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课《造型基础》06 色彩表现初步(写生精品PPT课件

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课《造型基础》06 色彩表现初步(写生精品PPT课件


3.建立总体色调 每个颜色必须放在与其他色的得当配置关系中,特别要注意控制占面积较大
的色彩的三属性与其他部分的差异,还要精心经营面积不大的但在画面中起主导作 用的对比强、醒目动人的补色“色对”,选择出令人产生兴趣和满足感的组合。
彩图1无彩色组成的静物,仔细观察会 发现丰富微妙的冷暖差别。林建群
彩图2 草垛 微妙的色彩表现出瞬息万变的光的效果,使及平常的草垛 成为灿烂阳光的媒介(法)莫奈
二、色彩是一神关系——初步认识三属性 色彩种类之多难以一一称谓,在判断这些颜色的特质、区别颜色之间微妙差
别时,需要认识色彩的三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名称。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也是色彩特征的主
光照在物体上,必然反射出不同的色相,每个色相又呈现不同的明度,并且在 一定关系中形成不同的纯度感。
不同物体的受光部要联系成为一个受光系统。 不同物体的背光部要联系成为一个背光系统。 两大系统要各自保持彼此的冷暖差异,这些有差异的色彩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外 形。尽管轮廓或清晰或模糊,也要把不同冷暖的色彩归纳成大色片。大色片的外形 要简洁并互相衔接。
本编将在这两方面展开研究和练习。
第一节 学会观察色彩
一、面对多彩的世界
学会观察和分析色彩是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的最关键问题。提高色彩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要从关心色彩和学习如何观察开始。
当我们用关注的目光审视身边任何一个角 落,在看到千姿百态的形象的同时,也看到千 差万别的色彩,即使是最常见的白纸,也会毫 不费力地找出四至五种不同的白色。看看自己 的手背和手心,也会发现那不只是一种肉色, 有的地方是发青的肉色,也有粉色、紫色,甚 至绿味的肉色。有些初学者觉得自己能看出许 多近似色的微差,就是画不出来,调不出那些 颜色。其实看到了差异不等于对色彩三属性有 清晰的认识,不等于有能力对诸多色彩在色相、 明度、纯度三个方面作出量化的认识,所以, 无法主动地控制和运用色彩。(彩图1~2)
第二篇 色彩原理及表现
第六章 色彩表现初步 (写生)
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都是通过色彩和明暗的差别关系显现出来的。对于可见 物和人的视觉感知而言,有物就有色,有形就有色,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也是通 过色彩和明暗得到反映,人们在看到形态、空间、位置、材料的同时必定也看到它们 的色彩和明暗关系(在色彩学的研究范畴中把无彩色黑、白、灰也作为重要色彩)。
对这5个色区(或称之为大色片)之间的差别关系要“一眼看全”(彩图3、 图6-2)。“一 眼”即整体地、同实地观察;“看全”即从色彩的三属性出发,通过 1、2、3、4、5区的对比和联系,找到色彩三属性的差别度。还要考虑到构图各个部 分如何相互配置,面积的大小对比,相邻色之间的相互衬托,肌理对比,同类色在 不同位置上呼应情况等等。如第5区的冷色在3区、4区的局部都有呼应,使主体的色 彩性更加强烈,体积和光感更强烈、更鲜明。另外,还要看到形态之间形成的疏密 节奏,每个形态整缺和复叠关系也会造成视觉能量的不同强弱效果。4区图形完整, 色彩纯度高与相邻色,明度差、纯度差、冷暖差都较大,与瓶子上的蓝紫色、褐色 形成补色,成主要的先声夺人之色。面包色与白盘明度差2度,白色与黄色形成无彩 色与高纯度的强对比,与投影的蓝色形成色相补色对比,也是使4区成为精彩之处的 原因(彩图4)。最具有色彩性的是第5区,这里是整个画面中的冷色区,与其他色 区在冷暖色性方面对比最强,是画面中起到激活暖色色性的关键之处。
彩图4 上图的局部,冷暖对比强,色彩性 就强烈,面包在盘上的蓝灰色投影是激活 整个画面的重要因素之一 林建群
彩图7~彩图10色彩静物写生步骤与完成后的局部 林建群
第二节 表现初步
(一)准备 在写生之前,头脑中一定要建立起以下观念: 1.画关系 看各个大色片之间的关系; 找各个大色片之间的关系; 比各个大色片之间的关系; 画各个大色片之间的关系; 切忌只盯着局部模拟色标; 在没有找出每块色与其他色的差异与联系之前,不宜盲目动手。 2.有光才有色——用色面造型
在设计领域,色彩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所谓“七分颜色三分花”,正说明 色彩是打动人或引起人的好恶判断的首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颜料 、染料、涂料与其他着色剂,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着色工艺,为设计师提供了色彩设计 的多种可能性。色彩新材料与新工艺不断产生也推动了新的色彩设计的进步。
研究证明,一个具有正常视力的人能够辨别出约750万种不同色彩的差异。如何 学会支配这千差万别的色彩,掌握色彩设计的原理?有两个途径如:车之两轮,鸟之双 翼:一要通过色彩写生、色彩表现技巧训练来理解色彩变化及组合规律(直接积累经验 );二要学习色彩原理,研究前人成果,把握色彩变化及组合规律(间接经验及实际体 验)。
表六-1 色片分区分析
明度
色相
纯度
色性
1区
中等明度1—A较暗
红色
1—B较亮
2区
明度最低
紫褐色
适中纯粉、灰、蓝 低纯度
冷暖差大
4区
明度适中
5区
低明度
黄褐、红
纯度比2区 暖

蓝、绿、褐 中、稍高

确定了构图以后,先把整个构图看成一个二维空间的平面形态的组合,把复 杂的物象及背景简化成几个大“色片”,这些色片的形态、大小、位置、相邻关 系及各个色片之间在明度、色相、纯度方面的差别,决定了整个画面的色彩效果。 (图6—2、表六—1)
彩图3 有白砂锅的静物把整个画面归纳成5个大色区, 更易把握色彩关系 林建群
在面对一个色彩写生对象时,先要通过取景框来确定一“景别”,也就是 写生对象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据的大小、范围。借用这个影视摄影术语,是为了 提示作者,可以像影视作品一样更灵活、更积极主动地选取有表现力的构图。 景别划分一般分为5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图6—1)
体因素。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写生时涉及到色彩受光量的多少,每个色都有相应
的明暗程度。 纯度:色彩的鲜浊程度,色彩中包含的标准色的成分的多少的度数,也称为
“彩度”、“饱和度”、“艳度”或“色度”。色彩含某一标准色成分越多,纯 度就越高,色彩倾向就越明确,色彩感也越强。色的纯度与色相共同构成色彩性 。纯度可以用数据来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