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新时期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党政建设 新时期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文/王玮 摘 要:当代青年是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利益驱使下,极易出现诚信道德缺 失,人生追求功利化等现象,因此,对青年职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青年职工的特点, 提出新时期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应取的有效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指引,让我们在今后能更 好的做好当代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去,为租国的繁荣和 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企业 中图分类号:D29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013--02 

一、青年职工的特点 当前,青年职工的主流是好的。一是他们有理 想、有目标、有追求,自主意识比较强,都渴望干一 番事业,渴望获得成功,在知识经济时代,那些迅速 崛起的年轻的知识贵族成为他们的偶像,他们希望通 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实现自我价值;二是他们 思想活跃,个性突出,有魄力、有闯劲,具有较强的 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他们大多拥有较扎实的专 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另一 方面,也应看到,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自身思 想建设的懈怠,他们身上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许多问 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脱离实际,好高骜远,大事 做不来,小事不想做,实际工作中缺乏干劲,缺乏吃 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思想单纯,方法简单,遇事欠稳 重,自我意识强;缺乏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 识;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不够规范,没有达到原则 性与灵活性的完善统一等。 二 新时期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1、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 我国目前社会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 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等,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 济建设不断腾飞,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 要,我们的政府、民间团体等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 行着改进和更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因此我 们的思想也要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落伍,要去 做深入细致政治工作,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活跃的 群体,在改革中受影响最大,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 须做好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克难制 胜的法宝,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武器。 思想政治工作做的不充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 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变的虚无缥缈。共青团是党的助 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性质决定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是团的工作灵魂,基层组织必须紧抓青年思想政治工 作这条主线,结合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把握青年 的思想脉搏,有效地教育青年,正确地引导青年。 3、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需要广大职工积极努力,青年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掌握了青年谁就就掌握了 未来。统一广大青年职工的思想,把青年人的智力、 优势集中到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上来,需要强大的思想 政治工作做保证。尤其是当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过程中,引导青年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联系,帮助职 工解疑释惑、处理矛盾,绝不是只靠行政或物质手段 就能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 三、新时期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应采取的有 效措施 1、解放思想,使职工教育内容具体化、时代化 首先,要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 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讲理与讲利结合起来, 使职工教育内容具体实在。一些转制企业要采取有效 措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感受 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验表明,通 过有形的服务、无形的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犹如春风 化雨、落地生花,就能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起一座座 连心桥,发挥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与群众更容易接受的小 道理,把大道理贯穿和渗透在小道理之中,让人感到 平实可亲,听得实在,觉得有理,深人人心。第三, 既注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又重视提高职工的再 就业能力,使职工教育内容具有时代特色。在加强职 工思想道德建设,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的同时,更注重青年职工教育内容的时代 化: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普及教育;二是职业 生涯设计教育和就业观念的教育;三是有助于增强职 工再就业能力提高方面知识的教育,如计算机、外语 及有关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四是法律知识的教育,增 强职工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2、讲求实效,使青年职工教育人情化、互动化 当代青年职工思想活跃,对缤纷繁杂的大干世界, 有观点、有思索、有看法。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如果只 是被动地去适应,是难以进行正常沟通的,而应根据 新的形势有所发展、创新。第一,要坚持讲真话,不 讲假话,讲实道理,不讲虚道理。只要我们说实话, 青年职工就会觉得可信。思想教育要注重“真、善、 美”,而“真”是第一位的。“真”,才能人情,也 工会博览・2011・3中旬刊 

13 党政建设 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 文/张晓明 摘 要: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泺管理关系的 基础上,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八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途径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亿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8(C)-0014--02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公 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农民工与劳 务派遣等职工群体大量涌现,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新特 点,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多变趋势明显。思想政治工作是 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稳定的有力保证。因此,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 理相结合,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 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两者密切关联,互相 渗透,互为补充。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 指导下进行的现代人事管理,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保 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 动,目的是通过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潜能,进一步调动人 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和规范职工行为, 比如: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工 资福利、工作纪律等,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产 生各种思想与认识上的问题,处理得当,矛盾和思想问 题就会少一些;处理不当,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常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时刻伴随着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和 思想教育。 总之,不论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 以人的思想活动、心理需求和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都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挖掘人的潜能为目标,都以使用、 教育、培养为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 求。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人理。第二,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 人、帮助人,使青年职工思想教育具有人情味。我们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 理解人、爱护人、帮助人。设身处地地为职工着想, 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困难,从实际的思想认识问题出 发,有的放矢地讲明道理,解开疙瘩,提高认识,在 温暖和谐的气氛中促进人的精神的升华。 3、推陈出新,抢占职工文化教育阵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青年职工的思想文化 观念也在变化,与此相适应,职工思想文化教育的形 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第一,要研究与引导 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当今的时代已进入数 字化时代,网络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 准则等方面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现。职工教育必须抢先 占领这个阵地,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发挥网络传媒 传递信息快,方式灵活、公平自由等特点。第二,要 研究与引导休闲文化,占领休闲文化阵地。对休闲文 化的需求也是时代的特征之一。让青年职工的思想政 治教育融入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去,丰富职工 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的“四有”新人。更重要 的是,通过对休闲文化的引导,能够将职工教育从 企业辐射到社会,使职工教育的外延得到扩大,教 14"r ̄Mi-20”-3中旬刊 育的效果得到延伸。第三,要研究与弓I导家庭文化, 占领家庭文化阵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的 稳定和谐与职工的精神状态有密切联系。要把企业文 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延伸到家庭文化中,以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为 主线,充分利用家庭载体,寓教于乐、寓教干文、寓 教于服务、寓教于管理和各种活动之中,进一步拓宽 职工教育人户到人的渠道,营造思想教育的大环境, 努力形成企业、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全方位的教育格 局。 结束语: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的使命将历史地落在当代青年身上。因此,我 们要针对青年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好他们的思想 政治工作。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改革和 经济建设中去,为租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 贡献。 作者单位:皖江船舶检验局 参考文献: [】】黄容生.《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I ̄lJl1人民出 版社,2002. 【2】倪天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M】.武汉:湖 北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