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1
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
* 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 理论知识欠缺, 致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不完整, 以致延误病情 * 观察不细致,不到位 * 违反操作规程 * 缺乏责任心 * 不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缺乏随时记录的意识 * 护患沟通不良,护士未能及时地解答一些病人提出的问题及发现 其病情变化,态度冷淡 护理风险→护理纠纷
沟通宝典---会说话,说好话
二、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士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工作消极、拖沓
原 因:
1、临床护士大量缺编,护士工作相对责任重大、 工作辛苦、 不被重视 2、护士工资低、地位、职称低,使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 于疲劳和淡漠状态,从而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工作被动,易使 患者产生不满情绪,最后导致纠纷
五、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管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事实是当时发生的客观过程,包括各种医疗文件的检 查报告、护理记录等。对医疗纠纷的现场、实物(如输 液、输血的实物器具等)应及时封存,指派专人看管, 严禁伪造、涂改病历。如纠纷发生后,不能提供证据或 证据丢失,将会带来不利后果
你应该做到: 注重每一位病人 注重每一次操作 注重每一个环节 注重每一道命令 注重每一项操作
二、加强业务学习、 规范护理行为
加强“三基”训练,提高护士业务素质。规范护理技能操作,积 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使每位护士达到理论知识扎实, 护理操作过硬,抢救技术熟练,高质量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确 保病人安全。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按照等级护理的要求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 理各种潜在的隐患 设置护理质量监控部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三、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
1、关注细节,防范纠纷 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护理工作的标准。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止的规范意义重大。 2、转变服务理念,增强超前服务意识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服务 工 作要主动超前,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护 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 策。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护理文件记录具有原始性、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完整性、法 律性:
1
护理纠纷
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护患之间的各
种矛盾、分歧,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士
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纠纷。
护理纠纷发生因素
社会因素
医院因素
患者因素
社会因素
1、全民法律意识提高 快,自我保护意识普 遍上升 2、由于新闻媒体炒作, 制造轰动效应,误导病 人和家属。 3、由于医疗保障制度 改革,使病人自负药费 比例增高 4、有关医疗卫生方面 的法律尚在逐渐完善 过程中
案例2:行不到
一名脑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因呼叫护士未及时赶到而发怒,
再次发生脑出血,继而进行紧急抢救,引发纠纷。 此例纠纷中,尽管护士不是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过失, 但由于患者情绪激动,致病情发生突然变化,给患者家属 提出高额赔偿找到借口,而引发纠纷。
案例3:未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位护士对刚入院准备做阑尾手术的患者做健康教育时说: “这是一个小手术,我们经常做,别害怕,绝对没问题”。尽管 减少了患者紧张、焦虑,但是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患者家属 以护士的这句话投诉医院,引发纠纷。
护士执业风险防范
-----彩虹医院外科----雷迎春
目 录
1 1 1 1 1 1
护理风险概念 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 护理纠纷概念
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表现 护理纠纷的特点
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1
概 念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 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 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执业 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法律风险, 人身安全风险等
六、忽视患者合法权利
患者自就医开始就有知 情同意权、隐私权和保密权, 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疾病 发展的全过程、治疗方案以 及费用情况等,同时有拒绝接 受任何措施的权利。针对患 者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耐 心的回答,很容易造成纠纷
1、纠纷涉及范围广
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就诊及住院
期间的方方面面,如从各种治疗处理、 病情观察到日常生活护理等几乎无不 涉及与患者的护理有关,且与患者及 其家属接触最密切。(例:医嘱错、 有疑问的医嘱、标本搞错等均与护士 有关。)
1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提高对医疗护理风险的认识,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 法律法规的培养,培养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规 范护理不良行为 严格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强化服务意识,重视人文关怀
预防纠纷的关键做到四到位:
2、技术性纠纷少
相关的统计发现,在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中,真正因为 医疗技术而导致的只有20%,接近80%的医疗纠纷是由于 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不到位、言语生硬冰冷、缺乏耐 心、细心与同情心引起,而由技术性原因引发的纠纷极少。
案例1:言不当
一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在
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下床活动,护士出言到:“你不要 命了,出了问题我可不负责。” 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患 者以“护士言语对患者有恶性刺激”为由将护士投诉。
借鉴:
1、讲解住院病人制度,劝其不能回家。病人执意回去:须签 署“住院病人离院申请书”。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 3、做好健康教育,入院宣教
例1:对于老年体弱或贫血等的患者,需要下床时,一定要告知患者 起床时应缓慢,在床边坐稳后,由陪人扶持离床,如需协助,请联系 护理人员,不能只交代患者“要注意”,否则可能会造成患者摔伤。
(1)不能有假记录(如体温、脉搏、血压); (2)不能有无效记录(如无特殊情况、同上、无病情变化、继续观 察等);
(3)特殊情况需要有跟踪记录(如高热、缺氧、腹泻次数);
(4)多写客观记录,少写主观记录; (5)护理记录要与医嘱、病程记录相吻合。
文书书写质量要求
--写我们应做的---做我们所写的---记录我们做过的---纠正我们做错的--
质量好 病人满意 服务好
1.记录到位
2.技术到位 3.沟通到位 4.流程到位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都是流程,从一入院就诊、看病、 治疗、输液等,流程到位才可能服务好。
一、强化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清楚了解护 士的权利和义务、护患之间的法律责任、护患纠纷的处理程序,应 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利益和依法维护医 院的正当权利。 《护士条例》第十七条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 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 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 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 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记录上弄虚作假:未测脉搏、呼吸,凭想当然绘制;未询问 患者大小便情况,凭想象填写。
3、护理记录单中潜在的护患纠纷
护理记录的病情和医生病程不一致。如:同一时间对同一患 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患者神志清,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患者 神志模糊等,抢救、死亡时间记录不一致。与其他护理文件记录 不一致,如:护理记录中书写患者腹泻5次,嘱患者排便后注意 清洁肛周皮肤等,而在体温单上只记录1次。导致一份病历前后 矛盾的现象,不利于举证倒置。 病情记录不详细,且用词不当,对抢救患者不交待病情、未记 抢救经过等。记录中未使用医学术语,缺少签字或代签字及涂改 现象等。
三、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
医嘱是护士对患者施行治疗措施的依据 不得随意执行和篡改用法、用量或途径。这样做存在很 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就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护士知道医嘱有明显错误并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 后果的,而依旧执行医嘱的,护士和医生都需承担法律 责任
四、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
病历是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和病情变化的 原始资料,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病历即可作为法律诉讼的 有效依据。 护理文书是病历的一部分,包括体温表、长临时医嘱单、一 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等,这些记录单上 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具有法律效力 要求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言语不严谨,不能根据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进行健康指导, 不负责任的盲目安慰患者,越权解释病情,一旦病情出现不良后果,将 会引发纠纷。
3、纠纷可防范性大
护患纠纷比较浅显,具有较
大的可防范性。护士只要按照 规章制度办事,严格执行操作 规范,细心观察,主动热情服 务,体现良好的职业素质,就 可以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发生。
小
结
护士服务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惜生命,尊重 人的健康权利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意识的增强,法制观念的完善,人们希望得到安全、可 靠、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 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因此,在护理中只有牢固树立一切以 病人为中心,强化法律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进与患 者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强质量管理,把各种护理纠 纷降低到最低程度。
患者的需求得不到重视 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1:催费
一值班护士在催欠费患者及时缴纳住院费用时对患者说:“我 都告诉你好几次了,你欠款1000多元了,今天无论如何要让你 的家人把钱交了,否则我们就停止用药了”。使得患者情绪低 落,家属不满意,引发护理纠纷。家属将对高额费用的不满转 嫁到护士身上。
1、医嘱单执行中潜在的医疗纠纷
医嘱单上漏签字:此类情况多是护理人员已执行而未签字, 极个别是漏执行医嘱。 医嘱单上漏填结果: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医嘱,此类情况 多是一名护士在医嘱单上执行,另一名护士执行操作,做过后 漏填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