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毕业论文写作之选题1、选题的含义选题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撰写论文之前,选择和确立论文所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2、选题的原则(1)选择专业范围内的课题。
(2)选择有兴趣的课题。
(3)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度的课题。
(4)选择资料、时间有利的课题。
3、论述选题的方法和程序选题方法:(1)根据自己的擅长来选题①注意平时的知识构成;②注意自己的能力特点。
(2)从学习的疑问处选题①发现有争议的问题时。
②专业书中介绍太简略时。
③理论与实践相矛盾时。
(3)从现实需要选题如何认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从已有的理论中不一定都能找到现成的答案,现实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得到新的解释,研究和回答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常常成为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
(4)从学术热点选题每一个学科在一定时期,都会出现某些学术热点,这些热点或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或是涉及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关心这些热点,也比较容易找到选题。
怎样知道这些热点:经常翻阅近期学术期刊,了解当前学术信息。
(5)从边缘学科选题●所谓边缘学科,就是由原有基础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所产生的新学科。
●其特点是运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概念方法研究另一门学科的对象或交叉领域对象,使不同学科的方法和对象有机结合起来。
选题程序:(1)确定研究方向。
(2)分解研究问题。
(3)分析研究背景。
(4)明确研究目标。
(5)选择研究方法。
4、论文的类型: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论文第二讲文献利用——信息检索与应用1、信息素质教育包括的内容有: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
2、文献:是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制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即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3、按照内容性质的演变过程和加工深度分类,文献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4、二次文献:是把大量分散凌乱的一次文献经过整理著录(作者、篇名、分类号、出处、文摘等),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加工、组织和编排形成的,作为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线索,从而成为读者更方便地利用一次文献的报道和检索工具。
例如各种书目、题录、文摘、索引等。
二次文献的显著特点是提高一次文献的传递速度和利用率。
5、国外著名的四大文献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科学评论索引》6、文摘:就是对原始文献的内容所进行的简略而准确的描述。
它是将论文或书籍的主要论点、数据和结论等信息简明扼要地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方式编排的一种检索工具。
7、文献检索:指从文献集合中,迅速、准确地找出所需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8、文献检索的途径:⏹按内容特征检索:分为主题途径和分类途径⏹按外表特征检索:分为著者、书名、序号等途径9、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清华库、维普库、万方库。
10、三大中文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
11、文献检索的方法:⏹常规法——利用检索工具,以主题、分类、著者等为检索入口检索所需文献的方法。
⏹追溯法——是利用原始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和有关论著的引文注释进行追踪检索的一种方法。
⏹循环法——是常规法与追溯法相结合,交替使用的检索方法,也叫综合法。
12、文献检索的基本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确定查检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熟悉的、全面的)(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检索入口)(4)实施检索操作,索取原始文献。
13、搜索引擎——自动从因特网上搜集信息,经过一定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
14、搜索引擎的类型:全文搜索引擎、目录型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第三讲文献综述的撰写1、文献综述——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属于三次文献。
2、文献综述可以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专业和学科的历史沿革、当前状况以及发展趋势。
3、毕业论文第一部分“前言”部分的综述是“小综述”,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核心功能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
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不要面面俱到,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4、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有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
5、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6、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除了题目、摘要、关键词等科技论文必备的要素以外,一般都包含以下四个部分:即前言、主题(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第四讲开题报告的书写1、开题报告的含义:开题报告又名研究方案,是实施研究前写成的关于整个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以及对研究内容和整个过程的构思、策划和安排。
2、论述开题报告的写作内容和要求:论文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性、必要性);论文的基本条件及论文依据(可行性);本课题的主要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欲达到的目的或预期研究的结果;论文计划进度。
第五讲计量地理学一、概论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古代地理学,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近代地理学,地理现象条理化归纳,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解释性描述;●现代地理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并预测其未来演变。
2、计量地理学:是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演化规律,进行地理系统预测及优化调控的学科。
3、计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1)地理空间与过程的研究;(2)生态研究;(3)区域研究。
研究内容:(1)空间分布规律性;(2)空间要素分析;(3)空间过程分析;(4)地理系统模拟、预测和规划。
二、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1、属性数据分为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大类2、地理数据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1)统计分组;(2)计算各组数据的频数、频率,编制统计分组表;(3)作分布图。
3、描述地理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平均值、中位数、众数。
4、描述地理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数。
5、结合实例表述罗伦次曲线的绘制方法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
三、相关分析1、变量间的关系分为确定性关系和非确定性关系两类,确定性关系即函数关系,非确定性关系即相关关系。
2、相关分析的任务,是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
而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测定,主要是通过绘制散点图和计算相关系数来描述和测定。
3、皮尔逊相关系数是描述两要素间线性相关性的系数。
4、多要素间的相关性系数有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
四、回归分析1、回归分析:是研究要素间具体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并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这种关系,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变量受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影响的程度,进而为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2、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1)确定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
(2)确定回归模型(通过散点图观察应用那种数学模型)。
(3) 建立回归方程。
(4)对回归方程进行各种检验。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五、聚类分析方法1、理解聚类要素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法:(1)总和标准化(2)标准差标准化(3)极大值标准化(4)极差标准化。
2、参考课件,掌握直接聚类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第六讲学位论文框架与答辩1、学位论文的特点:具有学术性和一定规模。
2、学位论文的框架:⏹封面;⏹题目;⏹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附上相关图表等资料)。
3、学位论文答辩基本程序①由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小组名单,向学生介绍答辩程序和有关要求,并宣布答辩开始。
②答辩人介绍论文主要内容,时间为15-20分钟(作成PPT格式,直观)。
③参加答辩的老师就论文的内容向答辩人提问。
④答辩人当即回答全部所提问题,或稍作准备后再作回答。
⑤参加答辩的老师针对答辩情况可再次提问,答辩人当即再作回答。
⑥成绩评定。
待所有答辩人完成答辩后,答辩委员讨论通过论文评语,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论文需经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方可通过。
4、答辩时论文介绍的主要内容①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课题,研究这个题目有何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②对这个课题曾有何人做过哪些研究,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是什么,各有哪些代表性的著作或文章,自己有何新发展,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
③论文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过程和立论的主要依据。
④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⑤论文的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又因力所不及未能接触的问题。
第七讲区域地理论文、报告的撰写方法1、区域地理作品大体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为教学、科学普及、宣传服务的作品,如大中学校用的区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教材等。
✓另一类是属于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论著,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华经济地理志等,这类专著都反映了本地区的环境结构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策及规律,带有方法论讨论的性质。
2、如何写好一篇区域地理论文、报告答:区域地理作品一般是先对各自然、经济等要素作系统分析,接着是地域分异的讨论,最后给出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划,通过这些讨论来认识区域客观优势和发展的规律,深刻地反映区域的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作品要求材料全面、资料翔实、层次清楚、行文流畅。
因此,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必须掌握好突出主题、科学分析、刻划差异、简练生动4个原则,才能深刻揭示区域特征,提高作品的水平。
3、中学生地理小作品的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
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素分门别类地描述。
●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
●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
4、论述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一是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二是对发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积极启发,充分讨论;●三是拟好题目,讲解示范。
5、区域地理调查的方法和步骤?●(1)选好调查课题,确定调查范围。
●(2)拟定调查计划,做好编组工作。
●(3)拟出调查提纲,方法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