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篇 细胞外基质及其及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11篇 细胞外基质及其及细胞的相互作用

3.功能 是构成弹性纤维的主要成份,与胶原纤维相互交
织,维持组织的弹性和韧性,防止组织撕裂和 过度伸展。
4.合成、装配与降解 在内质网合成后以可溶性弹性蛋白原的形式分泌
到细胞外,由赖氨酸之间相互交联转配成弹性 纤维网。降解有弹性蛋白酶催化。
32
三、粘着糖蛋白
粘着糖蛋白是胞外基质中一类多功能大分子, 有多个结构域,各个结构域可与不同的细胞和 胞外基质成分结合;从而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相互黏着。
1.结构:由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核心蛋 白(core-protein)共价结合的高分子复合物。
蛋 透明质酸(中轴)
白 聚
连接蛋白
2.合成 (1)核心蛋白合成(
糖 多 聚
蛋白聚
核心蛋白(单链 多肽)
结合核糖体) (2)核心蛋白 + 糖链
体 糖单体 氨基聚糖(相同 → 蛋白聚糖单体(内质
或不同)
网腔)
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 肌细胞; 各类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雪 旺氏细胞,牙本质细胞
21
(1) 胶原在细胞内的合成 mRNA
在rER附着核糖体中合成多肽, 并进入ER腔
多肽链
在ER腔中, 切去信号肽; 脯氨 酸羟基化,赖氨酸羟基化和糖 基化; 肽链两端加上前肽序列
前链
在ER腔中, 3条链之间相互 交联形成前胶原分子
生有关;
(3)在创伤愈合过程中,愈伤组织局部的FN 过度表达导致瘢痕过度形成。
(4)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表面纤连蛋白受体 异常,细胞粘着力降低,细胞容易脱离组织 而转移。
38
(二)层粘连蛋白 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是胚胎发育过程各种组织基膜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19
表8-3续 几种胶原的分子组成、组织分布和来源
类型 分子组成
组织分布
来源
Ⅴ [21((ⅤⅤ))]2
皮肤,血管,内部器官 平滑肌细胞 成肌细胞

1(Ⅵ) 2(Ⅵ) 血管,子宫,胎盘,皮肤 成纤维细胞
3(Ⅵ)
结缔组织
软骨细胞
Ⅶ [1(Ⅶ)]3
第一节 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
一、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凝胶样基质成分) 二、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纤维状网架成分) 三、纤粘连蛋白与层粘连蛋白(粘着成分)
7
一、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
(一)氨基聚糖
1.结构: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直链多糖(详见表11-1)。
二糖单位:
己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或艾杜糖醛酸 氨基己糖: N-乙酰氨基葡萄糖或N-乙酰氨基半乳糖
重复二糖单位
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 糖 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半乳 糖 葡萄糖醛酸或艾杜糖醛酸*-N 乙酰氨基半乳糖 葡萄糖醛酸或艾杜糖醛酸*-N 乙酰氨基葡萄糖 葡萄糖醛酸或艾杜糖醛酸*-N 乙酰氨基葡萄糖
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
每二糖单位 所含硫酸基
0 0.2~2.3 1.0~2.0 0.2~3.0 2.0~3.0 0.9~1.8
不能形成正常的胶原原纤
维。
2.成骨不 骨骼发育不良,基因突变导致 I 型胶原合成
全综合征 骨质疏松变脆,障碍,结缔组织中I 型胶原
蓝色巩膜,听 含量下降;胶原纤维成熟
力丧失
受抑制,骨结构异常改变
28
疾病
3.类风 湿性关 节炎
4.爱唐 综合征
主要临床症状
致病机制
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 产生了针对胶原
23
❖ Assembly of collagen fibers begins in the ER and is completed outside the cell
❖Abnormalities in collagens can cause serious disorders.
24
(3) 胶原的降解 胶原由胶原酶降解,更新十分缓慢。 胶原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活化因素:创伤、癌变、蛋白酶、纤溶酶 等 抑制因素:结缔组织合成的胶原酶抑制剂、 雌二醇、孕酮
分布:分布于各种组织,尤其在结缔组织中特 别丰富,是细胞外基质的网状结构。
来源:由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 某些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
15
胶原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
组织
脱钙骨 跟腱 皮肤 角膜 软骨 韧带 主动脉
肺 肝
胶原的含量(克/100 克干重)
88.0 86.0 71.9 68.1 46~63 17.0 12~24 10
1.链中不含规则的Gly-X-Y 三肽重复顺序,不形成规 则的螺旋结构;
2.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胶 原分子仍保留球形前肽, 不形成胶原纤维。
27
5.与胶原异常有关的疾病(了解)
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
致病机制
1.维生素 C缺乏症
血管、肌腱、 缺乏维生素C,多肽链中的 皮肤变脆,易 脯氨酸、赖氨酸不能进行 出血(坏血病)羟化反应和糖基化反应,
复层鳞状上皮(皮肤, 口腔, 阴道, 子宫粘膜等)下方
上皮细胞
Ⅷ [1(Ⅷ)]3
弹性软骨,软骨生长板, 软骨周围,骨膜,脊索
内皮细胞

1(Ⅸ) 2(Ⅸ) 透明软骨(与II型胶原纤
3(Ⅸ)
维共存)
成软骨细胞
Ⅹ [1(Ⅹ)]3
增生性软骨(内软骨骨化 增殖中的软
区)
骨细胞 20
3. 胶原的合成、装配与降解 合成胶原的细胞类型:
35
RGD 三肽序列
Arg-Gly-Asp (精aa-甘aa-天冬aa)
36
2.功能 (1)将细胞固定于基质或支持表面; (2)参与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器官发生期的
细胞迁移; (3)血浆纤连蛋白促进凝血及创伤修复。
37
3.纤粘连蛋白与疾病 (1)患肝脏疾病时,血浆FN蛋白量减少; (2)肾小球基膜中的FN蛋白与肾小球肾炎发
组织分布
结缔组织、皮肤、软 骨、滑液、玻璃体 软骨、角膜、骨、皮 肤、动脉 皮肤、血管、心、心 瓣膜
肺,动脉,细胞表面
肺、肝、皮肤,肥大 细胞
软骨、角膜、椎间盘
注:*L-艾杜糖醛酸是由差向异构酶催化糖链中的D-葡萄糖醛酸进行差向异构 化而生成的。
10
(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PG)
25
4.胶原的主要功能
(1)抗牵拉损伤作用:皮肤、肌腱中的胶原;
(2)抗骨折作用:骨骼中的胶原;
(3)保护细胞:腺泡、肌肉细胞周围的胶原;
(4)维持组织、器官完整性:组织、器官表面 和内部的胶原
总体上,胶原与细胞表面整联蛋白结合将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连在一起,在组织构建中起重要 作用。
26
附:IV型胶原的结构特点
糖基化,很少羟基化。不含胶原特有的三肽序 列。
(2)肽链由两种类型短肽(各由一外显子编码) 交替排列构成:
疏水性短肽:赋予分子以弹性。
-螺旋短肽:富含丙氨酸和赖氨酸,负责分子 间交联。
30
(3)肽链呈不规则螺旋、网络和卷曲结构,具 有高度弹性回缩能力;
31
2.分布 主要分布在真皮、韧带、弹性动脉等位置。
4
含量种类差别大、决定组织物理性状适合其功能
含量少:
上皮组织 肌组织 脑脊髓
含量多: 结缔组织
平滑肌
5
2.细胞外基质中的大分子 (1)凝胶样基质成分: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 (2)纤维状网架成分: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 (3)粘着成分:纤粘连蛋白与层粘连蛋白 3.胞外基质成分由该组织的细胞合成和分泌。
6
4
16
17
1.胶原的分子结构 (1)每个胶原分子是由3条肽
链(20多种)绕成的同源或异 源三股螺旋结构;
(2)富含Gly-Pro-Hypro / Hylys三肽重复顺序;
(3)氨基酸的羟基化与糖基化 使肽链彼此交联,稳定结构。
18
2. 胶原的主要类型
20多种链构成已知的19种胶原。常见的是Ⅰ、Ⅱ、 Ⅲ、Ⅳ型。
11
3.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理化特性
(1)在生理pH值下带有密集的负电荷; (2)电荷互斥使分子呈高度伸展状态,形成多
孔亲水凝胶; (3)电负性吸引Na+,Na+结合水,产生膨胀
压。 (4)具有多态性,核心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可以
不同,多糖链的长度和成分可以不同。
12
(三)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的功能 1.形成凝胶样基质,使组织具有弹性和抗压性; 2.对物质转运有选择通透性(基膜尤为典型); 3.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4.细胞表面的蛋白聚糖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5.骨组织中的氨基聚糖有助于钙盐沉积和骨的
2
概述
1.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的关系 (1)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共同构成组织 (2)对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 (3)与细胞代谢、增殖、生长、分化、识别、
黏着、迁移、组织创伤修复等正常生理活动 和异常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4)基底膜是特化的细胞外基质
就像水对鱼、土壤对植物的作用。
3
细胞外基质定义 : 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细胞分泌的由蛋白质和多糖 构成的高度水合性纤维网络凝胶结构。
9
表11-1 氨基聚糖的分子特性及组织分布
氨基聚糖
透明质酸(HA) hyaluronic acid 硫酸软骨素(CS) chondroitin sulfate 硫酸皮肤素(DS) dermatan sulfate 硫酸乙酰肝素(HS) heparan sulfate 肝素 heparin 硫酸角质素(KS) keratan sulfate
第十一章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 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细胞外基质与细胞之间的关系,理解细胞 外基质对多细胞生物组织构建的意义
2.掌握细胞外基质成分中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 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纤粘连蛋白与层粘连蛋 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