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流变

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流变


段的文学主题流变 , 可 以更为直观 的探查余 华小说 创作 中心 的位移轨迹 以及嬗变 背后存在 的文化 因素 。
小说 死亡叙述》是一个 “ 反故事”的情 节架构 ,颠覆
了 中国传统 文学 中善恶 因果 的顺 向性叙事逻 辑 。作 品中的

暴 力 :内心 的 隐秘 渴望
“ 我”—— 一个卡车 司机— —无意 中将一个孩 子撞入 了水 库 ,自此陷入 了深深地 自责, 甚至 陷入了一种莫须 有的情 绪 虚 幻中。当他在恍 惚中撞到一个女孩 时 , 先前那个 被撞 入水 库 的少年 的影像再次 出现 , 在恍 惚中将这 个女孩子送 到了她 的家 。 但是, 接下来的情景彻底与前 文的道德叙 事发生了决
第3 4卷 第 1 1 期
2 0 1 3年 1 1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b 1 . 3 4 No . 1 1
的主题 。 这篇作 品将埋藏在人性深处的 “ 恶”的欲念彻底释
放 出来 。
余华写 到了一个 初 出茅庐 的少年 踏上 陌生社会 时所受 到的

次震撼性 的教 育 ,即本来见义 勇为 去阻拦车 上的苹果被
更为荒诞 的是 现实一种 》对 “ 暴力”的描述 。 在成年
人 那里 , 山岗、 山峰兄弟不仅仅颠覆 了源于父母的血缘关系 ,
NO V. 2 01 3
余 华 小 说 创 作 的主题 流 变
杜 刚秀
( 四川民族学院 学生处 ,四川 康 定 6 2 6 0 0 1 )

要: 余华是 当下中国作 家 中能够与世界文坛平行对话 的作 家, 他 的小说创作存在着 由书写暴 力、 书写苦难 到书写超
然的人性的嬗 变过程 , 这个过程 涵括 了先锋文 学发展 的各 个阶段 。 他 的作 品主题 的流变 勾勒 出了余华小说创作 中心的位 移轨 迹 ,体现 了不同阶段 的文学追求。更为 重要 的是 ,这种 主题流变体现 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锋 文学的演变轨迹
在众多关注余华小说 创作 的读者看来 , 他 早期 创作 中对 暴力的冷静书写是其获得 先锋文学作家标签 的重 要原 因。 事 实上 , 这一创作特征 贯穿着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 中余 华的创 作历程 。 这一 时期 , 他的作 品因为表现 了暴力 以及 围绕着暴
力有营造了先锋文学 味道 十足 的冷漠叙 事 , 使得余 华在 当时
的文坛与众不 同。 余华 的小说酷爱表现 一种血淋淋 的杀戮场面 , 展现一种
冷酷的暴力美学 。 在他 的标 志性作 品 十八岁出门远行 > ) 中,
裂, 一种魔 幻现 实主义 的描 写让叙 事跌入 到了低谷 。 在这篇
小说 中 , 余华把传 统的道德拯救 主题 演化 成了一种 非理性 的 暴 力行 为,彻底颠 覆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道德拯救 、道德 完善
束 为 中心的文化伦理 ,呈现 了一 种非理性 的西方现代性特
征。
家并不是很 多。 但是 , 余华应该 是其 中的一个 。 他 冷漠 的表
现暴力 、关注苦难 、思索超然 的人性 , 体现 了一种现代性 的 气 质 。迄今 ,余华 的创 作历经 了主题鲜 明的三个 阶段 ,这
三个阶段 的主题呈现 了意义 上 的连续性 。 透过 这三个不 同阶
不足道 。
6 9
收 稿 日期 :2 0 1 3 一O 7 —0 5
作 者简介:杜刚秀 ( 1 9 7 9 -) ,女 ,藏族 ,四川康定人 , 讲 师,研究方向为 中国现 当代文 学。
他 早期表现 暴力 的作 品 ,是为 发现人性 之恶而表现 暴 力 ,当然这 更是源 自一种叙 事的需要 。他认为 :“ 暴力 因其 形式充满激情 , 他 的力 量源 自于 人内心的渴望 , 所 以它使我 心醉神迷 。 ”[ 1 ] P 1 6 2 正因如此 ,他的这些作 品既逢迎 了当时先 锋文叙 事革新 的需要 , 又在文学 内在精神上适应 了先锋文 学 的精神 需要。这是其作 品主题产生、存在并发挥意义 的重要
的乖戾被复仇、 血腥彻底 的激发 , 潜在 的恶彻底 的排斥 了虚 伪 的善 。 更为奇怪 的但并不 引起读者关注 的是其 中对于法律
的漠视 , 让这篇小说具有 了另一层面 的言说 , 那就是作者对 现实的避让或者说是漠视 。 在这层意义上 , 人类 生命 中的亲 情、 血缘 以及道德约束在 冷漠与暴力面前就显得是那样 的微
抢 ,结果却 自身难保被抢苹 果的人欺 侮 。小说 中写到的 “ 红
书包”实则是一个 隐喻 , 象征着作者想象 中的一份源 自家庭 教 育的正义感 。 可是 ,少年的正义感被现实 的世界 无情 的击 碎了, 社会 的冷酷与 正义 的颠离是少年这场成年礼 中最 为重 要 的内容 。可 以说 , 这部作 品堪称解读余华今后作 品冷酷 的 暴 力美学的一个特殊 的角度。 它是余华 以后该类 型作 品意义 的起 点。 在其 后 , 余华创作 的此类作 品更加令人触 目惊 心,那种
更是呈现 了一种癫狂 的复仇情态 ,“ 舔血” 、“ 狗舔脚” 、医生 的肢解等细节描写让读者惊 叹。 除却成年人 的暴力与对血腥
的无惧 , 那个 四岁 的孩子皮皮甚至也具有 了对血腥 的天 生的
爱好, 他好奇地拧自己弟弟的脸, 打耳光, 快乐地欣赏着卡
弟弟 的喉咙导致其哭泣而发 出的声音 。 在这篇作 品里 , 人性
关键词 :余 华;小说 创作;主题流 变;先锋 文学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7 文献标 识码:A 文 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3 )1 卜0 0 6 9 — 0 2
上世纪新 时期 以来 , 与世界来自坛实现平行对话 的中 国作 冷酷 的暴力美学 的审美特征 、 独 特的死 亡叙 事将他 此类作 品 的意义推至 了极 致。 尤其需要注意 的是 , 在表现此类题材 时, 余 华有意识 的将 这种 暴力埋藏于 具有血 缘关系的父子 、 兄弟 以及 夫妻、朋友之间 , 彻底的消解了中国传统文学以道德 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