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频分析地震资料高分辨处理
气枪振源
③拟合/滤波/去噪/拓频
强调修饰,损失空间分辨率;拓频带来一些问题
h s b o d a
地震资料分辨率采集处理影响因素
与分辨率相关的采集处理因素: 1. 激发因素, 炸药/可控振源/空气枪/电火花; 2. 地表条件,地表一致性; 3. 噪声消除,低、高频两端噪声限制带宽;
4. 子波整形与反褶积 -> 零相位;
h s b o d a
-40
频域平移与截断对波形的影响(高低频端噪声切除)
Ricker主频58Hz,带宽0-175Hz,步长8Hz; 幅值不变、旁瓣增多。
(2)技术思路 +16
58Hz
+8
+24
+32
h s b o d a
+40
频域平移与截断对波形的影响
低频 10Hz、高频 60Hz 截断:低频截断,产生低频振荡且幅值减小; 10Hz 20Hz
5. 球面扩散,振幅保持;
6. 速度分析,速度场精确度;
7. 偏移成像,复杂构造带存在高频损失; 8. 地层吸收衰减、频散,频率能量衰减;
h s b o d a
高频衰减补偿和频散校正技术体系
一 问题提出:
地震资料分辨率不满足储层精细构造和岩性研究的要求;
二 技术思路与方法:
1. 地层反射系列时频域分布形态; 2. 不同频域地震子波的时域分辨率;
(2)技术思路
高频衰减有截断作用
30Hz
不存在衰减时的理论振幅谱;需要考虑:频率增大噪声能量增加! 测井反射系列的谱 40Hz 50Hz 66Hz 激发子波的谱, AmpMaxValue=1 高频衰减的谱 低频 10Hz、高频 60Hz 截断:高频截断,产生高频振荡且幅值减小; 关键要点: 频带越宽,抗平移和截断能力越强! √ 主频60/70Hz -> 准层序(实践)
3. 低、高频缺失(频移与截断)对子波形态的影响;
4. 高频衰减补偿与频散校正方法; 5. 线性相位/噪声抑制/振幅保持/能量分布;
三 实践应用:
小断层成像、河道响应、层序特征 → 精细构造、层序岩相划分; 层序格架内部,准层序特征普遍存在;从勘探地震学、地震地层学 → 层序地层学; 实例(测试用例超过100个二维三维地震工区):
(2)技术思路
分辨率提升在于揭示小反射系列
h s b o d a
地震子波振幅谱分布形态与时域分辨率
(2)技术思路
正态谱子波主频位于梯形谱子波频带中值,视觉分辨率相当
h s b o d a
Ricker 60/70Hz & Trapezoid 5-10-120-125Hz Synthetic Trace
(2)技术思路
-(t0 γω) i z t k k 1 u(t,t )= exp [i ω t γ t ] exp [ ]dω S 1 令 0 , : 0, r 0 0 2 Q 2Q
由傅立叶变换:
t0 ut , t0 FT expit0 exp 2Q
Windows Linux
2. 地震资料高分辨处理 3.
4. 5. 6. 断裂体分析 断裂检测 河道分析 地震层序
2
地震资料高分辨处理
独创的基于时频分析地震资料高分辨 处理,包括:软件平台、参数分析、 流程管理。可实现地震资料有效带宽 内多分辨分析处理,充分发掘地球物 理资料包含的地质信息。 断裂走时最优化方法,使断裂体系在 地震数据体得以最佳表达。
Da
r s s x r
Q 品质因子 f 频率
波长 v 波速
x
炮检距增量
2 f E A0 1 Q 2 2 2 2 Q 2 E A0 A 1 e2 v
h s b o d a
吸收衰减补偿与速度频散校正(反Q)
脉冲 S0 传播至深度Z的响应: u t,z S 0 ω exp i kz ωt dω
渤海湾测井反射系数的振幅谱(注意:200Hz以下均为蓝色光谱特征,低频弱、高频强)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反射系数概率分布
渤海湾盆地陆相碎屑岩反射系数概率分布
h s b o d a
地层反射系列概率分布(柯西、高斯分布)
反射系数概率分布统计据李国发
白噪自相关
(2)技术思路
地层反射系数呈正态分布,小值数目趋多
1
取 t0 t0 t , 有: 相位校正: expit
t 衰减补偿: exp 2Q
t u t , t0 t FT 1 FT u t , t0 expit exp 2Q
不同分辨率下反射层次能量存在细微差异
时域子波分辨率相近,频域正态分布主频仅需位于梯形主频的中值!
h s b o d a
频域平移与截断对波形的影响(高低频端噪声切除)
(2)技术思路
Ricker主频58Hz,带宽0-175Hz,步长8Hz;时域变宽、幅值减小且积分不归零 58Hz -8 -16
-24
-32
A A0e
A Aa e r e t A0
f
Q
t
介质吸收系数、衰减系数,旅行时
t
Da
V1 2 Vrms t
波前扩散振幅衰减因子 球面半径 入射角、入射角增量 炮检距 反射角
层状非线性 衰减问题事实上就是时频问题
Aa e t e
A 振幅
衰减比(Q=40,100) 10Hz(40,100) 40Hz(40,100) 1s ((10-1), 0.38) 2s ((10-2), 0.15) 3s ((10-3), 0.059) 4s ((10-4), 0.023) 5s ((10-5), 0.009) 0.45, 0.73 0.21, 0.53 0.095, 0.39 0.04, 0.28 0.02, 0.21 0.04, 8E-5, 0.28 0.023 0.002, 0.081 3.5E-6,0.0065 1.5E-7,0.0019
高频噪声表现为信噪比不足
高频能量衰减,导致信噪比不足 原资料 处理后
目的层系
目的层系
h s b o d a
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
频带宽度和有效频宽
振 幅
(2)技术思路
由振幅谱能量确定带宽,不适用?
有效频宽
有效带宽是相对于噪声而
言的,一般是指信噪比大 于某个数值(1.0或者0.5) 的频率范围。
反褶积可以改变频宽,但 并不改变信噪比谱,亦即 并不改变有效频宽。 可以推论,反褶积并不改 变频率扫描的结果,反褶 积前后频率扫描的些许差 异是由于频带扫描的带宽 造成的。
多井回归分析
反射系列自相关
白噪序列自相关函数(上) 与实际反射系数序列自相关函数(下)
地层反射结构统计分析
h s b o d a
低频存在噪声(原资料——低频——极低频, 噪声)
低频端存在明显的噪声
h s b o d a
低频噪声影响成像清晰度
低频端存在噪声
下切水道
下切水道
原资料
处理后
h s b o d a
7. 平衡地质剖面 8. 测井曲线标准化
3
断裂体分析 (基于高分辨处理)
FacVol
4
FacDet 模拟人工智能方法,分析断裂体系的 断裂检测 空间分布。 (基于断裂体分析) 平衡地质剖面 BalSec
Windows
5
基于平衡剖面的构造地质分析,利用 地震解释成果,定量分析不同地质时 期的扩张或收缩以及剥蚀量,进而研 究区域构造演化史。 基于区域模板的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
-4Hz , Syn
-8Hz , Syn
-12Hz , Syn
+4Hz , Syn
+8Hz , Syn
+12Hz , Syn
h s b o d a
波前扩散、地层吸收衰减
波前扩散 地层吸收
1 2
实测大地浅层Q值约在40左右
r
r sin s s Da ( ) x cos r x
2
与原资料 浅层相近 目标层段
2500-3000ms
h s b o d a
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的三类情形
炸药振源
500-1000ms
②反褶积/反Q/谱平衡/蓝色/提频
能量集中于主频,低频能量偏弱
1000-1500ms
1500-2000ms
2000-2500ms
h s b o d a
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的三类情形
Hale Waihona Puke ①自然衰减高频衰减导致中深层分辨率显著不足 浅层频带近于振源激发经 浅表风化层吸收衰减后的状 态,一般呈梯形/正态分布; 中深层呈明显高频衰减趋
浅层频谱 特征
500-1000ms
目标层段
2000-2500ms
势;
自浅至深,频带变窄;
浅层频谱 特征
1000-1500ms
目标层段
2500-3000ms
目标层段
高频补偿不足,高低频能量呈翘翘板
低频
h s b o d a
地震资料分辨率与子波的关系
子波频率Hz
(2)技术思路
原资料
分辨率不同,波组特征存在差异
h s b o d a
地层反射系列概率分布(柯西、高斯分布)
反射系数概率分布统计据李国发
Bs-16
(2)技术思路
反射系列不是简单的白谱,呈正态分布
Bs-18 Bs-37
h s b o d a
Ricker子波(10-100Hz)合成子波及频谱平移(+-4Hz) (2)技术思路
10-100Hz , Syn 10Hz,Ri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