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
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本文探讨了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目的,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
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用人制度从
以劳动力为主体,转变为以高水平技术工人为主体。

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
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也是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发展趋势。

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行业
和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积极的参与,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的良好对接,增强了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拓宽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建立“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
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

(二)建立具有地区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岗
位培训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技能,实现人才
培养的最佳模式。

(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成为既能生产、又善教学的教师;学生通
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师傅的技术指导,成为既懂理论又能上岗的员工,学校和企
业进行一体化育人,实现合作和共赢。

(四)做好教师、学生和工人之间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学生、工人实现共
同进步,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共同提高,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和动力。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置将专业课教学体系和岗位实际工作体系有机结合,
使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在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上,将专业技术结构体系的要点与
中职学生的岗位工作需求和实际操纵技术能力的获得合理整合,优化专业性强的
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

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又有利于岗位工
作经验的获取和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形成。

第一学年在学习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
下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实训。

第二学年结合学习本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以及企
业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学徒)进行专业系统技能的训练。

第4学期,采用“工
学循环”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与工作学习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构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

第三学年结合校企合作校外课堂、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准员工、员工),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

第6学期,学生校外课堂、顶岗实习,强化
工作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成为“准员工”,参加工作时可以“零培训”上岗——“员工”。

(二)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工作技能这一
核心,以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
践性教学的开展,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

以“工学结合”模式
为指导,施行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岗位技能能手共同承担教学的双导师制。


加强共建校企师资队伍,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打破企业现有的招工制度的
捆绑,逐步输送教师到企业参与岗位生产,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动手操作能力,
积累企业工作经验,为创新专业建设提供思路和导向,为职业教育方向的准确定
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课教师交流机制和课程效果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能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
激励机制,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施行现代学徒制,一定要将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将学生按到生产车间流水线,将生产车间技术人员请到课堂上来。

实训车间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实践性教
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实训、工
作实践经验的融合,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与经验。


过教学与生产合一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以直观、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
和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养成。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建专门的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机构,制订实习实训管理流程,健全实训
室实习实训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学生实
习实训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四)改革学生评价模式
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
会评价相结合,建立第三方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定期考核、反馈,不定期抽查、
检查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测评、评价考核制度。

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学徒的(学习)实习态度、(学习)实习表现等;第二部分为学徒专业(岗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第三部分为
学徒实习实训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第四部分为职业资格证书和第三方评价,教学、生产、鉴定并行融合过程性评价。

其中学徒工作态度、实习表现等占30%,理论
考试成绩占30%,专业技能考核占40%。

学徒一年结束后,需考取人才培养方案
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需参加第三方评价考核,考核合格可转为准员工。

顶岗实
习结束后,准员工通过企业考核才能转为正式员工。

四、体会与思考
(一)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入学-毕业-就业的全过程。

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因而,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必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需持续深入。

这种制
度的研究团队需要不断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加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
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不断完善校企一体运行机制,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
养模式的完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地区的可持续性
发展做贡献。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要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学校与合作企
业要根据技术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系统筹划,
形成科学的层次设计,共同探究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通过信息、人员、物资
三元共享的方式,深度合作,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秀英.浅谈如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2015(3).
[2]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3]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4]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