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化气芳构化工艺研究

液化气芳构化工艺研究


绝热移动床 Ga /MFI 500 ~600 ~0畅4
等温固定床
绝热固定床
改性 HZSM -5 改性纳米 ZSM -5
450 ~540
500 ~600
0畅1 ~0畅4
0畅3 ~0畅5
空速 ( WHSV) /h -1
原料 产品方案 BTX 收率 /% 再生方式 再生周期
~4
丙烷、丁烷 BTX ~60
连续再生 连续再生
48%、 5%、 0畅5%。 催化剂再生部分与 GAT -I 工艺基本相似。 也是采用氮气
中配空气的方式对失活催化剂进行烧焦再生, 并设置再生气干 燥及脱硫器。 再生系统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 再生气循环使 用。 开始进行烧焦作业时, 需对系统进行热氮气吹扫, 当循环 氮气中氧含量小于 0畅5%( φ) 时, 然后配比一定量的空气进行 烧焦。 当反应器没有温升时, 烧焦再生过程结束。
摘 要: 液化气芳构化生产 BTX 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工业应用的液化气芳构化技术主要有 Cyclar 工艺、 GTA -I 工艺、
Nano -forming 工艺三种。 通过比较研究这三种工艺的有关工艺操作参数及技术经济指标, 液化气深加工企业在选择液化气芳构化 技术时, 需结合企业自身情况, 建议采用 Cyclar 工艺或者 Nano -forming 工艺。
~0畅3
~0畅5
富含烯烃液化气 富含烯烃液化气
BTX
BTX
~49 反应器切换
~48 注
副产液化气回炼
副产液化气 不回炼
副产液化气 不回炼
设备投资



规模效应 /
( 万吨 /年)
>40
<20
<20
5 结 论
通过研究, Cyclar 工艺与 Nano -forming 工艺具有一定的优 势。 对于液化气来源比较困难的企业 , 建议采用 Cyclar 工艺, 使 液化气原料中的丁烷组分也可以得到利用, 而且原料也不需要 进行提纯处理, 但是由于 Cyclar 工艺反应再生系统复杂, 投资加 大, 一般适用于大型装置; 对于液化气来源比较容易, 或者丁烷 有其他利用途径的企业, 建议采用 Nano -forming 工艺, 该工艺 具有操作周期相对长、 投资低等优点。 GTA -I 工艺来源于劣质 汽油改质技术, 在液化气芳构化生产 BTX 方面应用不多。
第 42 卷第 16 期 2014 年 8 月
生产技术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液化气芳构化工艺研究
Vol畅42 No畅16 Aug畅2014
吕绍毛1 , 蒋 静2 , 李 季1 , 李菲洋1
(1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锦州设计院, 辽宁 锦州 121001; 2 锦州市财经学校, 辽宁 锦州 121001)
关键词: 液化气; 芳构化; 苯; 甲苯; 二甲苯
中图分类号: TE6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 -9677(2014)016 -0128 -02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LPG Aromatization
LV Shao -mao1 , JIANG Jing2 , LI Ji1 , LI Fei -yang1 (1 Northeast Refining & Chemical Engineering Co 畅, Ltd畅, CNPC, Jinzhou Design Institute , Liaoning Jinzhou 121001; 2 Jinzhou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Liaoning Jinzhou 121001, China)
催化剂再生部分采用氮气中配空气的方式对失活催化剂进 行烧焦再生。 由于再生气需要干燥及脱硫, 因而再生部分设置 再生气干燥及脱硫器各一台。 再生系统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 再生气循环使用。 再生时再生系统中应充满氮气, 并补进一定 量的空气, 以保证再生气的氧含量。 再生气干燥剂在使用一段 时期后需要再生以脱除干燥剂吸附的水分。 再生气脱硫剂的更 换时间为两年, 装置运行两年后将其卸出更换新脱硫剂。
表 1 常见液化气芳构化技术比较 Table 1 The compare of LPG aromatization technology
工艺方法
Cyclar
GTA -I
Nano -forming
技术来源
BP /UOP
洛阳石化 工程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
反应器类型 催化剂
反应温度 /℃ 反应压力 /MPa
最早工业化的液化气芳构化技术是 Cyclar 工艺。 1983 年英 国石油公司 (BP) 及 UOP 共同开发成功, 采用该工艺的 4 万 吨 /年工业示范装置于 1989 年 9 月在苏格兰开工, 第一套 40 万 吨 /年工业化装置于 1990 年在同地投产。 Cyclar 工艺是将烷烃 ( 主要是丙烷及丁烷混合物) 选择性地转化为高附加值 BTX, 原料烷烃首先要经过脱氢反应生产烯烃, 然后烯烃进一步转化 成芳烃。 Cyclar 工艺反应再生系统与 UOP 公司的石脑油铂重整 工艺反 应 再 生 系 统 基 本 相 同。 Cyclar 工 艺 操 作 温 度 500 ~ 600 ℃, 操作压力 0畅4 MPa, 质量空速 4 h -1 左右[4] 。 反应生成 物中氢气、 干气、 BTX、 重芳烃、 烧焦损失质量分率分别大约 7%、 27%、 60%、 5%、 1畅0%。 由于脱氢反应需要较高的反应 温度以提高反应速度, 导致较多烃类发生裂解生成干气, 因此 Cyclar 工艺原料一次利用率低, 一般需将副产的低烯烃含量液 化气回炼, 以提高原料液化气的利用率[5] 。 由于应用了移动床 反应器、 催化剂连续再生和副产液化气回炼等技术, 芳烃收率 较高, 造成建设投资高, 因此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大规模装置。
Key words: LPG; aromatization; benzene; toluene; xylene
苯、 甲苯、 二甲苯 ( BTX) 是重要的 基 础 化 工 原 料。 目 前 BTX 主要来源于石脑油铂重整工艺和裂解制乙烯工艺。 由于我
1 Cyclar 工艺
国石脑油芳烃潜含量低, 石脑油铂重整装置提供 BTX 数量有 限; 裂解制乙烯装置副产 BTX 少, 同时由于原料轻质化现象日 趋加剧, BTX 产率越来越低。 近年来, 我国合成纤维、 合成树 脂、 合成橡胶等行业快速发展, 对 BTX 的需求快速增长, 每年 需进口大量 BTX 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4 液化气芳构化技术比较
近年来,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顺利实施, 页岩气及煤层气行 业快速发展, 天然气成为燃气重要来源, 大量碳四不再作为燃 气使用, 碳四高附加值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液化气芳构化技 术, 既是一种碳四高附加值利用方案, 也能为市场提供紧缺的 BTX, 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10] 。 由于液化气芳构化 技术种类繁多, 各技术区别较大, 碳四加工企业需结合自身条 件, 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液化气芳构化技术。 表 1 分别列举了 Cyclar 工艺、 GTA -I 工艺、 Nano -forming 工艺三种工艺参数, 包括操作温度、 操作压力、 BTX 收率、 建设投资、 生产周期等 方面。
近些年, 轻烃芳构化 (液化气、 轻石脑油、 凝析油等芳构 化) 生产 BTX 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广 泛, 我国相继建成投产的轻烃芳构化装置超过 10 套。 与轻石 脑油芳构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相比, 液化气芳构化生 产 BTX 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相应的研究与应用也更加深 入。
Abstract: Aromatization of LPG producing BTX had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畅There were three main aromatization technologies of LPG applied in industry , including the Cyclar process , the GTA -I process, and the Nano -forming process畅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ree processes about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and economic -technical index, the enterprises should consider the LPG process condition when select aromatization technology , and the cyclar process or nano -forming process maybe more suitable畅
3 Nano -forming 工艺
Nano -forming 液化气芳构化工艺由大连理工大学开发, 首 套 10 万吨 /年工业化装置已经于 2006 年在山东淄博建成投产。 研究表明分子筛晶粒大小对积碳有较大的影响, 大连理工大学 开发出的纳米分子筛催化剂, 比传统微米分子筛具有优越的抗 积炭失活能力, 催化剂单程连续运转周期可达 30 天以上[8] 。
作者简介: 吕绍毛 (1982 -) , 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工程设计。
第 42 卷第 16 期
吕绍毛, 等: 液化气芳构化工艺研究
129
组份。 2005 年, 在 GAP 工艺的基础上, 开发出 GTA -I 工艺, 用于将富含烯烃液化气转化成 BTX, 并有多套工业化装置采用 该技术建成投产。 GTA -I 工艺采用两组反应器, 每组为 2 台 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 一共 4 台反应器。 每组反应器段间由加 热炉补充热量, 当催化剂活性降低时把原料切入另外一组反应 器, 并对失活催化剂进行烧焦再生。 两组反应器切换操作, 使 整个操作呈连续状态。 反应再生部分设置 3 台加热炉, 分别是 反应进料加热炉、 反应器段间加热炉、 烧焦再生加热炉。 反应 器操作温度为 450 ~540 ℃左右。 操作压力 0畅1 ~0畅4 MPa 左右, 质量空速 0畅3 h -1 左右[6] , 反应生成物中氢气、 干气、 低烯烃 含量液 化 气、 BTX、 重 芳 烃、 烧 焦 损 失 质 量 分 率 分 别 大 约 1畅8%、 16畅1%、 31畅5%、 49%、 1畅1%、 0畅5%。 GTA -I 工 艺 采用金属改性 HZSM -5 分子筛催化剂, 催化剂使用寿命 2 年 以上, 反应再生切换周期大约 10 天[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