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产教融合七种模式图解
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修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
需求的契合度。加快培养新兴领域紧缺急需人才,下好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手棋”,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
求”,更加注重产业需求导向,发展新兴工科专业。

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着力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引导高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
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规划、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了一批地方(行业)
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等,打
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
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
2014年起,教育部组织企业支持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政府搭台、企
业出题、高校唱戏、共建共享,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企
业和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延伸阅读
下一步工作打算怎么做?
☞ 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 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
☞ 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
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
的新课程等;

☞ 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
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相关主题