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核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

正常人血片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1],但由于某些疾病的原因,常发生有核红细胞出现
于外周血或静脉血的现象[2].为了解血象分类中出现有核红细胞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无
锡一院中心实验室及血液科对100例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的病例
进行观察,探讨其病因及临床意义.

选择无锡一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
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血常规分类中发现有核红细胞的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
龄2~84岁.1.2 检测方法

1)取外周血或静脉血5μL推制厚薄适宜及头、体、尾清晰的血片,待干后用瑞氏.
2)采用姬姆萨复合染液染色10min,用水冲洗染液,待干后选择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分
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3)同时记录检出有核红细胞的个数(即有核红细胞个数/分类100个白细胞).
2 结 果
100例血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的患者,经诊断
分布于12种疾病.该100例均为未经治疗的初诊病人,后经临床、骨髓像、免疫分型、
染色体分析及其它有关检查后确诊的患者,见表1.

表1 检出有核红细胞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
Tab.1 Distributionofdiseaseinwhichnuclealedred2cellwas
detected
疾病名称例数有核红个数/分类100个白细胞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6除外)211~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1~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81~10多发性骨髓瘤21~3骨髓纤
维化210~35骨髓转移癌41~4恶性组织细胞病51~3溶血性贫血165~28失血性贫
血22~15缺铁性贫血112~8巨幼细胞性贫血152~9急性红白血病(M6)1251)由表1
可见,血片中有核红细胞检出率较高的疾病依次为骨髓纤维化、溶血性贫血、急性红白
血病(M6)、失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5种,其有核红细胞检出率>10
个/分类100个白细胞.其余7种疾病有核红细胞检出率<10个/分类100个白细胞,其中
有核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偶见原红、早幼红细胞,但M6除外.

2)骨髓纤维化时机体可代偿性髓外造血[3],主要为脾脏造血,由于髓外造血缺少屏障,幼
稚细胞易进入血循环,故血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且比例较高,并可见泪滴
状红细胞.由于骨髓纤维化,骨髓穿刺经常失败,干抽或仅见少量造血细胞,骨髓活检则提
示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3)当诊断患者患有急性红白血病(M6)、恶组、骨髓转移癌、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
瘤、MDS时,由于其骨髓屏障受到破坏,使有核红及幼稚细胞进入血流,特别是当M6、
MDS及急性白血病的患者血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时,可能出现比例不等的幼稚细胞.发
生M6时,血片中除可见原粒、早幼粒细胞外,还可见比例较高的原红、早幼红细胞,且伴
有细胞形态异常.当观察患有MDS、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片时,在见到幼稚细胞的同时,
尚可见少量的中晚幼红细胞.4)当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
大量破坏或丢失,使骨髓代偿性增生旺盛,加速释放有核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且比例较
高.前者易见红细胞形态异常,状若球形、椭圆形的红细胞增多,同时可见成熟红细胞的
碎片、点彩红细胞、豪乔氏小体等改变,血清胆红质升高,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少数病
人可达50%以上.在观察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血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
胞,其机理是骨髓代偿性增生,使少量有核红进入血流,缺铁贫时成熟红呈小细胞低色素
改变,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一般不超过10%.巨幼贫时成熟红细胞胞体大,中央淡染区消
失,部分成熟粒细胞中可见类巨幼变或分叶过多的现象.

5)血液病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血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观察血液
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可以说若没有血片观察,就难以早期确诊血液病[4].现在临床
检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既省时又省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得出的分类结果虽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无法替代肉眼镜下的形态检查[5].临床上因忽视血片分类而被漏
诊、误诊的病例屡见不鲜,检验人员应加强细胞形态学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识别各种有核
红细胞及幼稚细胞的业务能力.

4 结 语
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与某些血液疾病密切相关,且不同血液病的患者其有核红细胞
的检出率也不同.因此,临床上若在患者血片中发现有核红细胞时,应引起重视并综合分
析原因,注意有核红细胞的数量及是否伴有幼稚细胞,这样可及时为患者做骨髓检查或其
它相关的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见到,在出生1周之内的新生儿外周血中可见到少量。成
人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可见于:①增生性贫血:最常见于
各种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低色素性贫血。
以出现晚幼红细胞或中幼红细胞为多见。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中
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②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稚红细胞异常增生并释
放入血,以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为多见;③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时,脾、肝、
淋巴结等组织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这些组织因缺乏对血细胞释放的调控
能力,幼稚血细胞大量进入外周血。各发育阶段的幼红细胞都可见到,并可见
到幼稚粒细胞及巨核细胞;④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血片中发现有核红细胞说明什么问题?
1、溶血性贫血:RBC被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RBC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
红系 增生,网织红细胞和
部分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说明骨髓有良好 的调节功能。
2、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骨髓充满大量白血病细胞使幼红细胞提前释放,有核
红细胞 以中幼晚幼为主。
3、慢性骨髓增生疾病: 骨髓纤维化使有核红细胞来自髓外造血和纤维化的骨
髓。
4、脾切除: 骨髓中有个别有核红细胞能达到髓窦,当脾被切除后,不能被脾
脏扣留从 而释放入血[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