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名39717)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名39717)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生的录取生源水平现状,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的特点,探讨了这样的生源通过两年在校的教育要把他们教育成为合格的中职生,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同时要学到一点知识,掌握一门技术;而事实是很多中职学校面临的难题,而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中职生学到技能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中职生大多学习兴趣不浓,有的科目课堂纪律还难以维持。

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成为很多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

本人从事职教多年,就中职生厌学原因及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兴趣作过较多探究,下面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树立专业意识、端正学习目的、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有的甚至思想品德差,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将来升学无望,只是迫于家庭压力到中等职业学校混一张文凭,熬到一定的年龄,这样的思想状态,必然导致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对学习缺乏信心。

面对学生存在的这种状态,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懂得自己文化基础课差了一点,但只要在职专阶段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使自己获得一技之长将来还是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在和学生交谈中通过列举前一两届学生在外实习和工作的实例,让学生感到学好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一定的专业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特点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中职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

这种认知倾向直接决定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感兴趣的内容听的津津有味;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有的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内容十分重要,也不济于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虽然千心万苦,付出很大,学生却收效甚少。

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对新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互相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竞赛感兴趣,因而教师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科学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最忌教师讲课平淡无奇,一讲到底。

对中职生来说,他们的注意不容集中,更谈不上有长时间的稳定的注意力。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学放在次要位置,而老师搞一言堂,搞满堂贯,那只能是教师讲课的声音成了学生上课睡觉的催眠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毫无益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中一定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快乐施加给学生,让学生觉得你上的课有乐趣;让学生觉得你上的课能学到知识,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践法、……等等。

通常又可以在课堂上设疑、置疑、出新、变通、比喻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设疑。

因为兴趣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的,老师在课堂上设置的疑问只要符合学生的需要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理论课设疑,电工老师在讲电流的流动情况时,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负载流回到电源负极,可以设疑“是不是电子就从电源的正极经过负载跑到电源的正极?”或者把疑问设得更有趣一点,可以设为“把三峡电站的电送到上海,三峡电源开关一合上,上海的电灯就亮了,那么是不是说三峡的电子一下子就跑到上海去了?”通过这一设疑,学生心里肯定会想:真的啊,难道是电子一下子从三峡跑到上海去了?学生就急于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们就会带着这个问题听课。

实验实习课更好设疑,如Windws操作里要把一个文件夹的文件全部移到另一个文件夹里,怎么操作?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走到楼道的东头,用开关K可以控制这个灯,走到楼道的西头,能用另外一个开关控制这个灯,那么这个电路怎么设计?
设疑的问题太多了,真是枚不胜举。

只要老师能准确把握好设疑的难易程度,把疑设得风趣幽默,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

四、培养自信信念、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来增进学生学习的动机
有的学生由于成绩差被称为“后进生”,有的由于小打小闹被称为“问题生”,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或是独自留守在家而被称为“孤僻生”,诸如此类不雅的称号夺去了学生们的自信信念。

首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道理:“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这是文学家郭沫若作出的科学的论断。

使学生明白影响学习结果的因素中,智力因素不是主导作用,兴趣、心态、毅力、勤奋、方法等综合因素更为重要作用。

郭沫若还说过,“有了兴趣就会勤学苦练,就会对一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

”大力宣传中职学校历届优秀学生中热爱专业、勤奋学习、苦练技能、乐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对中职生来说更贴近,更真实,更有说服力,对培养学生自信信念更有利。

其次,创造促进学生取得成绩的机会。

学生在具体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的态度,经常受到成功、挫败的影响,正是这种消极的情绪来阻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反成功感却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增强对事物的积极性包括学习。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没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

”而学生最直接的成功体验则来自教师的信任和赏识。

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表扬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循循善诱,多用启发式,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