的地方。
比如:我在平日教学中,有时没有正确把握课件与教学的主从关系,过于依赖课件。
有时我讲一节课前,事先会做好课件,课堂环节与内容都会在课件上体现,但有时我过分的依赖课件,如果不看课件就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环节该怎么进行,在课堂上就只能是机械地翻课件,这样一来我感觉自己只是机械地领着学生们孤立地进行着学习,我自己缺乏了课堂环节的连接性与课堂知识的前后贯通,这样一堂课失去了连贯性,我相信学生们学起来也会不舒服的,虽然应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这样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方式实在不可取!学生们对知识没形成统一的体系,不知何为重点,对于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就造成了无效教学吗?今后我在教学中应切实运用好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认识到它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组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并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开始总以为有效教学很深奥,但是现在觉得只要在平日教学中多留心多观察,多反思多动动脑子,把有效教学切实贯彻到平日英语教学中还是不难的。
总之,当教学走向低效无效时,我们必须当头断喝:“ 停!Stop!”,我们要在追求教学效率的道路上永不满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俗语真的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究,让我们回归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从学生的需求着手,以学生的满意度为标准,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争取更好的有效的教学效果吧!英语授课主要环节中的有效性I.有效的课堂导入教育学家说: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要求不同的导入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下是经常用到的有效地导入方式。
1.预习导入法。
如果学生对要进行的课文比较陌生,最好在下节课进行新课之前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我在讲BOOK5 Unit4 Carnival一课中,由于学生对西方的狂欢节知道甚少,我设置了What are the important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学生说出几个节日后,引出狂欢节。
找出What’s its origin? What do people do? How about the food and clothes?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再更加深入的探讨。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布置的预习问题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
二是提问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
2.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设置谈话主题,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
在Book5 module5中,设置了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s person ? Why do you like him or her? 通过一系列学生的积极回答,然后引出体操王子李宁。
接着问how much do you know him? Want to know more?就这样导入了阅读3.悬念导入法。
挑起学生的好奇之心,当他们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
因此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是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揭开“谜底”中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如BOOK5module3中谈论的蒸汽船上发生地故事:look at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What is the boy pointing at?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pair work) what happened? 一步步的使学生思考猜测,进而通过速读寻找答案。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导入。
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VCD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
同时大量的图片也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的运用。
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和图片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更直观地导入到新的知识点。
直观导入法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
比如在 book7 module3中,播放电影《雾都孤儿》的一个片段会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反响,教师要抓紧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告诉学生本课也是学习Oliver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5.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对于学习一些历史事实或人物传记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一些有关图片,或者播放一些有关的录像。
比如在学有关二战的一篇文章,就应该利用问题和图片等充分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II.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设置1. 阅读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纳为五种:1)有关文本字面意义的问题2)对文本进行综合概括的问题.3) 引导推论的问题。
4)引导评价文本的问题。
5). 引导学生对文本发表个人意见的问题。
所以有关问题的设置要遵守由表及里,有简到难的规则。
关于这些问题的设既要有统领全文的问题,也要有细节讨论。
以book5 module 3为例,先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make predictions (看图猜测) ,然后查找事情发生的经过,高潮和结局,理清文章脉络。
再次基础上,再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动作和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得出结论Huck: brave, clever,able, curious Jim: timid, friendly, helpful。
进而通过小组讨论,给故事续写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