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的方法

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的方法

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的方法
杜婵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工程技术

【摘要】测量微渡介质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可分为谐振腔法和网络参数法,谐振腔法包括谐振法和微扰法,而发射法和传输反射法则属于
网络参数法。文章中主要就传输反射法和传输法的主要原理、特点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
【关键词】复介电常数;传输反射法;反射法

近年来,随着材料制造业的兴起,许多新的材料被广泛用于医
学、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对这些材料电磁参数的测量就
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与微波相关的某些领域,材料电磁性质的
测量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因而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测量方法。
1传输反射法
1.1原理
该方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Niclon,Ross与Wire等人提
出,因而又称NRW传输/反射法。该方法主要是将待测材料放入
同轴传输线(或波导)中,当电磁波在传输线的空腔中传输时,遇
到待测的介质,一部分会直接透射,另一部分则被反射,在这个过
程中同时伴随有能量的衰减和相移。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扫频功能测得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从而根据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反演出各个电磁参数。原理图如下:端1:3l端口21.2具体步骤同轴线的内外导体半径为a和b,以及线内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u和E,设介质为非铁磁性材料U一),经过计算,当长为,的终端短路同轴线内充满上述介质材料时,其输入阻抗为式中为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显然,当腔内充满待测材料时,只要测此同轴线的输入阻抗Z,就可由上式计算线内介质的复介电常数。!.3误差分析首先对于放入同轴腔中的介质,会产生误差,即是否均匀充入介质。介质如果是流体类,则误差较小,如果是固体等,如泥土、媒质,则会存在空气间隙。其次,当样品厚度是测试频率对应的半个波导波长的整数倍时,该方法是不稳定的,这即为传输反射法的厚度谐振问题。再次,传播常数的确定与样品厚度紧密相关。当样品厚度大于测试频率对应的波导波长时,传播常数有多个解,即存在多值性问题。对于介电常数较小的介质来说,用该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也不够精确。网络分析仪测量过程中也会存在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固有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即为噪声引起的测量误差。固有误差有:用来校准网络分析仪的标准件特性不理想引起的测量误差:仪器误差:同轴线接头的不重复性误差。而系统误差有:失配误差、方向性误差、频率响应误差和泄漏误差。系统误差是可以改进的,而随机误差只能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较少。1.4改进对于充入介质不均匀性,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尽量减少误差,算出因不均匀性而引起的阻抗,即通过计算校准误差。由于该方法所存在的“厚度谐振”问题,理论上可以采用降低待测介质厚度的方法,但这样就会降低实验的精确度。利用。传输常数与归一化特性阻抗可以彼此无关的有散射参数直接得到”【1】可以改进NRW传输/反射法,得到三个方程,这三个方程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区别于传输反射法中测量电路两端都接入测试电路,反射法是将其中一端接上短路板,另一端接入测试电路。即介质试样段接在测量系统的末端,输出端接短路器以产生全反射波,再根据介质试样段引起的驻波节电偏移和驻波比,可确定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由介质波导传输理论,可以证明,当短路波导的末端填充介质试样时,可在介质试样输入端面得到阻抗关系式
訾=击(器)

㈩节2丽\下币丽J…
式中y为介质试样波导段的传输常数,即y=a+j13,I。为介
质试样的长度,p。为未填充介质的空气波导中的相位常数,即p。
=兰0L,p为介质试样段的输入驻波比,d为驻波节点(波源与端面

之间的节点)到介质时样输入端面的距离。
同时,在传输‰波的矩形波导测量系统中可以知道介电常数E

式中A。为自由空间波长,a为波导的宽边尺寸。
在同轴测量系统中£,zl‘一j
e‘=(鲁)【‘p2一a
2)一j29
a】(3)

同上,也可知道介电常数E和相位角A。。由式(2)及(3)可知,
欲在微波频率下测量某电介质材料的复相对介电常数,仅需测量介
质试样波导段中的传播常数。
23误差分析
该方法也同样会因空气间隙而产生误差,也存在阻抗匹配的问
题,而且,需要求解式中复杂的超越方程。其他一些误差同传输反
射法中出现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电介质试样的长度最好是介质中的波导波长的四分之一,在此
情况下,测量数据较准确。介质试样也可采用滑配公差,以便随时
可以从波导中取放试样。
复数超越方程求解复杂,实际应用中,很大一部分微波介质材
料是损耗极小的电介质,在衰减常数远小于相位常数条件下,可以

用以下方法(4)求解近1以解。
e=-奇[篝】(4)胁哿[犍](5)

式(1)左边令:yl。=(a+Jp_lIb+Ja,则B+jA=等
‘7)

对于损耗极小的电介质,可设b=0,即可得简单的超越方程:
B-塑争(8)

a‘为b=0的情况下的近似值。再由b_+o得b‘
将近似值a。,b‘代入式(7)中算得B’,与式(4)(5)处得
的值B很接近。则可按下式分别算了衰减常数和相位常数a:县(9)

p=}(10)待测电介质的复相对介电常数可计算得出。

 万方数据
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的方法
作者:杜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WIND
年,卷(期):2008(5)

1. 魏玮 介电常数的实地测量方法研究[学位论文]2006
2. 黄铭.彭金辉.张世敏.张利波.夏洪应.杨晶晶 材料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及应用[会议论文]-2005
3. 曹玉婷.张安祺.尹秋艳.Cao Yuting.Zhang Anqi.Yin Qiuyan 基于Matlab的介电常数测量[期刊论文]-舰船电子
工程2008,28(4)
4. 马国田.梁昌洪.MA Guotian.LIANG Changhong 分层媒质复介电常数测量的一种方法[期刊论文]-微波学报
2000,16(2)
5. 王秀丽.陈彦.贾明全.刘丽娜.郑伟.四郎.Wang Xiuli.Chen Yan.Jia Mingquan.Liu Lina.Zheng Wei.Si Lang
介电常数的实地测量装置的研制[期刊论文]-电子测量技术2010(9)
6. 陈维.姚熹.魏晓勇.CHEN Wei.YAO Xi.WEI Xiao-yong 同轴传输反射法测量高损耗材料微波介电常数[期刊论文
]-功能材料2005,36(9)
7. 桂勇锋 毫米波段低损耗平面和非平面材料复介电常数测量研究[学位论文]2009
8. 李钰.李云宝.童明强 电介质介电常数的测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评定[会议论文]-2009
9. 吴昌英.丁君.韦高.许家栋.WU Chang-ying.DING Jun.WEI Gao.XU Jia-dong 一种微波介质谐振器介电常数测量
方法[期刊论文]-测控技术2008,27(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f200805017.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