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投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目前我国的融资方式正面临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新的发展,投资银行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这为投资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会有更多企业上市,重组,收购和兼并等。这些都需要投资银行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另外,近年来资产证券化、金融工程、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等在我国也逐渐兴起,而此类创新业务正是投资银行业的优势所在,所有这些又都对投资银行业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的投资银行将面临新的挑战,它必须与外国投资银行的强大力量进行竞争,正是出于这样的逻辑思考,本论文选择了“中美投资银行的竞争力比较研究”作为题目。 为了比较中美投资银行的竞争力,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它既要反映企业的特征,又要反映银行经营活动的特点。对于投资银行来说,最能体现其竞争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业务能力指标和安全能力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投资银行经济成果,是其生存的基础;安全能力指标是反映投资银行避免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业务能力指标是反映投资银行营销能力,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希望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提高中国投资银行的竞争力的途径。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 开篇之义是为了给下文主体部分的阐述建立一个运行框架和基础,因此,主要介绍世界各主要投资银行。包括其定义、发展历史,发展趋势,以及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投资银行在各国的发展也有各自特点,不尽一致,其中以美国投资银行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章主要以介绍美国投资银行为主,以及它们与中国投资银行的共同与不同点的比较。
- i - 内容提要 第二章 业务能力指标比较。通过对中美投资银行业务范围、人力资源、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投资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了我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狭窄、无序竞争、资金的低效运行和缺乏创新能力,着重分析了风险管理与美国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的差距和我国证券公司在风险控制的技术和机制方面的欠缺,阐述了人力资本是投资银行最重要资本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经济效益指标比较。这一章首先从企业的立场看,是对资产收益率的衡量,从股东角度看,是对股权收益率的衡量,这两个指标又取决于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的分析。因此,通过对股权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四个指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投资银行与美国投资银行相比较,其存在极大的差距。 第四章 是安全能力指标的比较。首先介绍了安全能力在投资银行业的重要性,提出评价一个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分析其安全能力,这关系到银行的稳定与发展。安全能力的评价可通过分析其资产负债管理来进行。本章主要对资产风险指标、流动性指标和信用风险指标三个有关安全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投资银行在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是加入WTO对中国投资银行的影响以及对策。在本章中论文分析了加入WTO之后中国投资银行面临的政策环境,以及机遇和挑战,给出了我国发展投资银行的基本对策,包括政府制度和券商本身应采取的措施。 本文站在投资银行业的角度,对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提高我国投资银行业的竞争力来论述和分析问题的,由于有的资料匮乏,本人水平有限,论文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有些问题的分析仅停留在表面,有些建议很不成熟,难免失之偏颇,这些都有待于本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人真诚地期望能够得到各位师长和同仁的批评和指教。
- ii - 目 录 目 录 内容提要........................................................................................I 目 录............................................................................................I 第一章 全球资本市场中的投资银行..........................................1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概述...............................................................1 一、世界主要投资银行概述..............................................................................2 二、投资银行发展历史......................................................................................4 三、投资银行发展趋势......................................................................................6
第二节 投资银行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8
第三节 中美投资银行的差异比较.....................................................10 一、发展起点和演变过程不同........................................................................10 二、治理结构不同............................................................................................11 三、监管体制不同............................................................................................12 四、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同............................................................................13
第二章 中美投资银行业务能力的比较....................................16
第一节 业务范围比较.........................................................................16 第二节 人力资源比较.........................................................................18
- i - 目 录 第三节 金融创新能力比较.................................................................20 一、业务创新方面............................................................................................20 二、客户服务与管理的创新............................................................................21 三、投资银行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21
第四节 风险管理能力比较.................................................................22 一、中美投资银行风险的内部管理比较........................................................23 二、风险管理技术比较....................................................................................25
第三章 中美投资银行的经济效益比较....................................28
第一节 股权收益率.............................................................................28 第二节 资产收益率.............................................................................29 第三节 经营能力分析.........................................................................29 一、股权乘数....................................................................................................30 二、管理费用比率............................................................................................30 三、资产利用率................................................................................................31
第四节 获利能力分析.........................................................................32 一、收入利润率................................................................................................32 二、资产盈利率................................................................................................32 三、人均创利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